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近十年来,J.L.Bada等人应用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外消旋反应测定地质年龄和古温度的新技术,在测定古人类年龄或洞穴沉积层的相对年龄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种技术比起其他年龄测定方法——铀系法、裂变径迹法、古地磁法、热发光法和~(14)C法来具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它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不同氨基酸的外消旋反应几乎可以测定整个第四纪范围内的地质年龄,因此受到了我国地质年代学工作者们的注意。本文将介绍应用氯基酸外消旋反应测定骨化石年龄和所在环境平均古温度的计算方法、应用范围及其有关问题。文中部分数据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  相似文献   

2.
<正> 1954年P.H.Abelson首先在化石中发现了氨基酸,后来P.E.Hare和R.M.Mitterer等人指出了氨基酸的地球化学意义,并且认为有可能应用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外消旋反应程度来测定地质年龄。 J.L.Bada较系统地研究了应用氨基酸外消旋反应或差向异构反应测定地质年龄问题,并且研究了用  相似文献   

3.
艾贝尔森(Abelson,P.H.1954)曾经指出,通过构成化石硬组织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研究可以查明各种化石的不同时代。随后,黑尔和巴达等人进一步证实了在地质体中普遍存在着氨基酸;并对氨基酸的分离测定及其在地质年代学上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以氨基酸测定地质年龄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铀系方法(铀钍系、不平衡铀系)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一种方法,它是应用自然界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来确定各种地质对象的年龄。采用不同半衰期的核素测定的年龄范围也不同。原理上,铀系方法测定年龄范围在百万年以内。  相似文献   

5.
<正> 在应用氨基酸外消旋反应研究地质样品的年龄、沉积速度和平均古温度,以及研究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时,各种氨基酸的光学异构体(主要是对映体,也包括少数非对映异构体,如 L-异亮氨酸和  相似文献   

6.
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组成的多样性,排除了应用单一年龄测定方法来确定所有岩石年龄的可能性。此外,许多这类岩石的蚀变性质(尤其是出露地表的部分)缩小了某些测年方法的可用性。由于具有特征同住素组成的污染物的存在,火山道相(与浅成相相对)金伯利岩年龄很难确定,甚至不可能测定。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多种放射性年龄测量方法,包括云母Rb-Sr法、全岩和云母的K-Ar法和Ar-Ar分步加热法、U-Pb锆石和钙钛矿法以及裂变径迹法,都证明是有效的。其他方法,如Rb-Sr、U-Pb或Pb-Pb全岩法或Rb-Sr单斜辉石法没有这么有效,但对某些经过仔细选择过的样品也能产生合理的结果。利用离子探针分析对单个锆石、钙钛矿,可能还有磷灰石颗粒进行U-Pb年龄测定有可能是极端有效的。 应用各种放射性测量方法,测定南部非洲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的年龄,表明其就位的地质年代跨度范围很大,已知地质事件的年龄为50—1700Ma。测过年龄的大多数产地的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为侏罗纪和白垩纪,不过有几次金伯利岩岩浆作用也发生在约500、1200和1600Ma。  相似文献   

7.
<正> 测定地质年龄的裂变径迹方法是6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由于该方法测定的年龄范围很宽:样品适应性广:分析中消耗的样品量少;不需要质谱计分析,因此在许多领城(如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地球物理、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构造地质、考古等)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裂变径迹年龄测定》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顺生、张峰、胡瑞英、刘京发编著、地  相似文献   

8.
<正> 一、地质年龄测定与地质年代学 K-Ar法地质年龄测定是地质年代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U-Pb法、Rb-Sr法、Sm-Nd法、Re-Os法、C~(14)法、裂变径迹法、铀钍系法和沉降核类法等组成了测定新、老地质体(包括考古及宇宙体等)年龄的一门地质学中新分支学科。尽管先后出现过许多名称,诸如地质绝对年龄测定、放射性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以及许多以方法命名的名称,但它  相似文献   

9.
根据各种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方法和不同的矿物测定对象,所得到的年龄往往不一定能代表岩石的生成年龄。因为同位素计时方法主要是测定矿物对衰变子体(或衰变径迹)保持封闭体系以来的时间。早在六十年代,不少作者根据实验和地质证据就发现了不同矿物对各种衰变子体的保存性是受温度控制的。矿物形成后冷却到一定温度以下,  相似文献   

