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州水库水质与浮游生物动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评价分析流域治理对水质的影响,于200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调查了高州水库(石骨库区)营养状态及浮游生物分布,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从2000年的数据来看,水库营养水平属于寡中营养型;丰水期的营养水平,浮游植物丰度及Chl a含量均高于枯水期,丰水期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优势种,而枯水期主要为蓝藻,浮游动物丰度枯水期远高于丰水期,以桡足类的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无节幼体,桡足幼体以及枝角类的角突网纹Sao(Ceriodaphnia cornuta)和长额象鼻Sao(Bosmina logirostris)为主,与1988年的数据相比,总磷含量大幅度下降(0.021-0.006mgL^-1),尽管总氮含量呈上升趋势(0.405-0.820mgL^-1),但总的营养水平有所下降,浮游生物种类与丰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由蓝藻占绝对优势演变为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则由桡足类和枝角类取代原生动物和轮虫,成为主要的优势种群。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均大幅度下降,说明经过近十年的流域治理,水库水质得到一定的改善。图3表4参19  相似文献   

3.
4.
浮游植物的生长往往受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独特的地理特征也是影响其密度与群落结构变化的要素之一。为探索喀斯特高原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高原水库——阿哈水库为例,于2019年春(4月)、夏(7月)、秋季(10月)对水库各支流及库中心区域进行采样调查,探究了喀斯特水库基础水环境指标的量级、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优势种变化及其密度的时空分布,进一步揭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喀斯特高原水库浮游植物研究以及水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阿哈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在3.95×104-525.35×104cells·L?1,之间,以蓝藻、硅藻、绿藻、隐藻居多,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为主要优势种。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性差异显著(P<0.01),呈夏季>春季>秋季的趋势。由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在春季,浮游植物密度与溶解氧、pH、钙离子浓度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与透明度、氮磷比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然而,浮游植物密度仅与夏季的透明度关系显著(P<0.05),与秋季的所有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由冗余分析(RDA)可知,影响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pH、钙离子浓度和总磷,夏季为透明度、总磷和氮磷比。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可能受低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春季(3月)对江苏近岸海域浮游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结果 表明,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门34属63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共6种;浮游动物10大类21种,以桡足类为主,优势种共7种.环境因子(悬浮物、pH、DO、浊度、水温、活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黄河下游仅存天然湖泊以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枢纽,东平湖生态环境安全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中国北方供水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为明确东平湖秋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9月对全湖28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与检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生态多样性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以及冗余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此次研究共检出浮游植物8 门 73种(属),浮游甲壳动物2 门 10种(属),其中浮游植物主要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主,浮游甲壳动物主要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主.浮游植物中,蓝藻门的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p.)优势度最大(Y=0.205),浮游甲壳动物中则以剑水蚤(Cyclops)优势度最高(Y=0.305).东平湖秋季浮游植物生物密度空间分布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具有较强相关性,高值均分布于湖区东部与东北岸,而湖区中、西部较低.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70、0.75与1.29,其生态多样性污染评价结果分别为清洁水平、轻污染水平与中污染水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TN为影响东平湖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DO为影响东平湖浮游甲壳动物生长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典型中小型水库营养状态与蓝藻种群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启明  侯伟  顾继光  彭亮  雷腊梅 《生态环境》2010,19(10):2461-2467
中小型水库是广州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这类水库的富营养化特征以及蓝藻种群的动态,于2010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对广州市6座典型的中小型水库进行了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梅州水库、芙蓉嶂水库为贫-中营养型,三坑水库、百花林水库、和龙水库为中-富营养型,洪秀全水库为富营养型,水库营养状态指数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在同一座水库中,水力滞留时间越长,营养状态指数越高;在不同水库之间,营养状态指数与集雨区内人类活动影响有关。6座水库蓝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受水温和水体稳定性的影响,枯水期蓝藻生物量在0.14~171.8μg.L-1之间,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0.1%~10.0%;丰水期蓝藻生物量在0.013~32.8 mg.L-1之间,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6.5%~97.0%。