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A full-scale plant using anaerobic, anoxic and oxic processes (A1/A2/O), along with a pilot-scal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nanofiltration (NF) and reverse osmosis (RO) integrated system developed by Shanghai Baosteel Chemical Co. Ltd., was investigated to treat coking wastewater for industrial reuse over a period of one year. The removals reached 82.5% (COD), 89.6% (BOD), 99.8% (ammonium nitrogen), 99.9% (phenol), 44.6% (total cyanide (T-CN)), 99.7% (thiocyanide (SCN-)) and 8.9% (fluoride), during the A1/A2/O biological treatment stage, and all parameters were further reduced by over 96.0%, except for fluoride (86.4%), in the final discharge effluent from the currently operating plant. The pilot-scale MBR process reduced the turbidity to less than 0.65 NTU, and most of the toxic organic compounds were degraded or intercepted by the A1/A2/O followed MBR processes. In addi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COD, T-CN, total nitrogen, fluoride, chloride ion, hardness and condu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NF-RO system to a level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reuse, with a total water production ratio of 70.7%. However, the concentrates from the NF and RO units were highly polluted and should be disposed of properly or further treated before being discharged.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酒精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索了不同清洗方式对反渗透膜通量恢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超滤-反渗透膜系统产水浊度、硬度、总铁均小于0.1 NTU、0.03 mmol/L和0.03 mg/L,电导率处于60~120μS/cm之间,可回用作锅炉补充水;酸洗+碱洗组合清洗方式能有效恢复反渗透膜通量,其废水膜通量可恢复为新膜废水通量的93.75%。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产连续微滤膜(CFM)系统对多源进水条件下钢铁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现场实测其进出水水质和性能参数,分析了该系统对钢铁废水生化二级出水的水质处理效果及其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微滤膜(CFM)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对水中COD平均去除率约为19.6%,SS平均去除率约为72.7%,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进水水质变化波动较大,通过该系统膜的截留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COD、悬浮物、胶体和有机颗粒,能够使水质满足多用途回用和反渗透预处理要求。河流划分为容量型、点源污染型、农业面源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建议对不同类型河流应采取不同控制对策,点面结合,综合防治。系统每3~5周左右进行化学反洗后,膜通量与跨膜压差等膜性能参数可基本恢复至起始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印染废水反渗透膜处理回用的原理、运作流程,并对膜处理产水进行了水质分析,评估其用于工厂生产的可行性。实践结果证明,印染废水经反渗透膜处理后含盐量和电导率大大降低,回用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印染生产用水要求,可满足中高档印染产品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NF和低压RO工艺处理锅炉补给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来水为原水,采用纳滤(NF)与低压反渗透(RO)工艺进行锅炉补给水处理研究。考察了一级NF及RO工艺、二级NF及RO工艺、NF-RO串联和RO-NF串联工艺对锅炉补给水的软化除盐效果。结果表明,NF和RO分别在0.75MPa和1.0Mpa压力下,回收率20%时处理效果最好。一级NF和一级RO可满足中低压热水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二级NF和二级RO、NF-RO和RO-NF工艺均可满足中低压蒸汽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串联工艺处理效果优于二级NF,且比二级RO节能;RO-NF和二级RO工艺可满足高压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四期渗滤液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3200 m3/d,经脱氨预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处理后的出水采用了高清液回收率的"纳滤+纳滤浓缩液3级减量"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实际工程运行表明:控制MBR出水COD、NH3-N、NOx--N、TN分别低于800,5,15,80 mg/L,经深度处理后出水COD、NH3-N、TN可稳定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的表2标准,系统清液得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7.
农药化工废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生物工艺的处理难度大且效果不理想。针对国内某农药化工废水蒸发后产生的污凝水,采用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NH3-N)不能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收纳标准的问题,该项目采用外部投加工程菌以提高原生化单元的污水理效能,并增设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以保障出水水质。改造后的工艺系统调试表明,工程菌增效提升了生化处理单元对污水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与67%),双膜工艺保障处理后,水质[ρ(COD)<500 mg/L,ρ(TN)<70 mg/L,ρ(NH3-N)<45 mg/L]达到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收纳标准。经成本核算,该厂污凝水处理项目运行成本为52.77元/t。工程菌增效/双膜工艺改造方案实现了对该厂污水的达标处理排放。  相似文献   

8.
