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自制的电化学装置在线制备液体高铁酸钠,然后将制得的高铁酸钠投加到电镀废水中进行处理,考察不同pH值和不同高铁酸钠投加量对废水中总氰化物、Cu2+、Ni2+去除率的影响;对比研究了高铁酸钠氧化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在处理低浓度含氰电镀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H为9~10,高铁酸钠的最佳投加量为0.024~0.048 mmol·L-1时,总氰化物、Cu2+和Ni2+的同时去除率均在90%以上;在处理低浓度含氰电镀废水时,高铁酸钠对总氰化物、Cu2+和Ni2+的同时去除率均明显高于次氯酸钠。这是因为高铁酸钠能够有效地氧化多种络合态的氰化物,包括Cu(CN)43-、Cu(CN)42-、Ni(CN)42-等,使废水中的重金属转变为离子态;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在高铁酸盐还原产物-Fe(OH)3助凝和絮凝作用下,反应生成沉淀,达到同时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脉冲电絮凝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规方法处理电镀废水都有较明显的缺陷,而脉冲电絮凝技术在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及可操作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实验表明,当调节进水pH=4、极板间电压为2.5 V,停留时间(HRT)为15 min,电流密度为25 A/m2时,系统处于最佳状态,铬离子去除率保持在99.5%以上,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在 H2 SO4介质中 ,痕量 Cr( )对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胂 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 Cr( )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6 .4× 10 -1 2 g/L ,Cr( )量在 0~ 4 8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痕量 Cr( )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镁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镍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可达99%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饱和吸附量17.57mg/g。含Cd^2 、Ni^2 和Pb^2 的电镀废水经氢氧化镁吸附后,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融合菌的固定化方法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1.5%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包埋50 g/L融合菌可制成物理和吸附性能较好的固定化吸附剂;40 g/L(约含5 g/L融合菌)的固定化吸附剂对30 mg/L含Cr废水的去除率可达94.54%;当投加量为50 g/L(约含6 g/L融合菌)时,固定化吸附剂可完全去除实际电镀废水(pH:2.67,Cu:1.70 mg/L,Cr:20.62 mg/L,N i:29.97 mg/L,Zn:1.11 mg/L)中的Cu和Cr,且对N i和Zn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48.05%和61.09%;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填充柱工艺适用于固定化吸附剂连续处理含铬废水,当流速为150 mL/h和250 mL/h时填充柱一次稳定处理水量分别为7.2 L和11.5 L,且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机械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过氧化钙处理剂对机械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锰、铜、锌、铬的处理工艺,以及过滤方法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处理的最佳条件为:过氧化钙用量0.1%~0.2%,处理时间30min,处理温度为室温,处理过程中不需调整pH。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近期国内外电镀废水膜技术处理回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大规模应用该技术的工程实例,指出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镀六价铬废水的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实用型六价铬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对六价铬浓度很高的电镀废水,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都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该工艺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六价铬去除率达99.9%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该工艺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刺激性气体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垃圾焚烧炉渣作吸附剂,对电镀废水中Cu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吸附速率、解吸速率、吸附等温线和连续柱吸附实验等。结果表明,炉渣对电镀废水中Cu的吸附平衡时间和解吸平衡时间均为8 h。炉渣对Cu的吸附等温线为直线型,可用Henry型方程进行拟合。连续柱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炉渣对电镀废水在连续吸附55 h后吸附能力逐渐丧失,累计最大吸附量为921 μg/g,而炉渣对人工配水在连续吸附80 h后吸附能力完全丧失,累计最大吸附量为2 687 μg/g。  相似文献   

10.
离子浮选法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离子浮选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对影响因素pH、CA∶CMe(摩尔比)、离子强度、浮选时间和通气量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分离选择性递减顺序为:Cd2+Zn2+Fe2+Cu2+Ni2+。当CA∶CMe为2.5~3∶1,pH为8.5~9,离子强度不高于0.0001 mol/L时,离子浮选对镉、锌、铜、镍等金属离子均有很高的去除率,Cd2+、Zn2+、Fe2+、Ni2+、Cu2+残余浓度最低分别可达0.05、0.20、0.22、0.28和0.33 mg/L,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排放标准。泡沫产品中镉、锌、铜、镍品位分别达到3.2%、9.3%、18.1%和13.2%,具有极高的资源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镀废水中络合金属采用常规硫化钠沉淀法难以脱除问题,选用螯合沉淀-微滤法对实际电镀废水中低浓度络合Fe、Cu、Zn和Cr进行深度脱除。重点考察了pH值,重金属捕集剂EDTC投加量,EDTC反应时间,絮凝剂PAC投加量及其共存金属等因素对Fe、Cu、Zn和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EDTC去除各金属的反应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EDTC为60 mg·L-1,反应时间为1 min,PAC为20 mg·L-1,反应时间为2 min,PAM为2.5 mg·L-1,反应时间为2 min条件下,经微滤作用后,出水Cu 0.020 mg·L-1(-1),Fe 0.43 mg·L-1(-1),Zn 0.37 mg·L-1(-1),Cr 0.45 mg·L-1(-1),均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特别限值。Fe、Cu、Zn和Cr之间存在抢夺EDTC的竞争关系,而Fe、Zn对Cr的去除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红外光谱图表明,EDTC脱除金属Fe、Cu、Zn和Cr的反应机制是一致的,EDTC与金属发生螯合反应,EDTC巯基中硫原子捕捉金属阳离子,生成难溶的螯合产物,从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金属。  相似文献   

