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环境科学的任务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十分密切,而各环境因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所以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科学。在人类生存的空间内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就是环境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生物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是个生命生生不息的与物质循环不已的再生系统,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充满着多种不同结构和运动状态的物质,其中包含有生命的有机体和无生命的无机物,有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气、光和营养物等基本因素,亦有侵害人体健康的生物和非生物,彼此结合或相互排斥.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一方面产生了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机能,同时人类活动亦不断地作用于环境,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又反转来作用人类.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一个“建筑群——人海”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工环境基调为主体的生态体系。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是人类进化发展、繁荣昌盛的总体标志。因此,城市建设首先应为人的生存环境创造适生、优生条件。人类发祥于大自然,人的生存不能脱离大自然。所以。城市环境必须借助特殊手段使之接近于大自然。所谓城市绿色工程,说到底无非是在城市横向与纵向可能的空间领域,发展生物绿色,拓展绿量空间,尽可能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5.
环境权益由“环境”和“权益”两个词构成,其中环境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中心存在物的存在的总和,即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我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相似文献   

6.
刘雪华 《环境保护》2012,(17):22-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服务区红线划定并将其纳入战略环评体系,有助于重新审视各区域发展规划,重视保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度密集地聚集于一个区域,集约的社会经济活动不断侵占生态空间,对其他生物产生驱逐效应,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提供的人类福祉下降,这使得在城市内部如何合理配置生态资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充足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建议城市周边进行生态系统的自然化再造与保护,对城市已有生态系统近自然化改造,城区绿地多样化生态景观建造,逐渐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介绍了耿马县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分析了存在的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态规律被打乱等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日益严峻,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梁启超将它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天下兴亡",古语新解,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还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存安危更重要的呢!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如今,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1.
《河北环境保护》2009,(3):F0004-F0004
“环保之物种的多样性”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在这个地球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地区对于我国以及东南亚整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由于区域宽广,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化,生态系统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该地区也是世界上生态最敏感、最具特点的地区,其生物与人类活动的空间局限性较大。随着该地区气候变化加剧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保证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一词的普通含意及用途都甚广,生态学的意义,是指研究一定空间内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作用。构成环境的因素通常称为环境因素或环境成分。“作用”的含意,包括发生在环境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和环境因素共同对生物有机体的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生物的存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在生物生活的空间内,存在多种多样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其中有些是生物有机体生存必需的条件,如食物、空气、光、热、水等,而另一些虽非生物  相似文献   

14.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目前生物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改善生物教学现状的几点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并非无限,空气总重量不过地球重量的一亿分之一。生物生存其中的生物圈厚度约21公里,不过地球直径的千分之1.65,也极为有限。同时,保证生命出现及其进化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条件,相互制约,极为严格,这可由地球诞生20亿年才出现生命和太阳系各星体至今尚未发现生命机体的事实得到说明。如果这些物化条件遭到影响或破坏,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生存就要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人类通过各种途径,时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组成本来是平衡的,即,不但元素组成一致,且除少数结构元素外,各元素之间的比例,也大体一致。这一点,已被元素普存法则、元素循环原理,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理论所证实。然而,当今人类疾病繁多,新病例不断出现。这足以说明人类与自然界逐渐失去了平衡。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且往往是综合效应的结果。但根本的因素应该是,(1)自然界地区性物质组成和环境条件的差异,(2)不同地区人类自身偏食、嗜好,习惯,与不同的食物结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之一。某炼油项目配套建设的码头和海底输油管道位于物种资源丰富、珊瑚礁集中的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该炼油项目所在海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在对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珊瑚礁移植等生物保护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宁夏产业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环境容量是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或环境组成要素(如水、空气、土壤及生物等)对污染物质的最大承受量或负荷量,反映在特定环境功能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怀来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河北省怀来县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三方面定量分析了怀来县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①2001年怀来县人均生态赤字0.7245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已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②怀来县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供给以耕地为主,需求以化石燃料用地为主,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③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④万元GDP生态足迹需求的区域对比表明,当前怀来县资源利用效率还较低。  相似文献   

20.
生态需要     
《环境》2000,(1)
生态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生态平衡关系的确立和生态平衡条件的创建的一个需要。生态需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本身是环境发展的产物,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时刻离不开环境的作用。从人类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