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腹蛙俗称“木槐、马拐”。据明朝《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南人呼之为蛤子,亦名水鸡”。1985年,我们对沐川县棘腹蛙资源进行了调查,并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尔宓鉴定为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uenther),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战食人蛙     
神秘的亚马逊河上游流域热带雨林中,以美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雅各布·米尔为首的科学考察团在进行探险考察。在这人迹罕至的大森林中,他们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全身火红的青蛙,他们给它命名为“血蛙”,后来也有人称之为“火蛙”。在捕捉小血蛙时,考察团成员休斯博士的手被血蛙狠狠咬了一口,痛得他龇牙咧嘴,他还惊异地发现这只血蛙竟长着一对白线一样的尾巴,尾巴末端还长着一对圆圆的黑色球状物。他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5,(6):48-49
德国某地有一只名字叫“杰克”的马.它的一只蹄子能用敲打地面的次数来计数.并且回答出“是”或“不是”一类的问题。“杰克”在许多城市当众表演,几乎每次计算都很准确。科学家们颇感兴趣.开始对它进行观察,总怀疑这中间有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4.
世界真奇妙     
动物也懂几何代数聪明的计数马德国某地有一只名字叫“杰克”的马,它的一只蹄子能用敲打地面的次数来计数,并且回答出“是”或“不是”一类的问题。“杰克”在许多城市当众表演,几乎每次计算都很准确。科学家们颇感兴趣,开始对它进行观察,总怀疑这中间有什么名堂。为了弄清原因  相似文献   

5.
洪飞 《绿色视野》2023,(8):32-33
<正>2023年6月,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杰教授团队在黄山风景区进行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时,在谭家桥镇发现了会“奏乐”的孟闻琴蛙,是安徽省两栖类新记录物种。孟闻琴蛙隶属于无尾目蛙科琴蛙属,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琴蛙。据了解,孟闻琴蛙是2020年以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张孟闻的名字命名的新物种,发现地为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大盘山风景区。目前孟闻琴蛙在浙江中部和北部以及江西东北部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猴“保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克塔冈野生动物庇护所里,有很多被遗弃的小猫,照看它们的是一只叫犹达的母猴。说来很怪,这个任务竟是犹达主动承担的。几年前的一天,一名工作人员抱着一只刚出生的小猫从犹达笼前经过,谁知犹达竟伸着双手叫着冲到笼边,工作人员好奇地把小猫交给她。从此,犹达日日夜夜精心地喂养小猫,吃食前,犹达要先尝尝,然后才叫小猫吃;小猫脏了,她给洗澡;小猫身上痒,她给捉跳蚤。犹达对小猫倾注了全部母爱。如今,犹达已抚育了几百只“孤儿”,被誉为热情、慈祥、聪明能干的猴“保姆”。  相似文献   

7.
吹牛吹破天     
一只屎壳郎、一根羊毛和一根草商议要去偷一头牛。见到牛后,羊毛得意洋洋地说:“我在上头骑牛。”草得意洋洋地说:“我在前头牵牛。”屎壳郎得意洋洋地说:“我在后头赶牛。”结果呢,牛张嘴把草吃了;打个喷嚏,把羊毛吹到了河里;拉了泡屎把屎壳郎压扁了。这故事让人想起两个成语:利令智昏与不自量力。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一个美国人碰到一个法国人,挺得意:“我们美国科技发达,发明了一种机器,只要把牛往里头一赶,一摇手柄,立  相似文献   

8.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0,(1)
伊朗新闻媒体报道了伊朗一只母鸡为了“爱情”学会打鸣的“动人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伊朗一户人家养着一只母鸡和一只公鸡,这两只鸡“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前不久,灾难降临到了它们头上,也许是因为生物钟运行失常,这只公鸡突然一改过去在早晨打鸣报晓的习惯,而是在夜间等一些不该打鸣的时候打鸣。这样一来,邻居们有意见了:因为这影响了他们休息。在邻居们无休止的埋怨下,主人为了搞好同邻居的关系,只好把这只公鸡杀掉。这位主人后来回忆说,当它杀那只公鸡的时候,那只母鸡就在旁边,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亲密爱人”被杀掉  相似文献   

