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由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核算复杂导致的技术路线抉择困难的问题,从经济性角度对市政污泥土地、建材2类资源化利用路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评估,以帮助决策者权衡污泥处理处置全工艺链条的选择。通过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评价了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典型技术路线,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季节性、建材产业生产波动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的动态响应机制进行了探究。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路径生命周期成本为310~523元·t-1,经济效益为100~255元·t-1;建材利用的生命周期成本为123~238元·t-1,经济效益为24~78元·t-1。综合生命周期成本、经济效益以及绿色低碳原则,市政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应以土地利用为主、建材利用为辅。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污泥处置含水率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污泥脱水率、缩短污水处理厂到污泥处理处置中心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减少成本;好氧发酵-土地利用路线的污泥处置成本对污泥产品临时储存量的敏感度最高,超过30%,故有必要设置储存仓库以稳定成本波动。本研究结果可为市政污泥资源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2,他引:38  
明确了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术语和定义,通过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和最终处置方式有关;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土地利用问题和处理、处置费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的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对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潜值,同时与垃圾焚烧典型工艺的LCA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为0.023PET90,资源消耗系数为9.238mPET90。环境影响类型中光化学臭氧合成造成的影响最大,占环境总影响的43.8%。与焚烧处理方式相比,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的环境总影响较小,环境影响负荷相比于焚烧减少20.3%,在降低酸化的影响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污泥处理及其处置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有效减容,尽量降低对外部能源的需求。文中在掌握国内外污泥干化主要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干化工程,拟对采用燃煤烟气干燥、污泥消化一干化一体化、太阳能热泵干燥等三种不同污泥干化工艺进行物料、能量工艺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初期投资与15年的运行费用总和。通过对燃料价格、环保和安全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比较了五种供热系统,以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为最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污泥堆肥是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污泥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控制氧含量的通风系统在好氧堆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已成为堆肥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的污泥处置技术的发展,在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艺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提出一种适宜于江阴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案。即污泥经改性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再送热电厂掺煤焚烧处置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处置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华北地区4座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城市污泥)连续6年的泥质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污泥填埋处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不能直接进行填埋处置,若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时,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随着华北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在城市污泥各项污染物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249—2007)后,可将其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在填埋场地条件许可、城市污泥产量大的华北地区,处置费用合理的填埋方式是较为适宜的城市污泥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剩余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污泥干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国内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对国内污泥进行热干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江苏省某镇印染废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从目前世界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方向出发,对各种方法作了比较与分析.在分析与实验的基础上,对该镇污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几种具体可行的途径,对该镇的污泥处置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巨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为污泥合理处理与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导致的污水污泥产量的增长趋势也使得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城市污泥近远期处置方案,并对处置方案作出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泥产量持续增加。虽然“重水轻泥”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仍面临各种挑战。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恶臭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极易引发民众投诉,是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之一。污泥释放的恶臭物质组分复杂,且影响污泥恶臭释放的因素较多,目前针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恶臭产生机制和释放规律的研究尚不深入,导致污泥控臭除臭处理的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在归纳总结污泥常见恶臭物质及其产生来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处理处置方式下污泥的恶臭污染特征与产生机制,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排放管理4个方面评述了污泥恶臭减排控制措施的原理和发展前景,讨论了污泥恶臭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和挑战,以期为污泥恶臭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种污泥稳定新方法--污泥微氧稳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处理费一般占污水处理厂的20%~50%,能否经济合理地处理处置污泥,关系到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建造和运行费用.因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污泥稳定工艺--污泥微氧消化稳定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在溶解氧为0.5~1.2 mg/L,平均温度为33℃时,经过20 d的稳定,污泥SS去除率为18.5%,VSS去除率为27.4%,剩余活性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工艺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污泥减量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占污水处理厂基建和运行费用40 ̄65%的污泥处理和处置,因费用高 及污泥最终处置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因此,如何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已成为污水自理的研究热点。概括介绍了目前在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和新工艺。如: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摄食细菌的方法,能减少污泥产量60%以上。对于固定式淹没生物膜法甚至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微生物强化方法,利用外投优化菌种减少污泥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泥的特性及管道输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脱水污泥常见的处置方式是焚烧、燃烧发电、堆肥后土地化利用和填埋等.无论采用哪种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方法,输送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城市污泥管道输送技术是以管道输送设备为核心,融合城市污泥的预处理和处置工艺的集成化系统.通过对城市污泥的流变特性和输送特性实验测试,其流变方程符合幂定律关系式;通过环管实验拟合出了污泥在管道中的阻力损失与输送距离和输送流量之间的关系,经验证,其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定基本相符,证明管道输送方式能够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泥的远距离输送,为城市污泥管道输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杭州市某年处理10万t的典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进行技术过程的碳减排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破碎分选、高值外售、再生利用、除尘系统和最终处置5个工艺单元.结果显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技术过程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益,处理1.00 t建筑垃圾的碳排放量为-423.85 kg(以CO2当量计),主要得益...  相似文献   

17.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瓶颈.对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置方式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酸化方式实现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破壁,细胞破壁后采用压滤脱水,污泥含水率可从80%以上降低至55%~65%,然后将脱水污泥与秸秆混合,通过共焚烧方式可以实现脱水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污水处理工艺从其原材料开采和加工开始直到污水厂施工建设、处理运行以及废弃拆除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资源消耗、能耗和环境影响进行了识别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一维水质稀释模型,提出污水处理环境效益估算模型。采用最大污染权重因子对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深度处理比常规二级处理多产生1 708.52×109kJ的环境正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运用LCA技术可从全过程的视角识别和比较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其能效的措施。运用LCA方法对AB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从其原材料开采和加工开始直到污水厂施工建设、处理运行以及废弃拆除的LC全过程能耗进行了识别和量化分析,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进行了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B法的LC能耗在微孔和穿孔管两种曝气条件下可双普通活性污泥法分别节省9.5%和15.8%,但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大部分转化为污泥形态,其比能耗仅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当。AB法处理系统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已成为提高其能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艺流程日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广泛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建立了可供筛选的处理技术数据库,并通过基于生命周期的Agent模型,对每项组合工艺流程进行功能模拟和性能评价,按照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综合考察各项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处理水平、投资成本和附属产物的环境影响等因素.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准则进行判定,从而选择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