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25%的采样点Cu浓度超出了《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的第一类标准限值,其余6种重金属的浓度均未超过GB 18668—2002的第一类标准限值。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Cu、Zn、Cr、Cd、Pb、As表现出同源性。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Hg为首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辽河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污染程度,对大辽河上游来水以及主要排污口的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主要重金属(Cr、Co、Cd、Mn、Zn、Ni、Cu、Pb、As)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评价法对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上游来水中Cr、Cd、Zn、Cu、As、Pb元素浓度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太子河中Cr、Co、Ni、Cu、Zn、Cd、Pb元素浓度较高,海城河Mn、As元素浓度较高;主要排污口水体中Cr、Cu、As、Cd、Pb元素浓度均低于GB 3838—2002的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其中纱厂潮沟、港监潮沟排污口水体重金属浓度较高。大辽河沉积物重金属浓度表现出自上游向下游递减的特征,西潮沟、港监潮沟排污口沉积物重金属浓度高于其他排污口。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大辽河水质情况较好,太子河存在较高的潜在污染风险;而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表明,大辽河主要汇入河流和主要污染源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多为清洁,只有西潮沟排污口沉积物中As处于轻度污染,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对江门市近岸海域水质、表层沉积物、浮游动植物和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水质调查结果表明:除COD、BOD5、SS、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铅、铜和镍外,其他项目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第二类标准;其中,COD、SS、DIN和DIP超出GB 3097—1997第四类标准。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显示,近期江门市近岸海域总体呈重度富营养状态,部分海域甚至呈严重富营养状态,有机污染严重。表层沉积物调查结果表明,依据《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第一类标准,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铜和有机质超标严重,超标率达100.0%;表层沉积物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浮游植物共有55种,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共有42种,优势种仅有夜光虫(Noctiluca);底栖生物有16种,绝对优势种为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研究发现,调查海域在春季存在甲藻赤潮和夜光虫赤潮暴发的风险。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丰度与铬呈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锌呈显著正相关,与铜接近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引江济太"河段(长江—望虞河—贡湖段)孔隙水、上覆水、悬浮颗粒物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法推测了"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江济太"河段的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的重金属污染较轻,6种重金属(Cd、Pb、Zn、Cu、Cr和As)平均值大多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且低于美国优先污染物国家推荐水质基准持续浓度。悬浮颗粒物及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是Cd,其中Cd平均值分别为2.20、1.78μg/g,为中国水系沉积物平均值的16、13倍,且达到加拿大淡水沉积物保护准则最初影响水平的3倍左右。标准化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太湖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引江济太"河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可能经过再悬浮过程进入水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采集阳宗海湖滨湿地水样并测定水样中富营养化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对不同湖滨湿地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P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095mg/L,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0.05mg/L)的1.9倍;COD总平均质量浓度为19.59mg/L,未超过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20mg/L);阳宗海湖滨湿地As污染最为严重,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112mg/L,超过了GB 3838—2002Ⅴ类水标准(0.10mg/L),Zn、Cu、Cr未超过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Cd、Mn、Ni、Pb、Co未检出;4个湖滨湿地区域富营养化指标的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均为良好,空间上表现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重金属指标的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东部和北部中度污染水平,南部和西部重度污染水平,空间上表现为南部西部东部北部。  相似文献   

6.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样分析了内蒙古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Cd、Hg和A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河套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为参照,采用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As和Pb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以2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顺序相近,Hg和As为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同时表明,以河套地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7.
