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久效磷农药对扁藻、三角褐指藻、金藻和盐藻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耐受力依次为:盐藻>三角褐指藻>金藻>扁澡。对微藻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表明,四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耐受力与其SOD活性具相关性,耐受力最强的盐藻其细胞内SOD活性较高,并在久效磷的胁迫下保持相对稳定;耐受力较弱的三角褐指藻和金藻其细胞内SOD活性随着久效磷浓度的提高逐渐下降;而耐受力弱的扁藻在久效磷胁迫下,其细胞内SOD活性迅速下降。因此,可从SOD活性及其变化规律上判断久效磷对海洋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海洋微藻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批式实验探讨了巨藻生物质厌氧发酵过程中巨藻的预处理方法、接种比、初始p H值等条件对累积产氢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结果发现,巨藻可以用来发酵联产氢气与VFA;热碱预处理比较适于巨藻发酵产氢与产酸,在4 g·L-1的Na OH和100℃处理后,接种比为0.3,初始p H值为6时,单位挥发性固体(VS)最大累积产氢量可达到36.21 m L·g-1,比未经处理巨藻提高了77.82%;同时,巨藻在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下单位VS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产率为0.15 g·g-1,且以乙酸和丁酸为主.  相似文献   

3.
异养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摄食者,在海洋碳循环和营养再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选择异养甲藻的代表物种—海洋尖尾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喂食单种食物和混合食物,分析食物粒径和种类对异养甲藻摄食率、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摄食的食物种类多样性高,隶属于穗鞭藻、定鞭藻、绿藻、硅藻和褐藻等门类的7种藻种均可被其摄食。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明显依赖于食物颗粒的体积,粒径显著影响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细胞体积。能够被海洋尖尾藻摄食的浮游植物粒径范围在为2~128 μm,但是海洋尖尾藻对粒径为7.4~13 μm的土生杜氏藻、赤潮异弯藻和威氏海链藻的摄食率最高,并且摄食后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最大。粒径为2~4.5 μm的抑食金球藻、赫氏颗石藻、球形棕囊藻单细胞和粒径为128 μm的布氏双尾藻显著降低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当存在其他食物可供选择摄食时,海洋尖尾藻不再摄食布氏双尾藻。由于摄食行为的粒径选择性,异养甲藻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和种群动态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X591 9701598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在2种海洋大型植物聚伞藻和杉叶族藻中的生物动力学~Biokineticsofseleeted heavy metals and radionuelides in two ma-rine macrophytes:the能agrass Posidonia oeeanieaand the al酮Canler那taxifolia〔刊,英〕/MiehelWarnau…// Mar.Environ.Res.一1996,41(4)一343~362北图 利用低污染物浓度,在控制的实验室放射性示踪剂试验中,测定Zn、Ag、Cd、’3‘Cs和2“Am被聚伞藻幼芽和杉叶孩藻叶吸收和释放的动力学。这2个物种有效地积累大多数元素。唯一的例外是‘3‘Cs在这2种藻类中和Cd在杉叶旅藻中…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源对海洋卡盾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源对海洋卡顿藻(Chattonella marina)生长和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卡盾藻可以有效利用无机氮源,如NH4Cl、NaNO3、NaNO2,对有机氮源如尿素、甘氨酸和1,4-丁二胺盐酸盐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但不能有效利用丙氨酸.海洋卡顿藻的生长速率与营养盐的同化速率不一致,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最大比生长率可达到0.7 d-1.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以NaNO3为氮源时,藻细胞酶活性(NRAmax)最大,为20.6 fmol/(min·cell).  相似文献   

6.
