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永夏矿区陈四楼矿井位于豫东地方性氟病高发区,地下水中含氟量为2.53mg/L,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1mg/L。为了职工身体健康,该矿采用了分质供水的系统:对一般生产、生活用水不经除氟处理;而饮用水经过除氟处理,该方案实施两年多来,运行正常,出水含氟量小于1.0mg/L。1 除氟方法与工艺流程 陈四楼矿井饮用水除氟采用吸附过滤法,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含氟地下水通过过滤,氟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生成难溶氟化物。出水含氟量  相似文献   

2.
除氟剂—羟基磷酸钙的电解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基磷酸钙以其良好的除氟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除氟。由于该除氟需要碱再生,使其在小型分散除氟和家族除氟方面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帽。本文通过电解法再生羟基磷钙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采用新型的再生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某广电总局广播电台以深井水作为饮用水源,水中铬和氟严重超标,通过对除铬、除氟单独工艺的比较,最终采用活性氧化铝+活性炭+消毒的联合处理系统处理水中铬和氟,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该系统对地下水进行除铬、除氟处理作为饮用水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及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永城矿区地方性氟病调查与饮用水除氟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永城矿区地方性氟病的调查和矿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的监测,阐明了氟病发病率与饮用水中氟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饮用水除氟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氟饮用水中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吸附法和混凝沉淀除氟进行实验 ,证明以PAC(聚合铝)作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法除氟非常有效 ,当PAC用量为20mg/L时 ,饮用水中氟可由1 85mg/L降至0 78mg/L ,符合饮用水标准 ,并对除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采用高密度回流絮凝澄清池进行饮用水除氟试验。考察了原水水量、氟初始浓度、原水浊度、絮体回流比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澄清池具有良好的除氟效果,可使滤后水中氟浓度低于1 mg/L。当絮体回流点位于快速混合处时,回流比为50%时,能提高氟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吸附法和混凝沉淀除氟进行实验,证明以PAC(聚合铝)作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法除氟非常有效,当PAC用量为2mg/L时,饮用水中氟可由1.85mg/L降至0.78mg/L,符合饮用水标准,并对除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地区含氟地下水治理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阿克苏地区存在的氟污染饮用水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除氟方法,如石灰沉淀法、混凝沉降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介绍了天然沸石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沸石处理地下水的作用机理及再生问题;并对今后沸石法处理地下水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水源安全是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PAC混凝法除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洁  罗朝晖  李燕妮  王剑 《环境工程》2017,35(10):71-76
利用天然地质材料为电解材料,采用电化学辅助去除水中过量氟离子以使出水的氟浓度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各时间节点的各离子浓度,考察了电压及电解材料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出水pH稳定在6~10.8,电压为36 V与48 V时,除氟效率高达90%以上,且不会使水体中总硬度超标。电场作用下F-的离子迁移与CaF_2、MgF_2的沉淀反应是阴极出水氟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36 V电压下白云岩除氟装置的启动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相同电压下灰岩除氟装置的除氟效果略高于白云岩除氟装置。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电凝聚法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除氟方法,它设备简便,出水量高,水质优良,处理费用低,在高氟地区饮用水的处理中颇具有实用价值。当水中(例如地下水)碱性物质含量较高时,将直接影响了其除氟效果。我们以天津南郊的高碱度含氟深井水为对象,着重研究了碱度、pH、电流密度、除氟率相互之间的影响。采用水泵前加酸—电解凝聚—过滤分离的工艺技术,获  相似文献   

12.
活性氧化铝和活性氧化镁处理高氟饮用水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相同的高氟饮用水水质,利用活性氧化铝和活性氧化镁两种吸附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氟化物浓度为1.75 mg/L的高氟水降至1.0 mg/L以下,每吨水活性氧化铝和活性氧化镁的投加量分别为20kg和1.5 kg。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适用于原水氟化物超标倍数低,且总硬度偏低的高氟水水质;活性氧化镁吸附法适用于原水氟化物超标倍数较高,且总硬度偏低的高氟水水质。同时,对两种吸附剂在除氟效果、处理成本、处理周期、出水量等方面作了比较。从整体上看,活性氧化镁的除氟效果优于活性氧化铝。实践中需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除氟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性灰岩作为除氟材料,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的除氟效果,并探讨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FeCl3溶液联合灰岩除氟,可使高氟水中的氟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含氟水样中加灰岩后,直接加FeCl3会促进灰岩对氟的去除效率。在氟离子浓度为5 mg/L,粒径0.2~0.5 mm的灰岩为1 g的条件下,铁离子含量为0.016 mmol/L时,即可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除氟率可达95.74%。柱实验说明在FeCl3溶液浓度一定时,除氟率随着总出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填充的灰岩总量不变时,随着FeCl3溶液浓度的增加,除氟效果明显增加,说明本实验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用化学法对高氟饮用水进行降氟处理,虽然发表过不少处理方法和研究成果,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了化学法在推广应用上的困难。我们在研究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选用价廉易得的铝矾土矿石为原料,研制出了高效低成本的PC85-3型脱氟剂,经实验及现场使用表明,它具有除氟净水效果好,使用及管理方便、性能稳定、水处理费用低等特点,可以克服其它化学除氟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痛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O.8~1.0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问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8.
高氟区地下水水质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氟病”是较为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疾病,是环境地球化学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研究课题。鉴于焦作地区地下水中氟含量大面积超标的实际,探讨采用CaO+KH2PO4工艺对焦作市高氟区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该工艺的除氟机理、最佳设计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aO+KH2PO4联合除氟不仅有良好的除氟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总硬度和pH的升高。对于500 ml氟化物浓度为1.75 mg/L的原水,当CaO/KH2PO4的值为0.4/0.625时,处理后氟化物含量、pH值、总硬度均在饮用水质量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19.
试制新型活性氧化铝/硅胶脱氟吸附剂,具有除氟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适于在中性介质中应用、高温下吸附效果更佳等特点.其脱氟机理系典型的化学吸附作用,在含氟8.0mg/L的地热井井口的柱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指标定为水中含氟1.0和3.0mg/L时,穿透体积V_b分别为2380和4000柱体积.饮用水实地试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不仅具有除氟效能,还具有显著的降浊、脱色,脱碱和除铁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活性氧化铝是饮用水除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但它存在一些问题,如吸附容量偏低、适用pH范围偏小、吸附平衡时间较长、出水铝超标等。针对这些问题,许多研究者对活性氧化铝吸附剂进行改进,将多种金属元素或金属氧化物以不同的比例和方式掺杂到活性氧化铝中,开发了多种基于活性氧化铝的新型复合吸附剂。其中被用于掺杂的金属主要有铁、镁、锰、锌及稀土元素等。文章按掺杂金属的不同,对铝基吸附剂的各类性能和除氟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除氟吸附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