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膜法提取水溶液中的苯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用煤油-磷酸三丁酯-Span80-脂肪酸酯-HCl溶液制成的液膜体系从水中溶液中提取苯胺的过程。并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搅拌速度,Rie,Rew,外相pH的选择进行了和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既适用于高浓度又适于低浓度的苯胺水溶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宋文吕  徐小清 《环境化学》2001,20(4):344-350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六种酞酸酯类化合物(五种脂肪链酞酸酯和一种苯基酞酸酯)进行了增溶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表观浓度(Cs)小于临界胶速浓度(CMC)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四种酞酸酯(DMP和DPhP除外)有一定程度的增溶作用;当Cs大于CMC时,对六种化合物的增溶性显著增强.其增溶性(St/Sw)随Cs增大而线性递增:当Cs<CMC时,St/Sw=a+Kmn·Cs,r>0.90,n=5;当Cs>CMC时,St/Sw=a+Kmc·Cs,r>0.99,n=5. 各化合物增溶系数随各自固有水溶性(Sw)减小而增大(苯基酞酸酯有所反常),lgKmn和lgKmc与各自lgl/Sw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性.本文进一步对增溶机理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3.
苗秀生  储少岗 《环境化学》1995,14(5):436-441
利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对黄磷诱发氧化苯酚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在磷酸存在下,以甲醇作酯类衍行生试剂,分别和SE-52和HP-17石英毛细管双柱结合GC-MS进行分离定性定量,黄磷诱发氧化苯酚降解产物以羧酸为主,在反应温度50℃时,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速率常数(K):0.077min^-1,半衰期(t1/2):9.0min。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与环己烷的光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尧国  郭海忱 《环境化学》1994,13(6):530-535
本文研究了SO2与环己烷在无氧及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观察到了白色烟雾有生成并凝聚,利用GC和GC/MS法确定了部分反应产物-环烯烃、醇、酮、二元酸酯、呋喃衍生物以及硫酸二甲酯等有机化合物,探讨了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几种因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强化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表面活性剂因具有亲水亲脂的两亲性,已被广泛用来治理环境污染。利用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萃取土壤重金属的可行性,是建立在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土壤、植物等四者之问的关系基础上的。文章根据乳化液膜分离、胶团强化超滤、金属液泡吸收等技术探讨了表面活性剂与重金属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在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在溶液中形成胶团,通过静电吸附与超滤,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超滤技术与ξ电位的试验结果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与土壤的关系,即土壤界面的吸附和金属缔合后,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和增流作用解吸被吸附的金属。细胞膜透性学说揭示了表面活性剂与植物的关系.即表面活性剂改变生物膜的结构和透性,促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开发环境友好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该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正己烷液-液萃取去除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土壤淋洗液中的重非水相液体(DNAPLs)的可行性及表面活性剂浓度、溶剂/水比例和无机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正己烷作为溶剂可使氯苯(CB)从不同配比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失水山梨聚氧乙烯醇醚(Tween 80)的混合表面活性剂(3:1,1:1,1:3)溶液中有效的去除,去除率分别达87.2%-96.9%,94.4%-97.0%和95.9%-98.5%.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溶剂/水的比例增大,去除率增大,实验中选择油水比为1:10;无机盐的存在可提高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但对去除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先将SGM转化为乙基、N-甲基氨基酸盐(EMC),然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测定所产生的EMC的原理,发展出生种定量检测大鼠血清中SMG及其他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MSG和EMC进行标定,每次测定需要样品量为0.5mL,方法的合理检出极限为c(SMG)=10μmol/L。  相似文献   

8.
滴滴涕(DDTs)和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毒性强,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混合质量比为2∶3]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对混合菌[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混合体积比为2∶1]在农田土壤滴滴涕-多环芳烃(DDTs-PAHs)复合污染修复过程中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SDBS-Tween80和RL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混合菌对农田土壤中DDTs-PAHs的降解。在SDBS-Tween80强化混合菌处理中,当SDBS-Tween80处理量为100 mg·kg~(-1)时,土壤中DDTs和PAHs的150 d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57.8%和35.6%,比单独混合菌处理分别提高了14.9%和11.9%。在RL强化混合菌处理中,当RL处理量为5 mg·kg~(-1)时,土壤中DDTs和PAHs的150 d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50.3%和28.6%,比单独混合菌处理分别提高了7.4%和4.9%。因此,SDBS-Tween80的最佳用量比RL更有利于提高DDTs-PAHs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DDTs和PAHs降解率提高8%左右,且SDBS-Tween80的修复成本更低。当100 mg·kg~(-1)SDBS-Tween80能显著提高p,p'-DDE和高环数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63.0%和30.6%,比单独混合菌处理分别提高了18.8%和12.7%,该方法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乳状液膜法萃取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占林  严忠 《环境化学》1997,16(4):369-373
本文以TOMAC为载体,ECA4360J为表面活性剂,内外相Cl^-浓度梯度为推动力,研究了L-苯丙氨酸在乳状液膜体系中的传输,并对影响液膜萃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确定了此体系的最佳膜相组成的实验条件,实现了L-苯丙氨酸的提取和浓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先将SMG转化为乙基、N-甲基氨基酸盐(EMC),然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测定所产生的EMC的原理,发展出一种定量检测大鼠血清中SMG及其他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SMG和EMC进行标定,每次测定需要样品量为0.5mL,方法的合理检出极限为c(SMG)=10μmol/L.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洗脱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周  何小路 《生态环境》2004,13(4):666-669
