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冬季PM2.5与PM10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6%、1.2%;PM2.5中OC、EC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5,表明OC、EC的来源相对简单,可能主要反应了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贡献.OC/EC的平均值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3.9、4.9.次生有机碳(SOC)在PM2.55和PM10中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9、23.4/μg/m3,分别占OC的48.5%(质量分数,下同)、49.8%,OC/EC较高可能主要与直接排放源有关;PM2.5中的OC1与OC2的比例明显高于PM10,而聚合碳(OPC)的比例又低于PM10,同时PM2.5与PM10中的EC1含量均较高,表明天津冬季燃煤取暖和机动车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广州典型灰霾期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小流量Partisol model 2000采样器每2 h采集广州典型灰霾期(2006年1月7~20日)PMlo样品,并用美国Sunset Laboratory Inc.的碳分析仪分析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结果显示,灰霾期PM10、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严重,最高浓度日均值(1月13日)分别为最低浓度日均值(1月20日)的10.1、7.6、3.0倍;大气污染存在一个明显的逐日上升和下降过程,上升期间PM10、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日均增长率分别为(127±24)%、(125±16)%和(116±17)%.下降期间日均增长率分别为(-143±25)%、(-135±13)%和(-118±11)%.计算表明,二次有机碳污染严重,并随着灰霾污染的持续,占总有机碳比例增加.气团轨迹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污染对广州地区灰霾污染过程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的成本,比较了以碳毡和碳布作为阴极材料,在阴极利用功能微生物作为催化剂时电池的产电性能。结果表明,两电池启动时间基本相同,20 d左右达到稳定,但稳定期碳布作阴极的电池电压比碳毡作阴极的电池电压高出了60 mV左右。碳毡和碳布作阴极时,电池在10 d和20 d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由10.24和11.14 mW/m2提升到了18.18和30.15 mW/m2,相应内阻则分别由1 000和600Ω降到了250和200Ω。循环伏安法(CV)显示两材料单独做电极时氧化还原情况相似,扫描电镜(SEM)观察到两者不同表面特性导致碳毡对污泥附着强于碳布,进而使氧气传递受到限制,产电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污水处理领域同步除碳脱臭研究一直是个难题,本实验开发了一种新型同步除碳脱臭一体式A/O反应器,研究了该一体式A/O反应器处理不同碳硫比有机废水时的同步除碳脱臭功能。结果表明,碳硫比为30∶1时,即进水SO24-浓度为133 mg/L,该反应器总COD去除率可达到95%。在进水SO24-浓度不大于400 mg/L时,中间产物臭气硫化氢气可以完全去除,实现了同步除碳脱臭的功能,减少了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大量臭气的排放。微生物学角度分析,表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硫细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宁市道路扬尘PM2.5和PM10中碳组分的特征及其来源,于2019年5月使用样方法采集西宁市78条铺装道路,通过NK-ZXF再悬浮仪器将样品悬浮到滤膜上,并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分。结果表明:PM2.5中ω(TC)为8.49%(环线)~10.38%(支路),ω(OC)为7.68%(环线)~9.36%(支路),ω(EC)为0.74%(国道)~1.02%(支路);PM10中ω(TC)为8.38%(环线)~10.78%(支路),ω(OC)为7.30%(环线)~9.76%(支路),ω(EC)为0.59%(高速)~1.09%(环线)。各类型道路中ω(OC)均明显大于ω(EC),ω(EC)在不同道路类型中差异不大。OC在PM10中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在PM2.5中的值,表明OC更容易富集到粒径大的颗粒物上。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估算道路扬尘PM2.5和PM10中SOC含量,得出SOC分...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节日活动,节日大气污染与平时相比有独特性,了解其污染特征对指导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用Staplex公司分粒径的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上海嘉定区2009—2010年节日(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及相应临近非节日(以下简称非节日)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颗粒物中主要化学组分的节日特征。在所研究的4个节日中,春节由于受到大量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节日效应最为严重,且其影响主要在细粒径段(3.00μm)。春节细粒径段颗粒物质量浓度、有机碳和元素碳质量浓度分别为99.2、30.2、9.5μg/m3,与非节日的比值分别为1.5、2.6、3.4;而影响最严重的离子是K+和Mg2+,其与非节日的比值分别为29.0和23.7。总体而言,春节颗粒物浓度最高和化学组分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碳质气溶胶组分(碳组分)表征方法,于2021年1-12月,在浙江省11个地市同期开展环境空气PM2.5样品采集和分析工作,比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协议和保护能见度多部门监测计划(IMPROVE)的代替协议(IMPROVE-A协议)测定样品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无氧阶段最高温度设置为870℃的NIOSH(NIOSH870)协议由于在氦气气氛下的解析温度高,测得PM2.5样品中有机碳(OC)组分占比较IMPROVE-A协议大;对于IMPROVE-A协议而言,热光反射法校正的元素碳(EC)比热光透射法校正的结果大,在污染越严重、负载量越大的滤膜上,光学校正带来的差异越明显。通过开展浙江省部分地区的PM2.5碳组分污染特征研究,发现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山西省4座典型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碳组分特征,分析了不同装煤方式和炭化室高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TSP质量浓度为711.95~2 938.41μg/m3,其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9.45~595.90、285.38~806.71μg/m3,总碳占TSP的质量分数为44.81%~67.45%;捣固焦炉周边的TSP及其碳组分浓度高于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越高的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TSP及其碳组分浓度越低。