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Fenton—水解—活性污泥—生物碳滤处理化工码头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Fenton—水解—活性污泥—生物碳滤组合工艺处理化工码头废水 ,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废水处理设施经验收监测已运行一年 ,除很偶然的化工废水事故排放 ,Fenten氧化不能全部处理外 ,其他效果较好 ,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级决策(SD)软件,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网络分析法(ANP)整合模型应用于上海市宝山区产业规划方案的环评和方案筛选中.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下各DPSIR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方案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排序,同时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深入考察,识别出规划中的敏感性因素,为规划方案的筛选及规划的...  相似文献   

3.
自从Magee和Barnes发现二甲基亚硝胺能使动物发生肝癌,20多年来,很多科学家对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机理,化学结构,致癌作用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在已发现的N-亚硝基化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水中硝基苯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酸化—还原—氧化法处理硝基苯,由于经过生物酸化预处理而使硝基苯还原成较易生物降解的苯胺,从而在进一步的生物氧化处理中去除。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一种氟苯再生酸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对某生产氟苯及其系列产品的化工厂排出的废酸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氧化过滤—冷却结晶—吸附—减压浓缩的净化工艺,并且在吸附阶段,通过自制改性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来对氧化、结晶的酸液进行吸附,COD去除率高达96.8%。同时确定了氧化过滤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废酸/氧化剂为4∶1,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20 min,吸附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剂的投加比为10 g·L~(-1),吸附时间为12 h,吸附温度为30℃。结果表明,COD去除率高达99.4%,净化后废酸的硫酸含量达到82.4%。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丙酮—H_2O_2—ClO~-新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其发光强度与一定范围内的ClO~-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依据这一原理,建立了次氯酸根(ClO~-)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8)克/毫升,线性范围为5.0×10~(-6)~3.0×10~(-6)克/毫升,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对含1.1毫克/升ClO~-的水溶液连续进行10次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4.3%。  相似文献   

7.
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洗毛废水。混凝沉淀-气浮在进水COD14500mg/L,处理水量2000m^3/d,COD去除率90%;HRT 32h生化处理时,出水COD为187mg/l,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洗毛行业)。  相似文献   

8.
IFAT CHINA暨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将于2008年9月23~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IFAT CHINA为全球水、废水、废弃物和大气处理以及可再生能源企业开拓和发展中国及其邻国市场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届时,中国将有机会全面了解垃圾处理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物化—厌氧—好氧法处理食品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中型食品厂采用物化-厌氧-好氧技术处理其废水,给出了工艺流程及设备,构筑物设计参数,该工程出水达标,治理费用较低,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甲村乡上李家村地处浙江鄞东平原,两面环水,全村178户,共有耕田34(?)亩。早在1986年就建有10万只鸡的养鸡场和出栏率为3000头的养猪场,单此一项在1988年就获利13万元。随着养猪、养鸡及其他一些畜牧场的不断扩大,大量粪便外溢,严重污染了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李家村兴建了大型管道沼气工程,在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帮助下,实现了粪便——沼气——沼渣——饲料(肥料)良性循环,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整套沼气工程由两只150立方米的厌氧塔、均质池、斜板沉淀池、过滤池、脱塔及储气柜组成。投入运行以来,每立方米沼气池每天可产沼气一立方米,年产气量可达10万立方米,供应了250户居民的生活用气。  相似文献   

11.
在研制废弃电路板破碎—风选—高压静电分选生产线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生产线工业化规模应用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项目产值利润率和投资利润率分别达到24.65%、63.08%,生产线项目投资2.52年后可全部收回,内部收益率为43.00%.当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10.42%时,即可盈利.销售收入为最敏感因素,当其...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一种再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了相关再生水标准中涉及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20~1 000μg/L时,两类物质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是0.060、0.002μg/L,DBP、DEHP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7.4%、5.1%~6.1%。利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预处理,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89.6%。检测了北京市4座再生水厂出水中DBP和DEHP含量,其中,DBP在1.74~5.59μg/L,低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规定的限值(不超过0.1mg/L),但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规定的限值(不超过3μg/L);DEHP在0.42~4.93μg/L,满足GB/T 19772—2005要求(不超过8μg/L)。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分散式小型屠宰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问题,开展了物化单元(混凝沉淀)、生化单元(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屠宰废水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沉淀实验中,聚合氯化铝(PAC)最佳投加量为60mg/L、最佳pH范围为6.5~8.5;UASB工艺中,最佳进水上升流速为0.12m/h;MBR工艺中,最佳C/N(质量比)为5∶1~7∶1,DO在0.92~1.24mg/L时,对TN有较好处理效果,DO在1.24~1.68mg/L时,对COD及氨氮有较好处理效果。混凝沉淀—UASB—MBR耦合工艺连续运行的28d中,生化单元COD、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78%、89.17%、92.46%,出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4.
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举世瞩目的两个大问题。除少数石油输出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受到石油困匮的压力,纷纷不断采取新的对策。所谓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节约现在使用的能源,二是开发新的能源。节约能源开支,已成为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解决能源危机的  相似文献   

15.
1.范围和应用 1.1 本法包括酚及其某些取代酚的测定,用于下列物质: 1.2 本法为一气相色谱法(GC),适用工业和城市污水中上述物质的测定。当用于分析不明样品中前述任一或全部物质时,至少需一附加的定性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确证。方法中的衍、净化及ECD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可以确证FID测定的结果;使用本法得到的萃取液,方法625提供的气相色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铁炭微电解—好氧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解酸化-铁炭微电解-好氧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COD为3 000~4 000 mg/L、BOD5为750~1 000 mg/L、色度为500~600倍、NH3-N为30~40 mg/L、SS为200~300 mg/L、pH为6~10的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的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凝沉淀-树脂吸附-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筛选了该工艺各工段最佳的运行方式和参数.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98.1%.将吸附出水或氧化出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纳滤出水合并排放.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一级排放标准.树脂脱附效果好,脱附液体积为膜滤浓缩液的1/10,实现了膜滤浓缩液减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酿酒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两级常温厌氧-好氧-固定化微生物组合工艺对酿酒废水进行中试研究,重点考察了各级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且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状态下,一级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对有机物去除率可达到70%~90%,处理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二级EGSB反应器可以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氧化物;三级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到70%,氨氮去除率维持在50%;包埋硝化菌流化床反应器最终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15 mg/L.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state compacts and legal and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which are applicable thereto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compacts as an effective legal mechanism for joint action on an interstate basis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It suggests there is no inherent reason why, presupposing fundamental agreements as to the basic policy to be served by the compacting states, an effective compact cannot be concluded.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various criticisms that have been leveled against interstate compacts and some of the pitfalls now existing in interstate compacts in the field of water pollution. The discussion mentions certain caveats to be considered in drafting effective compacts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The compact mechanism does not possess inherent infirmities which preclude its effective use in the field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but whatever infirmities may exist are traceable to underlying factors of an essentially nonlegal natur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