柳叶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状况对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对该区域内31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平均值均高于洞庭湖水系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Cd可能存在污染风险。(2)Cd、Cr、Pb、Cu、Zn、Ni来源相似,Mn有单独的来源,As有多个来源。(2)表层沉积物中As、Cr、Cu、Zn、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d和Mn主要是以弱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Pb主要以可还原态为主。(3)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57.0,属于中等风险,其他7种重金属均属于轻微风险。8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00.8,属于轻微风险。(4)成人、儿童的致癌、非致癌总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且儿童的致癌、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均高于成人。As的致癌风险指数大于Cd; Zn的非致癌风险指数最低,而Cr最高。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对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调查结果,对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除7月的Cu、Cr平均含量略低于12月外,其他重金属(Cd、Zn、Pb、As)平均含量7月均高于12月。在表层沉积物中Cd的污染程度最高,7月平均污染指数达1.68。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表明,Cd的Eir大于其他重金属的Eir,其他重金属的Eir均小于轻微危害程度的划分标准,表明对胶州湾东岸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主要是Cd,从多个重金属的RI均值看,均小于15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9.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营养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营养元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重金属元素进行聚类分析。营养元素与重金属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重金属元素Cu、Cr、Pb和Cd相互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有机质与As和Hg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氮与Hg呈极显著相关,与As呈显著相关,而与Pb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d呈显著负相关;总磷与As呈显著负相关。重金属元素间的R-型聚类分析结果将本论文研究的9种金属元素分为3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营养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到4个因子,并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各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闽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闽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在沙溪、富屯溪、建溪和闽江中下游采集了39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对其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沙溪、富屯溪、建溪和闽江中下游的Pb、Zn、Cr、Ni和Co的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Ⅱ类标准,但略高于福建土壤环境背景值(富屯溪的Cr平均值和闽江中下游的Co平均值除外),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各个重金属元素的Igeo级别在多数采样点为0或1,闽江流域的污染风险整体较小,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点的分布。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未出现从上游至下游递增的规律,河流本身对点源污染物有一定的稀释和自净作用。Pb和Zn,Cr、Ni和Co相关关系显著,Pb和Zn主要受城镇建设、交通、生活、工业以及河流动力的影响,采沙场对Zn的影响较大,Cr、Ni和Co的含量同时还与农村生活垃圾、农副产品生产和水电站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1.
金矿开采导致严重的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金矿开采区河道32个采样点的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水样的溶解态及颗粒态重金属(As、Pb、Cd、Cr、Cu、Zn)组成;通过分步化学提取法研究了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形态组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体中Cu、Zn、As主要以溶解态存在,Pb、Cr、Cd以颗粒态为主。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主要受点源污染排放影响。沉积物中,Cd浓度较低;As、Zn主要以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Pb、Cr、Cu以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结合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Cd和Cu为主要的风险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长荡湖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采集长荡湖入湖河流、湖泊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和Hg)含量,采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对湖泊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评估长荡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风险等级。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有7种超出江苏省土壤环境本底值,秋季长荡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Cr、Cd、Zn和Ni的分配系数较高,现阶段不易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但由于Cd多为可交换态且在沉积物中含量较大,因此仍具有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的潜力;Cu、As和Hg的分配系数较低,具有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的潜力。Hg、Cd、As和Cu污染来源中农业生产占比最高,Pb和Zn交通污染占比最高,Ni自然来源占比最高,Cr工业活动占比最高。长荡湖春季和夏季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更高,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代表鸭绿江口湿地不同区域的34个研究点位的调查数据,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沉积物-上覆水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再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鸭绿江口湿地表层沉积物质量处于较清洁水平,而上覆水水体质量属于轻污染水平,总体表现为自鸭绿江河口到大洋河口污染强度逐渐降低的趋势。鸭绿江口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较低,属于低污染水平,Cd和Cu是潜在生态危害较大的因子。鸭绿江主河道和西水道部分区域表层沉积物污染较为明显,Cu、Pb是鸭绿江口湿地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4.
某矿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湘南某矿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矿区东河流域附近重金属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地下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该矿区东河流域附近的主要污染源有18个,其中有色金属选厂、尾矿库、采矿场和冶炼厂是排放重金属较多的污染源;(2)20个采样点中土壤重金属Pb、Cd、Zn、As和Hg大部分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综合污染指数P综〉1,该矿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和Hg,且土壤中Cd、Zn和As的含量两两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3)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不明显,该矿区附近20个采样点的地下水并未受到污染,综合污染指数P综〈1。20个采样点地下水Pb、Cd、Zn、As、Hg浓度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中的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15.
