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膜污染制约着膜分离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新型抗污染膜材料的研发是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突破口,通过改性提升现有膜材料的抗污染性能一直是膜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石墨烯因具有诸多独特的理化特征,近年来在膜改性领域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不同石墨烯类材料的特点以及常用的膜改性方法,并详细阐述了石墨烯类材料在反渗透、正渗透、纳滤、超/微滤、渗透汽化以及导电膜领域内的膜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新型膜材料的实际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渗透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技术是一种由渗透压驱动的膜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压力驱动的膜技术相比,具有出水水质高、能耗低、操作压力小、设备简单易操作、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FO技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等,使之目前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已有FO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介绍了F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海水脱盐、市政污水处理、特种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影响FO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FO膜、汲取液、原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并着重阐述了FO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最后,对FO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昌稳  李宝 《环境工程》2016,34(5):35-40
正渗透是指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通过半透膜从高水化学势区域(或较低渗透压)自发地向低水化学势区域(或较高渗透压)传递的过程。与压力驱动的膜分离水处理技术(如超滤、纳滤、反渗透等)相比,正渗透具有低压、低能耗和较低的膜污染等优点。介绍了正渗透的技术原理,综述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膜法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莹雪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4):18-20,44
综述了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渗透蒸发、液膜等几种常见膜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情况 ,主要对反渗透膜的原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简单概括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双极膜等新膜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展望了膜分离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渗透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文湘华  申博  张攀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9):3118-3126
作为一种新型膜处理技术,正渗透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在环保、能源、海水淡化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经历了从实验室研究,中试实验,到少量的商业化应用,技术日臻完善.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信息,从正渗透膜制备、浓差极化、汲取液及正渗透应用等四方面对正渗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未来发展趋势.正渗透技术的研发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应用瓶颈.正渗透膜仍存在对某些污染物的截留率不高、支撑层内浓差极化大、造价较贵等问题;影响浓差极化的因素尽管已经比较清楚,但至今尚无有效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内浓差极化的方法;汲取液存在反向渗透较重、回收过程能耗较大等问题;正渗透技术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还需拓展.  相似文献   

6.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论述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渗透汽化、液膜、集成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及特点,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欧洲各国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的压力,对膜技术有较大需求和应用市场,在全球膜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了解欧洲膜技术研究及应用状况、存在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膜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分析表明,2013年欧洲国家在SCI杂志发表有关膜技术的论文1 109篇,增长趋势明显;法、德在膜技术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调查表明,微滤膜与超滤膜在欧洲膜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其销售总额的46%和23%;当前欧洲的膜产业主要集中于MBR与海水淡化,MBR在欧洲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较早,垃圾渗沥液与食品饮料行业占据较大份额。欧洲的地理条件,日益严格的用水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为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的充分竞争也将催生更有优势的膜产品与技术,进而增大其在全球膜市场中的份额。借鉴欧洲膜产业的发展经验,我国需通过运用经济与技术的双重调节手段,健全膜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我国膜行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欧洲各国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的压力,对膜技术有较大需求和应用市场,在全球膜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了解欧洲膜技术研究及应用状况、存在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膜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分析表明,2013年欧洲国家在SCI杂志发表有关膜技术的论文1 109篇,增长趋势明显;法、德在膜技术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调查表明,微滤膜与超滤膜在欧洲膜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其销售总额的46%和23%;当前欧洲的膜产业主要集中于MBR与海水淡化,MBR在欧洲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较早,垃圾渗沥液与食品饮料行业占据较大份额。欧洲的地理条件,日益严格的用水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为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的充分竞争也将催生更有优势的膜产品与技术,进而增大其在全球膜市场中的份额。