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厌氧微生物的发现及应用,详细阐述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系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启动后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温度、pH值、挥发酸、毒物或抑制物、碱度等)。  相似文献   

3.
酵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总结了酵母废水厌氧、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兼氧反硝化等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介绍了酵母废水厌氧处理的菌种筛选、复合微生物技术等能改善其生物处理效果的研究,阐述了生物处理酵母废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效厌氧反应器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种生物处理系统,因其运行费用低、能耗少且可产生有用副产物甲烷等优点,在低浓度废水处理中逐渐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在系统考查各种应用于低浓度废水的厌氧工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组合厌氧工艺在低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林宏  刘庆梅  曾刘毅  刘丹 《环境工程》2016,34(3):112-115
根据厌氧、好氧以及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各自特点,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开展了厌氧(R3-I)-准好氧(R3-II)联合生物反应器与厌氧(R1)、准好氧(R2)生物反应器的室内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单元(R1、R3-I)累积沉降量与时间成对数关系,而准好氧单元(R2、R3-II)的累积沉降量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联合生物反应器中的厌氧单元未出现酸累积现象;联合反应器中各单元对COD的降解趋势与准好氧生物反应器高度一致,在第350天,R3-II渗滤液COD降至7.67 g/L;联合生物反应器对以UV254表征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厌氧生物反应器和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抑制氨氮的积累,使体系内的氨氮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进展进行较全面的叙述,分析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可行性及影响因素,重点剖析厌氧设备的启动中厌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厌氧反应器运行中的欠平衡现象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健全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7.
废水厌氧处理研究前沿和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厌氧处理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经济的、日益成熟的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集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于一体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其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工程化推广应用极其广泛。本文讨论了废水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两相生物反应器、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并对目前废水厌氧处理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厌氧消化被广泛应用于餐厨垃圾、有机废弃物和高浓度废水等的资源化处理,但实际应用中,厌氧消化常由于易酸化、氨氮抑制和产甲烷菌对环境因素敏感等原因,造成消化过程不稳定、产甲烷率低等问题。生物炭具备制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将其添加至厌氧消化系统中,可维持体系稳定运行和提升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介绍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理化特征,并从生物炭提升厌氧消化系统缓冲能力、吸附抑制剂从而缓解氨氮抑制及其作为微生物载体等方面,对生物炭促进厌氧消化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厌氧氨氧化作为新型微生物氮循环过程,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对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而在陆地生态系统外源氮污染物较少的地区是否存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且其在氮循环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少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氮污染负荷较低的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湿地和旱地土壤样品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丰度及其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普遍存在厌氧氨氧化细菌.使用厌氧氨氧化细菌特异性引物HSBeta396f/HSBeta742r进行定量发现,厌氧氨氧化细菌丰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垂向尺度上,海拔较低地区表层样品厌氧氨氧化细菌丰度高于底层样品,海拔较高地区则相反.通过构建厌氧氨氧化细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地区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生物多样性较高,且多数可能属于新型厌氧氨氧化细菌.该区域湿地沉积物样品厌氧氨氧化细菌生物多样性明显低于旱地土壤样品.湿地沉积物样品厌氧氨氧化细菌生物多样性与海拔无明显关系,但旱地土壤样品厌氧氨氧化细菌生物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增高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厌氧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工艺类型及其技术特点,分析了不同类型厌氧生物反应器的优势和局限性。UASB反应器是开发较早且应用较成熟的厌氧反应器,EGSB反应器比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升流速度和耐冲击负荷能力,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可达到35~50 kgCOD/(m3.d)。从厌氧过程的工艺设计和运行控制角度出发,论述了厌氧系统启动和操作管理、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三相分离器设计、生物抑制作用及新技术发展趋向等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生物炭介导的鸡粪厌氧消化产甲烷的较优添加比例,在发酵温度[(35±1)℃]、接种率30%的条件下,进行了以鸡粪为底物,生物炭为外源添加剂的厌氧消化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添加量(20%、15%、10%、5%和不添加)对鸡粪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确定了生物炭介导的鸡粪厌氧消化的较优添加比例;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厌氧消化前后生物炭颗粒和附着在生物炭颗粒上的微生物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提高了鸡粪单位VS产甲烷量,添加20%、15%、10%和5%生物炭的处理鸡粪VS产甲烷量分别为223mL/g、228mL/g、230mL/g和281mL/g,均高于对照组的202mL/g;添加生物炭提高了产气中的甲烷含量,降低了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含量,提高了沼气品质;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后生物炭表面及内部附着了大量厌氧微生物,主要为杆菌、微粒菌和球菌;本研究中,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最优的添加比例约为5%.  相似文献   

12.
两相厌氧颗粒污泥传质阻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虹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9):21-23,28
通过表现Ks测定法对厌氧生物水处理中产酸和产甲烷厌氧颗粒污泥的传质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微生物自然优选生存条件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厌氧生物处理污水的特征当今,污水处理改进的方向是:1.节能、省资;2.减少污泥产量;3.设备紧凑;4.简化操作管理。厌氧生物法正是实现上述要求的良好办法。压氧生物法污水处理,是在缺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使有机物降解,最后生成甲烷和 CO_2。图1所示为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在产酸过程中,高分子有机物加水降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硫化物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毒害作用,并通过小型试验,就硫化物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最高浓度限值即抑制浓度的大小提出了新的看法:厌氧处理工艺和工艺参数的不同以及细菌是否驯化将导致抑制浓度大小的根本差异。确切地说:硫化物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最高浓度限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反应器的污泥龄,即固体停留时间 SRT。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主要介绍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途径,并对国内外在厌氧生物制氢领域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厌氧生物制氢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厌氧除磷种源的筛选与厌氧除磷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分批培养,考察各接种物培养始末总磷浓度的变化,比较了牛粪、猪粪、鸡粪以及来自两个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的除磷能力,试验证明猪粪的除磷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将猪粪与两种厌氧污泥按质量比3:1:1混合作为接种物,研究了厌氧生物除磷的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是厌氧生物除磷的良好碳源和氮源;适宜的初始pH6.5,适宜的培养温度35℃.在适宜的除磷条件下,培养至第4天,猪粪与厌氧污泥混合物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21.31%)外加钼和其它微量元素对厌氧生物除磷没有效应,表明试验所用的培养液中,不缺少这些元素.另外,外加还原剂硫化物对厌氧生物除磷也没有明显的作用,表明培养液中的有机物质所致的低氧化还原电位已能满足厌氧生物除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由于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氨技术在经济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未来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发展的主流。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厌氧氨氧化机理方面。综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由来、机理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特征,列举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炼油厂环烷酸废水含有高浓度的SO_4是影响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作者采用多种方法对厌氧处理中SO_4~-的毒性控制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其方法有:物化法,提高COD/SO_4~-比值法,投加FeSO_4法,铁屑反应法。获得了含高浓度SO_4~-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SO_4毒性的有效控制对策,即采用铁屑反应作为厌氧生物处理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污泥厌氧消化的强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污泥固体的生物可降解性低 ,影响了污泥的厌氧消化 ,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的一个主要途径是促进污泥细胞的分解 ,增强生物可降解性 ,本文综述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几种预处理技术 ,包括热解、碱处理、臭氧氧化和超声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要的总结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并对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