多氯联苯(PCBs)为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且难以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利用表面活性剂亲油和亲水的两亲特性.将多氯联苯从土壤中洗脱出来,从而修复受污染土壤是当前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表面活性剂溶液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洗脱作用主要是:(1)表面活性剂通过减小液一固之间的表面张力,将阻塞在土壤孔隙中的多氯联苯分散到溶液中来;(2)表面活性剂通过形成胶束,促使多氯联苯从土壤中重新分配到疏水的胶束核中。洗脱效果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性质、质量浓度及土壤成份有关,通常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效果较好,对多氯联苯的洗脱可达86%。含多氯联苯洗脱液可利用生物降解、紫外光照射及焚烧等方法进行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物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单和Al13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单和Al13的含量,而PASC中Al其它的含量大于PAC中Al其它的含量,其差值随着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曲久辉 《环境化学》1996,15(5):404-409
引入流动电流这一重要电动化学参量,研究了在天然浑浊水中SC的基本模式,撮了SC与水中悬浮胶体颗凿表面电荷量及无机阳离子之间的理论关系,探讨了离子的浓度,性质,存在环境等对体系电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水中常见8种阳离子共存条件下的电动化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从而建立了无机阳离子对胶体的聚沉能力与电动响应特性之间的实际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在水/有机膨润土界面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宝梁  朱利中 《环境化学》2002,21(3):240-244
研究了苯酚、苯胺、对硝基苯酚等极性或可离子化有机物在不/有机膨润土界面的化学行为,定量描述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大小与改性时加入的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与配比有关。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40TMAB/60DTAB和40TMAB/200TMAB对苯酚的吸附,在低浓度时以表面吸附为主,在高浓度时以分配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光谱法研究了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降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的动力学性质,探讨了高锰酸钾和硫酸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降解反应的速率常数(k)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却随着高锰酸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较好地遵循阿累尼乌斯公式.通过对反应混合物浊点变化的分析,说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分子中存在活性较高的氧乙烯结构单元,是其被高锰酸钾氧化降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硫对人体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理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某硫酸厂接触二氧化硫(SO_2)40名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CA)、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微核(M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触SO_2的工人其CA、SCE及M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文也分析了SO_2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亚硫酸氢钠对淋巴细胞的遗传毒理效应。结果指出,亚硫酸氢钠可诱发人血淋巴细胞CA,SCE及MN,且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这些研究证明,SO_2确是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剂和基因毒性因子;SO_2与癌症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雨水中S(Ⅳ)的离子色谱分析及其保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栗欣  郭花捷 《环境化学》1996,15(1):76-81
本文研究了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雨水中S(Ⅳ)的色谱条件和含S(Ⅳ)样品的保存方法,采用HPIC_ASA分离柱、用2mmol.l^-1Na2CO3/3mmol.l^01NaOH溶液作淋洗液、0.0125mol.l^-1H2SO4为再生液、电导检测的方法,具有无干扰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而且在S(Ⅵ)的浓度秋-28μg.ml^-1范围内,其浓度与响应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滴滴涕(DDT)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所筛选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为供试菌液,选取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Tween80),比例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作为供试表面活性剂,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DDT降解菌对土壤中DDT的去除、降解情况以及两者联合处理对土壤中DDT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单独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中,H300、RL5和RL10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DDT的降解率最高可达29.60%。单独接种降解菌处理的土壤中DDT残留量显著减少,5个月后降解率可达47.05%。混合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1个月后,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53%;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处理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2.3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土壤中DDT降解率的增幅逐渐下降。在处理5个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98%;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5.64%;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效果略优于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其中H70+N的处理效果最好,为63.98%。  相似文献   

19.
用^32P后标记方法测定典型有毒污染物的DNA加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芬  尹秀琴 《环境化学》1996,15(4):320-331
^32P后标记方法测定生物样品里的有毒污染物-DNA加合物的过程是用小球菌核酸酶和脾核酸酶将DNA及加合物酶解成为2‘-脱氧核苷3’-单磷酸,以它为底物,在T4多核到激酶的催化下,与γ^32PATP进行文笔磷的转移反应,形成带放射磷的2‘-脱氧核苷3’,5‘-二磷酸酯ODS-TLC吸附薄层板和PEI-TLC阴离子交换薄层板将标记过的带放射磷的^*3’,5‘-二磷酸酯分离分辨,然后用自显影技术制成加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对苊的增溶作用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比较研究了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 非、阳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苊的增溶作用 .SDS ,CTMAB ,TritonX 1 0 0都能显著地增加苊在水中的溶解度 ,苊在SDS ,CTMAB ,TritonX 1 0 0单体上的分配系数Kmn分别为 1 3 0× 1 0 3,0 92× 1 0 3,1 3 0× 1 0 3,在胶束相的分配系数Kmc分别为 5 6 4× 1 0 3,1 5 0× 1 0 4 ,5 5 7× 1 0 3.阴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和一定条件下的阳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苊具有协同增溶作用 ,这是由于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苊的胶束分配系数Kmc增大所致 .比较了CTMA 单体态、胶束态、膨润土吸附态对苊分配作用的大小 ,以及苊在表面活性剂单体、胶束和土壤上有机质标化的分配系数Kom的大小 ,为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