10.
C~(14)年龄测定方法可以确定近五、六万年以来的地质、考古年代。它在地质、考古、地理、海洋、土壤及水文等学科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其精度高、准确性大,样品材料广泛。这里仅就 C~(14)年龄测定方法所用的样品种类及其采集等问题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 普通铅法是铅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其他计时方法相比,普通铅法在样品采集、分选、化学处理和质谱测定等方面都显得较为简便,它不仅可以用于测定地质体和天体的年龄,而且是探索其物质来源和成因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虽然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遍及各处,而且氨基酸的L-对映体已经与生命的出现联系起来。近年来在蛋白质的成岩作用中,特别是将蛋白氨基酸的成岩外消旋化应用于地质年代学和地质温度计后,人们对氨基酸又有了新的兴趣。黑尔和艾贝尔森对氨基酸在这些方面应用开始研究,他们发现在一系列年代递增的化石贝壳中,D-氨基酸比例的增加是由于L-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沉积岩年龄的直接测定是地质年代学问世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 Hurley 等人文章中许多研究工作的主题。虽然沉积岩年龄测定的主要目的旨在确定数字年代地层的年龄,但是已经发表的数据表明,这一目的未必总是能达到的。对于所研究的地层来说,测得的表观年龄常常与所能接受的年龄不同。地球化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有助于对火成岩同位素年龄  相似文献   

14.
广泛应用放射性碳分析,成功地确定了晚更新世地层。在研究更新世和晚上新世比较早期的事件时,就要采用其他地质年代学方法,其中就包括热发光分析。和已建立起测定新沉积物年龄的热发光法。  相似文献   

15.
过剩Ar~(40)是K—Ar法年龄测定和其它地质应用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过剩Ar~(40)的存在,常导致测得的视年龄值较地质体的实际年龄偏离许多,有的甚至异常到高出地球年龄。过剩Ar~(40)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对地质体年代的正确判断,但另一方面,它又提示了与地质体有关的许多有用的地质作用信息,特别是有关岩浆的生成、演化、物质来源以及后期的地质作用方面的信息。过剩A~(40)的存在和演化,受多种地质作用因素的影响。许多近代玄武岩中的深源捕虏体都有高含量的过剩Ar~(40),因而使玄武岩视年龄较其实际年龄高出许多。它们代表了上地幔的残留体,这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中酸性岩浆中是否也有深源捕虏体,其中过剩Ar~(40)的性状如何,它们反映了哪些有意义的地质事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见诸于文献的还不多。本文以我们近年来的实际工作和其它有关资料为依据,从中酸性岩浆中的深源捕虏体的角度,试对过剩A~(40)及其有关的地质问题作一讨论,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6.
<正> 1905年Thomson首先发现Rb具有天然放射性,1906年Campbell和Wood证实了这一发现,三十年以后Hemmendinger和Hahn等人才将Rb~(87)确定为自然界实际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Goldschmidt首先提出应用Rb~(87)的衰变原理来测定地质体的年龄,接着Hahn和Walling讨论过利用Rb~(87)衰变成Sr~(87)来测定含铷矿物年龄的可能性,几年后他们曾利用这个方法作了第一次年龄测定,但由于当时分析技术落后以及难于精确测定Rb的衰变常数等方面的困难,此法仅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技术,固体同位素分析质谱计  相似文献   

17.
此书是新近问世的同位素地质学领域内综述性专著之一。作者根据大量的文献和分析资料(截止于1971年)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应用锶同位素研究地球各岩类、陨石、月球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演化历史、形成年代等方面的现状和各学派的一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系统的介绍。可供从事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生产、教学、科研人员参考。对于研究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板块构造、深部地质、地球及陨石、月球演化等问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陶瓷、砖瓦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遗物,也是反映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材料。确定古陶器制作的年代在考古学中是极待解决的问题。近十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成功地用热发光技术测定古陶瓷的烧制年龄。这一成功也为测定黄土等第四纪地质样品的年龄提供了新的途径。这里简略介绍用热发光技术测定古陶瓷、黄土地层年龄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粤西残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残斑岩脉是由花岗斑岩脉遭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成的 ,具有片状构造 ,片理产状与地层围岩一致。通过对该残斑岩的颗粒锆石U -Pb年龄测定 ,莸得两条不一致线 ,它们的下交点年龄分别为 40 4±6Ma和 42 8± 17Ma ,从而确定残斑岩脉的侵入年龄为 40 4~ 42 8Ma ,属加里东期。根据上交点年龄和2 0 7Pb/2 0 6Pb年龄推断 ,其源区物质较复杂 ,包含有 1737Ma、2 16 5Ma和 2 494Ma的物质 ,暗示粤西云开隆起区存在中、古元古代以及太古宙基底。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由于对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的讨论,也引起对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的讨论,这是很自然的。这里就本人接触到的一些花岗岩体在应用同位素年龄资料时的点滴体会发表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对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测试数据,依目前实验室的条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取样符合要求,就应该予以肯定,这是毋需置疑的。然而,在应用数据确定岩体时代和解决地质问题时,问题不少,这主要是由于对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和接触关系缺乏了解以及对测试年龄的矿物在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方面所作的室内研究工作较少,而过分地依赖同位素年龄来确定岩体时代。这样的例子可以列举很多,特别是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