10.
快速养育食用蛙新技术一种庭院高密度快速养有食用蛙的新技术日前试验成功。该技术是选用肉蛙精品种,采用庭院立体多层、投喂人工繁育的昆虫饲料,高密度、恒温、快速养育,打破了蛙类冬眠的生态常规,使其冬季正常繁育和生长,可繁殖幼蛙400~500只/m2,商品蛙150只/m2。该方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无天敌、易管理等特点,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一条新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英子)玉米新品种——角质吨玉米角质吨玉米是由美国引进的玉米作父本与中国玉米作母本杂交育成的一种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高220cm,穗长23cm、稳粒数…  相似文献   

11.
我是北京动物园的一名词养员,我的朋友“阿诺克”是一只黑猩猩,她的老家在荷兰。她已经在北京动物园生活了12年了。她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她们分别叫“茉莉”和“安耐特”。“三姐妹”都已为“人”母,但“阿诺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亲手抚养自己的幼仔。为了能让阿诺克也享受天伦之乐,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让她学会了如  相似文献   

12.
龙眼井     
我的老家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南山区,苍翠欲酒的毛竹林中,有一口百年老井,人们称之为“龙眼井”。为哈叫“龙眼井”?我小时候曾好奇地问父亲。父亲回答说:“因为这口井坐落在龙的眠晴上,龙身在太湖里,水露充足,不易枯竭。”自从我父亲的爷爷在“长毛造反”(太平天雷革命)时期,一根扁担两只筐,从水网稻田地区来致这丘陵山区安家,在竹林中挖掘这口水井以来,井水从未干过。我们小村庄里的十来户人家,都把这口水井当作自己的生命。淘米、洗莱、做饭、浇汤、泡茶、洗衣服、浇庄稼,都用这口井的井水。这井水有点神奇。叠夏酷暑,吊上一桶井水,用双手捧起来胃几口.凉冰冰、甜蜜蜜,既解渴,又消署;既舒服,又不闹肚子。如果把刚采来的西瓜浸在刚吊起来的井水里,十来分钟后再开吃,那就更令人垂涎欲渣。冰天雪地,革棚屋檐下倒挂的冰凌有三四尺长。我们几个小伙伴滚  相似文献   

13.
山羊     
那么我记忆中的童年故乡的竹园呢?那些小竹子叫蜜饯,一根根翠绿地簇拥着,这是田野上的绿色的方阵,也是我弱小的灵魂的栖息之所。那时,我放一只羊,背着羊草筐把这只白色的小山羊牵到竹林里,我靠着竹根想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自己对自己说我应该长出翅膀。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牵着小羊回家了。天一黑母亲便不让出门。在我远离母亲之后,牵挂的丝线折断了,我要夜行。没有小竹子只有粗壮的毛竹。和我一样,竹子也老了。我最惦念的是那一只白色的小山羊,它那么温顺,我到底也没有看见它长出两支长长的犄角来,它的眼神会使你想起乡村里某一个脾气很好…  相似文献   

14.
汪洋 《绿色视野》2014,(8):37-40
2014年伊始,印度北方邦莫拉达巴德区古吉拉村的村民们就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中:一只成年母虎从吉姆·科比特国家公园跑出来,并在两周内攻击致死4人,还袭击了大量牲畜。林业警察希尔·库马受命追捕这只食人虎,以阻止它接下来的血腥杀戮。食人虎惊魂“希尔警官,快去救萨利姆吧,他就要被老虎咬死了!”2014年1月14日,一个叫阿拉贡的村民冲进了印度北方邦莫拉达巴德区古吉拉村警察局,一脸惊慌地喊道。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叫“辣根”,可能是因其根有辣味而得名,又叫马萝卜”。原产在欧洲南部,我国也有栽培。肉质根制作肉罐头的辛香料,也可入药,有利尿、兴奋作用。据美国《科学新闻》1982年第121卷14期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生物化学家亚利山大·克利巴诺最近发现:辣根所含有的过氧化物酶可以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酚和芳  相似文献   