不同营养状态的水库之间蓝藻的生物量和种类差异明显,受营养盐和水力滞留时间的影响,梅州水库、芙蓉嶂水库蓝藻生物量在0.1~16μg.L-1之间,主要种类为泽丝藻(Limnothrix redekei)、卷曲鱼腥藻(Anabaena pertuthate)、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粘球藻(Gloeocapsa sp.);三坑水库、百花林水库、和龙水库蓝藻生物量在0.057~32.8 mg.L-1之间,主要优势种为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泽丝藻、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洪秀全水库蓝藻生物量在0.107~2.637 mg.L-1之间,主要优势种为阿氏颤藻(Oscillatoria agardhii)、水华微囊藻、卷曲鱼腥藻。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了解松阴溪松阳段浮游生物种类、密度、生物量等群落特征,于2020年夏季在松阴溪松阳段布设7个采样点,对浮游生物样品进行采集与分析,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调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4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其次为硅藻门;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为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市不同行业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污染状况,在该市范围内选取橡胶制造业、塑料制品制造、涂料制造、印刷、造纸和纸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1个典型行业共26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进、出口废水中15种PAEs的污染水平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除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P)外,其余13种PAEs在进、出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介于3.85%~100%之间;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最主要的PAEs类污染物,合计占PAEs总含量(∑PAEs)的80%以上。进水中∑PAEs浓度的最大值在电子设备制造业(30 763 ng·L-1)检出,出水中浓度最大值则在纺织业中检出(14 215 ng·L-1)。比较进出水中PAEs的污染特征发现,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对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和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于DMP、DIBP和DEHP的去除效率相对较低。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经流域水体稀释后,出水中PAEs的风险商值均<0.3,生态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然而,考虑到流域较高的本底值和其他PAEs污染源,工业废水中PAEs的污染防控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广州市空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主成分与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家芬  张凌  莫测辉  冯建军 《生态环境》2006,15(5):1018-1023
用主成分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广州市近4a(2001—2004年)的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按夏半年、冬半年和全年3个时间尺度分别进行。结果表明:污染物数据所得到的主成分分别代表机动车污染源(汽油燃烧和扬尘)和工业污染源(工业燃煤和燃油),气象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空气的温度、湿度及对流速度对空气污染作用明显,而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气温高低和空气干湿程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污染物与气象要素两组数据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污染物与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温度和风速对气态污染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闪  曹星星  吴攀  杨诗笛  张涛  廖路 《环境化学》2022,41(6):2121-2132
为了解酸性矿山废水排水处沿流域至水库底层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沿程变化,探索其环境影响因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2019年9月采集受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影响的12个水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入库流域水样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从表层至底层细菌多样性不断升高.在门水平上受AMD影响的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21%—12.96%)、厚壁菌门(Firmicutes,0.15%—14.48%)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06%—4.64%)构成。其中,变形菌门中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2.42%—61.99%)、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1.29%—63.53%)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6.41%—63.09%)为优势菌类.从不同空间位置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来看,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在受AMD影响流域上游至水库底层水样中均占较大比例,为2.13%—57.8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3.86%—12.29%)、铁细菌属(Ferrovum,0.97%—13.21%)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0.01%—5.02%)是上游水样中的优势菌属,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0—5.94%)、盖氏铁柄杆菌属(Gallionella,1.45%—11.91%)和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0—5.34%)是中游占比较大的菌属,红细菌属(Rhodobacter,12.73%—57.52%)是下游水样和水库水样中的优势细菌.造成AMD影响下不同位点处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环境因子各不相同,入库流域水体细菌群落主要受${rm{NH}}_4^+ $-N、总磷(TP)和${rm{SO}}_4^{2-}$影响,Mg2+和As3+也与入库流域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水库水体中细菌群落主要受水温(T)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酸性矿山废水微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周边中小型水库的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丰水期)和2010年3月(枯水期)调查了4座典型中小型水库--横岗水库、水濂山水库、契爷石水库和东风水库,分析了水库的富营养化与蓝藻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及微囊藻毒素水平.丰水期总磷浓度为0.05~0.083 mgL-1,枯水期为0.026~0.082 m...  相似文献   

14.
