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住房网站公布的楼盘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软件,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法和隔离指数测度法重点分析了1995—2013年阶段长春市居住空间的分异情况。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居住区的分异现象明显,别墅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开发区或城市公园周边;普通住宅区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和西北区域;经济适用房小区多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中心城市边缘区;棚户区分布在环境质量差、基础实施落后的旧城区和城市边缘区。2不同收入阶层的隔离情况明显不同,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处于严重居住隔离阶段,中低收入阶层之间居住隔离现象不明显。认为市场导向机制、产业导向机制、城市功能空间自组织效应机制、政府支持与协调机制的综合作用是长春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趋势,是科学谋划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有效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趋势体现为:战略思想上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和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同步推进,区域融合上的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基本取向上的农业现代化,资源利用上的集约化和合理化,农村环境上的清洁化,发展动力上的科技创新化,服务体系上的社会化,建设主体上农民的专业化、知识化、组织化等.在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要顺势而为,逆流而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国内关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发展政策、旅游资源、消费趋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断发展.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角度,着重对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类型、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以及相关的案例进行述评,并结合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趋势和重点,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既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关键性保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长期存在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公用设施发展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等现实困境,农村公用事业发展始终难以与城市接轨,农村居民始终无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便利公共服务。基于城乡融合的视角,应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公用事业建设规划体系,促进资金和技术要素向农村地区畅通流动。通过探索农村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模式,推动农村公用设施升级改造,探索农村监管机构驻点设置,建立城乡不定期联合监管和错区域监管机制等路径,加快推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作用,水源地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以水源地生态敏感地区典型乡镇(长春市乐山镇)为例,通过对水源地敏感因素以及区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规划村庄类型、实际发展情况,合理预测污水量,布局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研究表明:农村区域应建立差异化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划分“镇区、村屯、重大项目”三类区域,采用集中收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同时应突出“全域治理”的总体目标,统筹上下游乡镇,优化调整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实现污水设施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6.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关于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的研究更是旅游界以及各级政府、旅游规划部门等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综述以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的评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项目带动型、市场推动型、政策主动型、区域联动型等六类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并以安徽省会经济圈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产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山东省的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建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测算了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调度,分析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地域差异显著,呈现出"追赶效应";便利的交通区位、中心城市的带动、区域资源基础条件、区域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明显。山东省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提升,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的产城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密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应用空间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法对2000—2013年鄂尔多斯市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整体城镇化水平呈稳步增长趋势,2010年后城镇化水平有所回落,但降幅不大,各区旗城镇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独立旗县的空间集聚不显著,主要表现为"低—高"关系或"高—低"关系,相关性不显著;各区旗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二产业和农村牧业经济,根据贡献率差异,前者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呈先增后减趋势,后者呈稳定增长趋势;依靠单一资源发展的城镇化水平不稳定,且波动性较大。基于此,提出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来实现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综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进行了测算,对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经济地理学中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对淮海经济区近10年的入境旅游规模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淮海经济区入境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旅游规模发展差异较大,早期首位分布不明显,但后期表现明显.为进一步探讨淮海经济区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原因,该研究运用城市地理学中的位序—规模法则,通过回归分析对淮海经济区入境旅游规模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入境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入境旅游规模开始逐渐呈首位型发展,入境旅游规模分散均衡程度低,部分城市存在高度垄断现象.此外,在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和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扩大和调整,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间竞争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重视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有效推进城市化和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关键所在,它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区域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运用定量方法,比较分析了铜陵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企业、开放、科技、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城市环境等8个方面区域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铜陵市具有良好的区位竞争优势,在皖江城镇带中具有较高的区域竞争力水平,产业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但总量规模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是阻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南充市作为川东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已经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科技教育中心以及信息和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农家乐发展迅速。农家乐旅游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构建城郊和谐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南充市城市郊区农家乐现状的调查,运用SWOT分析法对农家乐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市农家乐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a software tool for identifying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low-information settings using free, open data. The framework outlined here is designed to work using polygon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polygon-based geographies in regional analysis,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of distinguishing urban from rural regions,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of this tool in the analysis of global city regions. It also describes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our polygon-based software tool and directs interested readers to the source code. We finally examine the agglomeration results for Sri Lanka and compare them with published urbanization figures. We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very large disparities between our model’s outputs and the urbanization estimates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at our tools can be used as a less discretionary way to identify actual levels of urbanization. We hope that other analysts will continue to refine the progression toward a less discretionary model of identifying urban regions.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产业集群的论述已成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这一方面与国际学术动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出现有关.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培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等方面.从整体来看,我国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应加强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指导我国产业布局实践.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范弿  杨世瑜  李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45-1048
与传统的城镇工业化推进的经典理论不同,在具有旅游资源禀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依托旅游推进型城镇化模式可较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昆明市团结彝族白族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论述了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并就目前团结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借鉴社会冲突理论构建了农村征地冲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闽南地区晋江市为案例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农村征地冲突风险警级水平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闽南地区农村征地冲突风险水平整体处于中警级别,农村征地冲突风险警级水平与该区域的特征密切相关。基于研究结果,为有效防范闽南地区农村征地冲突风险,应从完善征地纠纷矛盾调解机制、尊重农户心理需求和文化认同、建立分级控制预警机制等方面制定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城市化趋势,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城市游憩商业区作为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介绍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城市RBD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ses new dynamics in rural areas of Andalusia belonging to protected environments. These dynamics relate to demographic developm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their repercussions on changes in the use of land and regional planning in a wider context. The author calls this process 'naturbanization',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Berry and Champion on the concept of counterurbanization. Whilst most of the work on demographic movements and restructuring in rural areas is based on the trends set by city dwellers, this work aims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human behaviour and how this can have medium and long-term repercussions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rural areas in Andalusia.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clear evidence of a nature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measured by a relativ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where protected natural areas are present. However, there are also clear differences in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that support the presence of a naturbanization process between natural parks. In the protected natural areas situated in inland locations,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have generally been lagging behind while the protected areas situated nearer to the coast have proved to be more attractive to migration and have experienced a positiv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1981‐2001 period. Apparently, the presence of protected nature is not the onl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a rural area as a place to live. The nat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can have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social values of rural areas and therefore needs careful policy attention.  相似文献   

20.
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转型期,经济增长快速且环境荷载具有刚性的中国而言,走低碳化道路已经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未来一段时期,不仅工业和城市要承担减排义务,农业同样肩负重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地区,农村推行CDM的作用显著,以农村为依托的农业执行CDM的意义深远.在CDM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通过总结农业发展CDM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