以海洋卡盾藻和典型硅藻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初始密度下海洋卡盾藻与硅藻的生长和种间竞争效应。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化的f/2培养基下,海洋卡盾藻的最大细胞密度不受起始细胞密度的影响;而在营养盐限制下,最大细胞密度仅为f/2培养基的15.4%。与硅藻共培养中,海洋卡盾藻的生长被显著抑制,特别是在f/2培养基中,海洋卡盾藻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培养10~16 d后海洋卡盾藻细胞逐渐消亡。与之相反,富营养的f/2培养基下,在与海洋卡盾藻共培养中的旋链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而中肋骨条藻则受到影响,最大细胞密度不到单独培养的50%。而在营养盐限制下,三种硅藻的生长均受到海洋卡盾藻的明显影响,同时海洋卡盾藻的生长也受到硅藻的明显抑制。研究结果说明,营养盐丰富的条件下,小型硅藻可在与海洋卡盾藻的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但是硅藻爆发生长导致营养盐含量急剧下降,可能会有利于非硅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碱厂污水对盐藻生长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厂蒸氨废液中含有高浓度的Ca2+,pH值也较高,蒸氨废液的直接排海,容易形成“白滩”,使海滩荒废。而蒸氨废液排海后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很少有人研究。盐藻(Dunaliella)是滨海水域常见的一种单细胞藻,且耐高盐。我们选择盐藻做为试验材料,一方面想通过盐藻来了解蒸氨废液排海后对单细胞藻的影响,另一方面探索蒸氨废液与海水混合液养殖盐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淦生 《环境》2012,(10):70-73
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一贯以写实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海洋》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对辽阔海域的向往。 特别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各种神话传说里将当时他们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的海洋称之为“水晶宫”。看了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德编导的纪录片《海洋》之后,更让你觉得除了“水晶宫”之外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命名地球上陆地之外的这片纯净而辽阔的区域。那湛蓝温润的海水、那怪石丛莽的海底世界、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海洋生物始终在你眼前变化组合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富于童话甚至神话色彩的画面,让你回味,让你流连,让你眷恋,让你不忍触碰——这真应了古人那句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9.
风浪扰动促进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增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两种海洋微藻为研究材料,设置以摇床震荡模拟风浪扰动培养处理与摇床静止培养处理,着重测定藻液光密度(OD680)、比生长速率、藻体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风浪扰动对海洋微藻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比较不同海洋微藻对风浪扰动的响应差异,探讨风浪扰动对海洋微藻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风浪扰动处理显著地促进了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的细胞增殖:模拟风浪扰动处理下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分别为0.77/d和0.54/d,而静止培养处理下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分别只有0.44/d和0.32/d。同样地,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在模拟风浪扰动处理下的生物量(分别为277.78和435.56 mg/L)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68和3.63 mg/L)也显著高于他们在静止培养处理下的生物量(分别为82.22和50.00 mg/L)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23和0.91 mg/L)。结果揭示,适宜的风浪扰动有利于海洋微藻的生长繁殖,进而可能会促成海洋赤潮的爆发;不同海洋微藻对扰动的响应性差异,可能是引起海洋生态系统中赤潮藻群落动态更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异养甲藻作为连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中间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以异养甲藻的模式生物——海洋尖尾藻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海洋尖尾藻在摄食土生杜氏藻、赤潮异弯藻、球形棕囊藻、盐生舟形藻4种浮游植物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海洋尖尾藻对4种浮游植物均可摄食,但是对杜氏藻摄食率远高于其他3种浮游植物。4种浮游植物细胞内均未检出二十二碳六烯酸,摄食了4种浮游植物后的海洋尖尾藻细胞中均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最高可达(86.98±7.44)μg/mg C,表明其具有独立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能力。海洋尖尾藻独立合成脂肪酸的能力表明其有能力将低质量的物质升级为营养物质,从而高效的供应二十二碳六烯酸达到下一营养级。  相似文献   

11.
