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建成区进行网格实测空气污染物SO2、NOx、TSP,获取足够的信息量,用等值线图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及规律,应用统计学方法选出优选点。 相似文献
2.
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是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大气监测点位的设置,可根据一定监测精度的要求,将城区按地理座标进行网格布点,建立网格布点模型。但是,由于布点数目较多,在人力、物力的限制下,这种布点方法难以推广应用。为此,需要进行布点优化,缩减点位数目。在目前的大气例行监测中,较多采用的是,按土地的使用功能,分区设置采样点的方法。然而,在地区的分类中,人为因素较多,难免会给点位的设置,带来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大气环境例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量计算,建立模糊相似矩阵,并综合最大矩阵元原理和“编网”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监测点位进行量化寻优分析,从而得出监测点位的优 相似文献
3.
模糊数学在城市大气监测布点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气污染物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最终导致不同测点位置所采集的信息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模糊数学方法,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将较多的测点进行优选,确定出能真实地反应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而所需的最少测点。 相似文献
4.
无动力采样技术在城市空气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空气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提供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的监测数据。而这其中代表性又是最为重要的,失去了代表性的数据,其它都没有意义。如何才能以最少的测点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环境空气监测优化布点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优化布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选择最佳监测方法。长时间、高密度的网格实测自然为最佳。但是,现行的空气污染物测定 相似文献
5.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获得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优选闰,证明该法简便实用。为学趺同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秋明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6)
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断方法,在确定了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事物的物元矩阵。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分析合理和容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6)
根据深圳市典型电磁污染源电磁环境调查方案,掌握深圳市典型电磁污染源的电磁环境基础数据,通过对电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同时借鉴城市的长期自动监测方法,并结合深圳市的现状和自动监测点的布点原则,为深圳市电磁污染源自动监测进行优化布点。通过优化布点,完善了深圳市电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能够从宏观上掌握深圳市典型电磁污染源的长期变化状况,为深圳市电磁污染源的电磁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应用聚类分析法距离-密切度优化楚雄市老建成区的大气环境监测布点,通过大气功能区划分,以及气象、空间等综合分析,提出新建城区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在不增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调查方案,形成深圳市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对电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借鉴其它污染源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结合深圳市的现状和自动监测点的布点原则,为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点。通过优化布点,完善了深圳市电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从宏观上掌握深圳市的电磁环境长期变化状况,为城市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长期稳定的基础数据,填补了电磁环境监测体系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特征分析法在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助李钟山等学者提出的特征分析方法的理论模型,将特征分析法应用于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中,以广州市番禺区工业区群的17个监测点为例,得出这17个监测点的联系度矩阵YT=[2.0812.5502.4182.4452.2122.1662.4182.0812.4182.5502.0812.4182.4182.0342.4452.5502.010],根据联系度大小接近原则进行聚类,可以将上述17个监测点大致分为5组,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因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测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种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确定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影响分量的分析,找出最大不确定分量,重点控制其分量,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也可通过重新评估显著性不确定分量,找出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控制不确定分量的步骤和方法,改善测量方法和手段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测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种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确定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影响分量的分析,找出最大不确定分量,重点控制其分量,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也可通过重新评估显著性不确定分量,找出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控制不确定分量的步骤和方法,改善测量方法和手段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5.
水质在线质控仪在地表水监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实时监测能力使监测数据能够即时采集和传输,实现对水体变化的快速响应。多参数传感技术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污染物,如有机物、重金属等,提供更全面的水质信息。此外,数据共享能促进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参与,推动环境保护。然而,水质在线质控仪面临挑战。高购置和维护成本使其在资源匮乏地区应用受限。数据可靠性是关键问题,受到环境因素和传感器漂移的影响,需不断改进校准方法。适应性考验在不同环境中的适用性,需要克服技术限制。此外,数据处理和隐私安全问题也亟需解决。为充分发挥水质在线质控仪的优势,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合理策略解决局限性。降低成本、提高数据可靠性和适应性,加强数据处理与隐私保护,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模糊集对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 ,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的数学模型 ,对成都大气环境监测点的优化实例证明 :该方法优化结果切实可靠 ,最终保留的信息量大 ,而且计算方法灵活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把移动通讯为传输媒介,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利用现代监测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排污企业实施全程监督控制、及时预防和处理污染事件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关联程度分析。即每个监测点位与参考点位进行程度量化,可对环境噪声监测点进行优选。用此法将朝阳市市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环境噪声监测点位由原来9个优化成3个,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FUZZY相似优先比模式基础上,以通扬运河南通段为例,根据该河段16个监测断面六项监测参数的特征,采纳绝对值距离建立模糊相似优先比矩阵R,R={r_1j}_(mxn)中,视地表水水质监测目的,选择出接近监测参数特征值(X_0)的监测断面,舍去了同一城镇范围内侧值相近的其它断面:提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以最优的监测断面,较少的监测点和样品数,获得具有代表性、可比性的监测数据,且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