南方某水库水体中抗生素生态与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中大量残留的抗生素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本研究采用风险商值法(RQ)评价了林肯霉素、红霉素(脱水)、罗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磺胺二甲嘧啶、头孢呋辛、头孢氨苄、甲硝唑、阿莫西林和氯霉素10种抗生素对南方某水库水体产生的生态风险,并对10种抗生素进行了化学非致癌物风险评价。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中共检出8种抗生素,残留量在1.2~130.0 ng·L~(-1)之间。红霉素(脱水)、林肯霉素、磺胺甲噁唑这3种抗生素在丰水期、枯水期的所有采样点均有检出,磺胺二甲嘧啶和头孢呋辛在枯水期的检出率也为100%,而氯霉素和阿莫西林在7个样点均未检出。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个别样点外,该水库抗生素残留的整体风险不高。丰水期和枯水期A河水体中磺胺甲噁唑的生态风险商大于1,A河(丰水期和枯水期)、B河(丰水期)和库中3号样点(枯水期)的联合毒性风险商大于1,表明这3个样点的抗生素残留对生态环境存在较严重的威胁,其余采样点抗生素的联合毒性风险商处于0.1到1之间,需长期观测其抗生素的环境动态,以避免高风险危害的发生。该水库10种抗生素残留引起的非致癌物风险数量级在10~(-1)5到10~(-1)2之间,说明该水库中10种抗生素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很低,远低于可接受风险水平,甚至远低于可忽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5.
辛晓东  刘红  孙韶华  刘娜  高珂  张苏玲  贾瑞宝 《环境化学》2023,42(12):4327-4337
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PFAA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富集性、潜在毒性等特点,其在水中的污染问题受到了全球各国普遍重视. 为探明黄河下游地区各地引黄水库水中全氟烷基酸的污染特征,先后于2021年丰水期和枯水期收集了十九座黄河下游地区山东段引黄水库的表层水,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了表层水中17种全氟羧酸和全氟磺酸的浓度,分析了全氟烷基酸的种类、含量及时空变化特征,开展了全氟烷基酸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并采用熵值法对典型全氟烷基酸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 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十九座引黄水库表层水中可检出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辛烷磺酸、全氟己酸、全氟己烷磺酸和全氟庚酸,总质量浓度范围为1—55.7 ng·L−1;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流域内所调研的引黄水库表层水体中全氟辛酸等典型全氟烷基酸的风险熵值远低于1,污染水平尚未达到对生态环境造成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环境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所调查地区的环境现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保素质和环保行为,能够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文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宁波市公众在地区环境问题、公民环境责任、环保支付意愿、绿色消费和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国家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为评估广州市地表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采集了珠江广州段干流及其主要支流14个点位枯水期和丰水期地表水样品,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HPLC-MS/MS)对54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基于风险商(RQ)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两季地表水中共检出18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浓度范围为0~8 789 ng·L-1,检出浓度最高为双酚A(BPA)和强的松(prednisone),且在所有点位中均检出最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出率和浓度呈现下游高于上游、支流高于干流,以及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的趋势。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珠江干流点位的生态风险为低风险,但石井和猎德等纳污支流中,壬基酚(4-NP)和双酚S (BPS)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存在中、高风险,且丰水期的生态风险水平高于枯水期。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新污染物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概念、类型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区是受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和加速侵蚀的区域,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给我国矿山环境管理与恢复治理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亟待辨识与查明导致矿区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土地退化概念、类型和成因,进一步界定了矿区范围,阐明了矿区土地退化的内涵,分析了导致矿区土地退化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自然侵蚀等驱动因素的研究进展.基于此,将矿区土地退化划分为生态破坏导致的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导致的土地退化和自然侵蚀导致的土地退化3大类型,提出了一套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的对象、内容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一套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的评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典型再生水农用区的地下水评估,评价结果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该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的环境状况及其污染来源和污染程度.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全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