玉米叶对我国几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玉米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新的、无污染的、廉价高效的除藻剂提供思路,为不同的有害赤潮的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卡盾藻、赤潮异弯藻、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明显不同.玉米叶可显著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卡盾藻和赤潮异弯藻的生长,但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不大,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玉米叶对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藻的种属与细胞结构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灵菌红素对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沙雷氏菌的天然产物灵菌红素对引起海洋赤潮和淡水水华的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和光解性质.结果表明,5.0μg/mL灵菌红素能够在24h内将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水华鱼腥藻和微小平列藻培养液中的藻类全部杀死,除藻活性高达100%.5.0μg/mL灵菌红素在30000lx光强下36h完全分解,不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3种常见海洋微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对3种微藻生长和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种培养时,三角褐指藻在尿素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最大,且尿素组中的平均比生长速率达到0.63/d,是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的;盐藻和米氏凯伦藻都是在Na NO3组和尿素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较大,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且这两个处理组的平均比生长速率都显著高于NH4Cl组。混合培养时,三角褐指藻在Na NO3组和尿素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较大,分别占总细胞数量的62%和65%,在这两个处理组中的平均比生长速率都显著高于NH4Cl组;盐藻在NH4Cl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最大,占总细胞数量的58%,且在此处理组中的平均比生长速率显著高于Na NO3组和尿素组;米氏凯伦藻在3种氮源条件下的生长都受到抑制,NH4Cl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最低,占总细胞数量的1%,而平均比生长速率只有0.058/d,在所有处理组中最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对4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1)对硫磷对4种海洋微藻有较高的毒性,对藻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严重的抑制效应。(2)4种海洋微藻对对硫磷的耐受力有一定的差异,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新月菱形藻〉盐藻〉金藻〉扁藻。(3)对硫磷能够引起叶绿素a的降解,随着浓度的提高,藻细胞叶绿素a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烷基糖苷季铵盐选择性抑藻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的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两种非赤潮生物为目标生物,探讨了烷基糖苷季铵盐(APG-131)类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0.5 mg/L),对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等赤潮生物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该季铵盐的浓度增加至1.0 mg/L以上时,可完全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而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对裸甲藻和所选2种非赤潮生物生长影响不明显,表现出了抑藻作用的种属特异性。结合各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证实了该表面活性剂选择性抑藻作用与不同海洋微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氮限制对三种赤潮藻生长以及种间竞争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不同类别的赤潮藻类对氮(N)限制的响应,在实验室单独培养以及混合培养条件下,研究了N限制对3种典型赤潮微藻(中肋骨条藻、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卡盾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N限制对3种赤潮藻类的生长均具有明显影响,其中中肋骨条藻对N限制较为敏感.混合培养体系中,藻细胞生长同时还受到种间竞争的明显抑制;而在3种藻混合培养条件下,种间竞争成为了藻细胞生长的决定性因素,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卡盾藻能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能产生协同抑制作用.锥状斯氏藻是一种可形成孢囊的种类,N限制和种间竞争能促进其孢囊的提前形成,并且种间竞争能显著提高孢囊的形成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对4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1)对硫磷对4种海洋微藻有较高的毒性,对藻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严重的抑制效应。(2)4种海洋微藻对对硫磷的耐受力有一定的差异,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新月菱形藻>盐藻>金藻>扁藻。(3)对硫磷能够引起叶绿素a的降解,随着浓度的提高,藻细胞叶绿素a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就丰产廉价的海洋巨藻(Durvillaea Potatorum)所制的生物吸附剂对Hg2 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生物吸附剂经特殊的稳定化预处理而得。研究表明,该生物吸附剂的Hg2 吸附容量对溶液的pH值十分敏感,在pH=3时,最大吸附容量达到3.1mmol/g(干重),在溶液pH=0.4~5.0的范围内,Hg2 的吸附容量为0.49—3.1mmol/g(干重);溶液中的C1-能显著地降低生物吸附剂对Hg2 的吸附容量;其对Hg2 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该生物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 。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拥有辽阔海洋牧场的海洋大国,而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口号的提出,在工农业生产以及群众生活中如何降低碳排放量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而海水养殖碳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出路。碳汇(Carbon Sink),一般是指清除自然界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机制。海洋碳汇实质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并用于海洋生物圈。“渔业碳汇”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就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这个过程和机制,这实际上提高了海洋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使碳汇功能得到发挥.具有双赢效益,由于渔业生产不需投饵,完全靠吸收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既可为人类提供优质水产品,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20.
海洋巨藻生物吸附剂对Hg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0):489-491
就丰产廉价的海洋巨藻(DurvillaeaPotatorum)所制的生物吸附剂对Hg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生物吸附剂经特殊的稳定化预处理而得.研究表明,该生物吸附剂的Hg2+吸附容量对溶液的pH值十分敏感,在pH=3时,最大吸附容量达到3.1mmol/g(干重),在溶液pH=0.4~5.0的范围内,Hg2'的吸附容量为0.49~3.1mmol/g(干重);溶液中的Cl能显著地降低生物吸附剂对Hg2+的吸附容量;其对Hg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该生物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