借鉴欧洲膜产业的发展经验,我国需通过运用经济与技术的双重调节手段,健全膜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我国膜行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海水为驱动液,研究了正渗透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通量变化和膜污染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分离层朝向原料液(AL-FS)的膜过滤方向可以降低膜污染程度,并获得稳定的通量.长时间(144h)的运行下膜两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膜污染分析显示支撑层的污染程度较低.但海水中的硅酸盐可能在其表面形成沉积物.相比之下,分离层形成了厚的污染层,主要是由污水中的物质如有机物、微生物、胶体类、盐类等沉积在膜表面造成,是通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正渗透膜对营养物质具有高的截留率,运行结束后海水的总有机碳、氨氮和总磷含量为2.49,2.40,0.05mg/L.说明正渗透采用海水为驱动液处理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很有实用前途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液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坏境保护中的应用.此技术以使用液体表面活性剂薄膜为基础,具有很高的渗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因此在废水净化和气体分离中显示出应用的广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液膜技术的分离机理包括:通过液膜的选择性渗透、在液膜内或液膜包着的小液滴内的化学反应、由液膜进行的萃取、在液膜与连续相界面的选择性吸附.在液膜分离操作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乳浊液相的组成、混合程度、液膜的吸附能力等对分离效果的好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是一种仅依靠渗透压驱动的分离过程,基于渗透现象发展起来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国际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渗透是一种以汲取液(或汲取质)渗透压为驱动力,籍助半透膜的自发进行的膜分离过程,具有膜污染轻、易于清洗等特点,是目前膜分离、脱盐以及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汲取液(或汲取质)是正渗透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种类及再生方法决定着正渗透过程的应用场合和综合成本,对正渗透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重点归纳总结了正渗透汲取液(或汲取质)的种类及其再生方法,并首次给出了常见的钠、钾、镁和铵盐汲取液的渗透压计算公式及其必需的参数值(25℃),同时指出了汲取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剩余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具有巨大的回收价值。然而,回收的EPS溶液含水率接近100%,其浓缩脱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渗透(FO)膜分离具有膜污染小、浓缩率高、耐高浓度等特点,已成为新兴的节能脱水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死端FO浓缩方式,调查了模拟EPS(藻酸钠)的正渗透脱水行为。结果显示:FO膜活性层朝向料液侧时水通量下降速率小;类似于外加压力驱动,扫流模式可以减轻FO膜污染,提高水通量;为防止FO膜的拉伸变形,隔板需进行合理设计(如适宜的开孔率),以缓解水通量的下降;不同于外加压力驱动,尽管Ca2+也可减轻膜污染,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4.
任恕 《环境科学》1980,(5):67-71
膜是客观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形式,围绕着膜现象和膜过程,近百年来开展了许多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形成了膜学。它涉及一系列的科学领域。本文企图说明膜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利用膜学与膜技术的成果以促进环境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处理水的过程中通过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效果,伴随我国逐步提升膜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加强膜技术的探索,渐渐发现膜技术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大。通过膜技术对水进行处理,和一般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可以很好的提升水质。因此我们一定要对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特性有所了解,本文对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相关应用进行分析,并且阐述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姣  肖康  梁帅  黄霞 《环境工程》2022,40(3):1-6+153
膜技术在中国水务行业已推广应用多年,在消除水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调研和回顾了膜技术在中国市政污水处理与再生中的工程应用,并重点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技术-经济特性显示,在污染物去除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膜生物反应器较传统活性污泥法均具有一定优势。此外,总结了膜技术在水务行业推广受到的环境、政策、市场三方面的推动力,并对"双碳"目标下膜技术在高效材料、先进技术、智能运行和低碳系统等方面的后续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正渗透膜分离的原理,概括了当前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工业污水、污泥浓缩以及混合工艺)和产业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并展望了正渗透分离技术未来在在膜材料、汲取液和膜污染三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膜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液体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废水的复杂性,单一膜技术很难达到处理要求,而且容易导致膜的污染及损坏.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膜集成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微滤/超滤与反渗透集成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膜生物反应器是通过膜技术强化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少和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它存在膜污染和能耗高的缺陷;三相生物流化床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传质速度快等优点,但它同样也存在出水悬浮物浓度高和载体易流失的缺陷,将膜分离技术和三相生物流化床有机结合是水处理领域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讨论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流化床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结合后的膜生物流化床在膜污染、能耗、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膜法回收有机蒸汽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有机蒸汽(voc)的来源、分类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有机蒸汽回收中应用的工作原理、工艺设计特点和要求等。简要介绍了几种从VOC中回收溶剂的方法,并分析如何进行选择。较详细地论述了蒸汽渗透、气体膜分离、膜基吸收三种膜技术用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和回收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国外采用膜技术回收废气中VOC的工业应用情况,而中国的膜分离法回收VOC处于起步阶段,并就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