16.
大漠狼孩     
第十六章一个乞丐,闲荡在县城里的一个乞丐,在一个熟肉店门口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一只白耳尖头的大狗,蹲坐在那家挂羊头的熟肉店门口摇尾巴。老板的小儿子把皮球踢进了旁边的阴沟,这只白耳大狗居然跳进阴沟,把那个小皮球叼出来还给了哭闹的小孩儿。老板和那小孩儿大加赞叹,老板扔给它一个骨头,那大狗闻了闻并不感兴趣。老板说这狗不饿,又懂规矩,便不去管它回内屋取什么东西。就这会儿功夫,那白耳狗往上一跳就咬住了挂在高处的一只烤羊腿,扭头便逃走。踢皮球的小孩儿发现后,“哧哧哧”乐起来,自语这大狗爱吃烤羊腿,跟我一样之后“哧哧哧”乐个不停。老板出来见少了一只烤羊腿,问儿子,儿子告诉他叫白耳狗叼走了。老板恼火,扇了儿子一巴掌,可那白耳狗早已无踪无影。那老乞丐目睹了这全过程。于是,他打起了白耳狗叼走的烤羊腿的主意。他远远地跟踪起白耳狗,走过服装摊,跑过菜市场,又越过一片荒  相似文献   

17.
呼呼 《绿色视野》2013,(11):63-65
无舞台,不化妆,无布景和音响,只需一袭长袍,一把折扇,一只醒堂木,一个人站台上,历史风云、江湖恩怨就在抑扬顿挫的扬州方言中娓娓道来。这里是扬州重宁寺,来这里,不是为瞻仰“江南诸寺之冠”的百年名刹风采,这里,是扬州曲艺团所在地。来这里,我要寻那些平时只在古装电影中才能见到的扬州说书人。  相似文献   

18.
偶然在书店翻到一本叫《蓝镜头》的书,书中收录了从我国近代史以来的许多鲜为人知的老照片。可能是职业的原因,有一张照片特别引起了我的注目。照片摄于五六十年代,主体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雕像,而背景是几根冒着滚滚黑烟的工业大烟囱。这张照片当时可能考虑到会影响我们的领袖形象而没有公开发表,《蓝镜头》的编著者之所以收入这张照片,显然是嗅到了其中浓厚的“工业污染”的味道,而在当时谁能有此意识呢?回忆五六十年代,许多老同志一定还记忆犹新。在那个“砸锅卖铁大炼钢、全家老小吃食堂”的工业大跃进年代,烟囱越多越能…  相似文献   

19.
大漠狼孩     
第四章一那头沙豹,伸出红红的舌头,舔了一下嘴边的血沫。狼孩儿惊恐地盯着那头豹子。只见豹子撕开那只野兔儿的肚肠,一口一口极有滋味地咀嚼那血淋淋的五脏六腑。那兔子是狼妈妈逮给它吃的。狼孩儿缩在山崖下的一角,吓傻了,浑身筛糠般地颤抖,忘了逃跑。事情全怪它自己,不好好待在山崖下的洞里,跑到洞外逗玩那只还有活气的野兔子,结果被这只恶豹撞见,招致大祸。它哀伤地“哽哽”哼叫起来。这时那头花斑沙豹懒散地转过身  相似文献   

20.
一谈到水,我就想到故乡江汉平原 的今昔。今非昔比,一比就叫人“慨当以 慷,忧思难忘”。我的家乡沔阳县(今仙 桃市)是水乡,大的有洪湖(解放后分出 单独成县)和排湖(元末三大义军领袖之 一陈友谅在排湖中操练过水军),小的湖 泊不计其数,北边以襄河(汉江的主航 道)为界与天门县相邻,南边以东荆河 (汉江分支)为界与监利县隔河相望。小 时候,我们见惯了“清清的河水蓝格莹莹 的天”,波光潋滟的湖,静影沉璧的夜,春 天满畈的白鹭,夏天满耳的蛙鼓,秋天的 残荷,冬日的野樟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