收集了研究区内2008年的历史数据和2018年采集的最新数据,共计278个样品,分析测试了土壤环境污染常提及的Cd、Hg、As、Pb、Cr、Cu、Ni、Zn共8类重金属元素,利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法评价研究区内西河和耒水2条河流周边的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结合反距离空间插值法以及空间几何分析,直观地展示出研究区2008—2018年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采集的2期数据中除Cr外,Cd、Hg、As、Pb、Cu、Ni、Zn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均存在点位超标的情况,说明该研究区中整体存在重金属污染;通过单因子指数评价可知,2期数据单因子指数平均值排前2位的均为Cd和Pb,Cr平均值最小,研究区内2期数据Cr超过98%点位均属于优先保护类点位,Cd、As、Pb均存在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管制值的点位;污染增强区主要分布于采矿及冶炼企业密度较大的西河中上游、耒水上游和耒水下游3个区。为防止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进一步增强,建议对3个高值区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的Pb、Cr、Cd、As、Hg污染现状进行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水体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Pb、Cr、Cd平均值分别为0.120、0.290、0.040mg/L,As、Hg平均值分别为2.63、0.16μg/L。Pb、Cr、Cd分别有54.2%、83.3%、70.8%的采样点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说明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Pb、Cr、Cd的污染较严重。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b、Cr来自工业源,Cd主要来自工业源和农业源,As主要来自农业源和自然源,Hg则主要来自自然源。根据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50%的采样点属于中度污染,50%的采样点属于重度污染,盐城滨海地区地表水体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稳定化试剂CTS-AC01试剂对广西河池某砒霜厂遗址As、Cd、Pb、Zn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研究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1)CTS-AC01试剂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特征浸出程序(TCLP)浸出液浓度,使As、Cd、Pb、Zn的稳定效率分别达到87.7%、93.7%、90.9%、99.5%;(2)经过20次模拟淋溶,淋溶液中As、Cd、Pb、Z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99、0、0、0.017mg/L,除As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水质标准外,其他3种重金属均已达标;(3)通过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发现,稳定化主要是将可交换态和氧化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化,但20次模拟淋溶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不大,更长期的淋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老王寨金矿者东江上游河段为例,通过采集表层沉积物和分层沉积物,测定了As、Hg、Cu、Pb、Zn 5种重金属浓度,研究了重金属的水平分布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揭示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于海南岛海岸带7个典型潟湖采集9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的磁性参数、粒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考察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与磁性参数的相关性并构建磁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导,磁晶粒度以较粗的假单畴和多畴颗粒为主;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7个潟湖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博鳌港清澜湾新村湾小海湾黎安湾东寨港洋浦湾;重金属元素与沉积物磁性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Cu、Cr、As、Zn、Pb含量与相关磁性参数建立的二元回归线性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0.73≤r≤0.92),表明可以利用磁性参数追踪和指示海南岛海岸带潟湖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柱状淋滤实验模拟降水,研究柴河铅锌尾矿中重金属铅(Pb)、锌(Zn)、镉(Cd)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无覆土层的尾矿柱(柱1)与含50cm覆土层的尾矿柱(柱2)淋滤液pH均在30d分别出现最低值5.86和6.67;在180d分别出现最高值7.85和7.89。柱1淋滤液中Pb、Zn、Cd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0.053 0、5.980 0、0.009 4mg/L,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规定的限值。柱2淋滤液中Pb、Cd最高浓度符合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Zn最高浓度超过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规定的限值。随着淋滤时间延长,柱2淋滤液中Pb、Zn、Cd浓度均低于柱1,说明表层覆土措施可减少尾矿中重金属淋失。经过柱状淋滤实验,柱2中40cm处Pb、Zn、Cd全量相比原覆土分别增加17.47%、23.37%、26.09%,表明下部尾矿层中的重金属可向上部覆土层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