12.
电混凝处理电镀综合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混凝法处理酸性电镀综合废水,首先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对总氰化物、重金属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混凝可有效去除酸性电镀综合废水中的氰化物与重金属。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总氰化物与重金属的去除率逐渐提高。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废水中残留的总氰化物、Cu2+、Ni2+、Cr6+和Zn2+ 的浓度分别为23.0、25.0、4.5、0.2和0.2mg/L。为了进一步提高去除率,在电化学体系中添加H2O2,随着H2O2投量的增大,总氰化物、重金属、COD去除率不断提高。当H2O2投量为3mL/L时,处理过废水中残留总氰化物、Cu2+、Ni2+、Cr6+、Zn2+和COD的浓度分别为0.2、2.0、3.0、1.5、0.1和220mg/L。  相似文献   

13.
对含有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研究,采用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成了一种木质素接枝共聚物,应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这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电镀废水,当其用量为90 mg/L,pH值控制在4~7,絮凝时间为2 h,在室温的条件下,可使电镀废水中的Cu2 、Zn2 、Pb2 和Ni2 去除率分别达到93%、90%、96%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光-Fenton法处理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探讨了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pH、草酸投加量和TiO2等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Fenton法对COD的降解率达到了94.3%。并得出该方法的最佳操作条件:反应时间为60 min,pH=4,H2O2投加量为80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6 g/L,Fe2+和H2O2的摩尔比为1∶36,草酸的投加量为12 g/L, TiO2投加量为1.0 g/L。  相似文献   

15.
江苏某电镀厂的电镀综合废水在采用DF膜进行预处理时,膜易受到污染。针对这一问题,采用DF膜生产厂家提供的小试装置,研究探索了膜污染的原因及其具体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电镀综合废水时,DF膜的污染速率较快,而酸洗对DF膜的恢复性较好,研究还证实电镀综合废水中的无氰沉锌水洗液是造成DF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Fe/C微电解-絮凝沉淀法去除青岛某电子有限公司电镀废水中Cu2+。通过正交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废水初始pH,Fe/C,Fe投加量,反应时间对Cu2+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4、Fe/C(质量)=2/1、Fe投加量=6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实验条件下,絮凝出水Cu2+含量由641.78 mg/L降至0.32 mg/L,还原率高达99.95%,同时COD去除率23.57%。出水Cu2+含量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合理、经济地处理混合电镀污泥,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的酸作为浸出剂对电镀污泥中的金属进行了浸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各酸的浸出效果顺序为:硫酸>盐酸>王水>硝酸;液体水与固体电镀污泥比为3,干污泥为5 g,硫酸加入量为15 mL,时间1 h条件下,混合电镀污泥中金属铜锌的浸出率最大,达到97.38%。分别采用铁和铁锰合金还原剂常温还原低熔点重金属离子铜、锌,浸出液中99%以上含量的铜、锌沉淀,使低熔点重金属与黑色金属铁、锰、铬有效分离。低熔点混合重金属可以用来做铜合金添加剂使用,最后沉淀的混合黑色金属氢氧化物处理后可以用来做炼钢合金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螯合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工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个采用螯合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典型工业实例.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氢氧化钠、硫化钠和DT-CR去除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对比,讨论了DTCR的加入量与处理成本的关系和pH值对DTCR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废水的pH值调至8.0~8.5后再加DTCR,可以使DTCR的使用量最少,处理成本最低;此法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远优于传统化学沉淀法.  相似文献   

19.
对含盐有机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多元氧化微电解工艺对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可生化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多元氧化微电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pH 3.0,填充比(填料与废水的体积比)1∶1,微电解时间45min,气水比(体积比)1∶1;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67.1%。多元氧化微电解工艺能使BOD5/COD由原来的0.10升高到0.32~0.41,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负荷,是预处理含盐有机电镀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