叶舟  王敏 《环境工程》2011,29(6):128-131
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工艺处理浙江绍兴某纺织企业的印染废水并回用,工程实践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良好。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及色度几乎检测不出,电导率小于22μS/cm,浊度小于0.1NTU,COD去除效率达到99%以上,色度及浊度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对盐分的去除率在99%以上,总回用率达到85%。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能满足印染企业分级回用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超滤-反渗透集成工艺处理稠油热采污水,出水作为试验区稠油注蒸汽热采高压锅炉给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试验区注汽锅炉给水水质要求,实现了稠油污水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应用和研究现状,对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渗透蒸发、液膜技术等在给水处理,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处理印染废水低温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挂膜启动方法,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活性炭生物再生共同作用,对印染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虽然延长了系统的挂膜启动时间,但不影响挂膜质量,22 d后挂膜启动完毕,浊度、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68.76%、73.2%、60%,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12.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废水治理方法研究与应用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采用物化与生化技术相结合并以生化处理为主的优化组合,并以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微滤+反渗透"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孔陶瓷微滤+两级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分别考察多孔陶瓷微滤膜、一级反渗透和二级反渗透对渗滤液COD、NH3-N、电导率及相应去除率与运行时间的关系,还重点考察了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收率控制及清洗周期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陶瓷微滤预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去除率、脱盐率分别维持在50.3%、30.2...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针对丝绸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治理,采用兼氧(A)/好氧(O)+砂率+超滤/反渗透(RO)膜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出水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生物-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实验室规模间歇排放延时曝气(IDEA)生物反应器及TiO2光催化反应器组成的生物-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处理由3种不工业染料的人工配制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生物可降解及不可生物降解的COD,且能够将废水完全脱色、该系统有很高的抗冲击负荷及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套日处理量9 600 t的中水回用工程,该工程应用生化+两级过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二级城市污水并将产水回用于热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及锅炉补给水的源水。探讨了该工艺关键单元的作用及特点并考察了其运行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产水各项指标满足该热电厂对回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化—混凝沉淀—砂滤工艺处理毛巾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毛巾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选择了厌氧折流板反应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混凝沉淀 -砂滤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 ,在进水水质为 :CODCr5 89~ 2 980 mg/L、BOD5 2 49~ 5 3 4 mg/L、SS12 3~ 190 mg/L、色度 3 0 0~80 0倍、p H8.76~ 9.5 6时 ,出水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 87— 92 )一级标准。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 ,运行稳定、简单 ,基建和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在膜法深度净水系统中,膜单元的电耗是主要的运行费用。以活性炭、反渗透膜深度净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实验分析,得出了反渗透膜实时运行电费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通过在线监测膜分离单元膜通量Jw、回收率m运行参数,以实时计算膜分离单元的电耗,对于工程的最优化经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家港第三水厂供水规模为20万m3/d,日常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的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基于纳滤膜对于中小分子有机物与钙、镁、硫酸根等盐离子的高效截留能力,该项目创新性地在国内首次采用现状常规工艺+压力罐式微滤+纳滤的净水工艺,对张家港第三饮用水厂深度处理大型工程(设计产水规模为10万t/d)进行升级改造设计。经改造后,预计纳滤系统对于COD以及TOC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消毒副产物的去除率可达到70%~80%,色素类物质的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臭味物质的去除率为50%~70%,整体脱盐率为30%~40%;纳滤系统回收率整体可达到90%。预计压力罐式微滤系统和纳滤系统的能耗分别为0.003,0.197 kW·h/t;在实现高品质供水的同时,可提高水厂应对突发污染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某微污染水源自来水厂的纳滤深度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玉超  陈吕军  兰亚琼  刘锐 《环境科学》2016,37(9):3466-3472
采用一级四段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南方某微污染水源自来水厂的传统净水工艺段出水,考察了纳滤膜工艺对出水水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纳滤对常规水质指标与微量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混凝沉淀池出水中TOC和UV_(254)的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TOC≤0.3 mg·L~(-1),UV254≤0.005 cm~(-1));对卤乙酸、三卤甲烷前体物、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截留率分别在62%、85%、50%和95%左右,使用UMU-SOS测试的出水遗传毒性低于检出限,不同段纳滤膜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与有机氯农药的去除率未呈现明显差异,但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多环芳烃去除效果呈现明显差异,表明纳滤主要依靠物理截留去除水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则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与之相比,水厂目前使用的双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传统净水工艺出水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遗传毒性的去除截留率分别仅为17%、62%、80%左右,显示纳滤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