(2)4座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OC和EC质量比为0.66~1.04,说明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碳组分以一次污染为主。(3)4座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碳组分的分歧系数为0.092~0.490,均小于0.5,总体来说装煤方式和炭化室高度都对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碳组分的分布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装煤方式和炭化室高度都不同的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碳组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有机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物化预处理和SBR生化工艺对十三碳二元酸发酵废水中高浓度有机物的降解特征及高2硫酸钠对微生物的有害抑制作用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物化预处理与SBR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地处理该类废水。经驯化的耐盐微菌胶力和裂口虫为主,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92%以上,BOD5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对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工艺过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印染废水的治理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多孔碳表面自养硝化生物膜的培养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值7.5~7.8、温度28℃、DO≥3mg/L的条件下,分别以NaNO2和K2HPO4为氮源和磷源,按N:P=50:1的比例混合,对自养硝化菌进行液相培养并在一种新型材料多孔碳的表面挂膜,进而对其特征、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了稳定的自养硝化生物膜;当NO2^-浓度为206.82mg/L时,生物膜的稳定硝化速率可达260mg/L·d;经鉴定,硝化速率最高的N-20菌株属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 sp.)。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合成碳修饰的铁基催化剂,并利用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对催化剂进行碳修饰可以大幅提高类Fenton反应的催化活性,反应60 min对MBR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超过91%,且经过6次循环降解性能几乎保持不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反应后催化剂中高活性Fe2+占比并未减少。循环伏安曲线表明,通过水热法进行碳修饰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电子传输效率并促进Fe2+/Fe3+循环。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表明,·OH和·O-2均是该体系中的活性氧物种。  相似文献   

13.
陆域生态系统碳库(以下简称陆域碳库)是地球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储量的持续增加,对于以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自然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浙江省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模型)Carbon模块构建浙江省陆域碳库碳储量核算方法,测算了浙江省2000—2020年的碳储量演变情况,识别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浙江省陆域碳库碳储量增长了11.1%,森林碳库碳储量提升对其增长贡献最大;最后,从碳库类型管控、碳库提质和碳库增汇激励3个角度出发,结合国土空间保护修复与用途管制工作,提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国际社会纷纷做出碳减排相关承诺,设立碳中和目标.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立或修订气候变化法律,将碳中和目标明确为硬约束.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任务艰巨,通过梳理典型国家和地区碳中和相关立法,分析国际碳中和立法的要点,针对国内现状需求,提出适合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孔碳表面自养硝化生物膜的培养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值7.5~7.8、温度28℃、DO≥3mg/L的条件下,分别以NaNO2和K2HPO4为氮源和磷源,按N∶P=50∶1的比例混合,对自养硝化菌进行液相培养并在一种新型材料多孔碳的表面挂膜,进而对其特征、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了稳定的自养硝化生物膜;当NO-2浓度为206.82mg/L时,生物膜的稳定硝化速率可达260mg/L·d;经鉴定,硝化速率最高的N20菌株属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sp.)。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下游湖泊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对长江下游的太湖、巢湖和龙感湖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太湖水体中DOC的平均浓度最高.巢湖次之,龙感湖最低;秋季水体中的DOC浓度较冬季高;藻型湖泊水体中DOC浓度较草型湖泊高;下午水体中DOC的浓度较上午高。水体中DOC浓度的垂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从周年来看.DOC的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原位热处理技术可以在低地下扰动的前提下实现污染场地快速高效的修复,已成为高浓度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的热门技术之一。然而,传统原位热处理技术存在能耗和碳排放较高的弊端,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亟需开展原位热处理技术的优化研究以降低其能效比。通过国内外实验研究与工程案例的整理分析,识别原位热处理活动中的碳排放和能耗的关键工艺环节,进而提出该技术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梳理原位热处理工艺中应用再生能源和技术优化的研究进展,展望“双碳”目标下该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已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优化有望实现原位热修复工艺的大幅减排。  相似文献   

18.
活性污泥热碱水解释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热碱条件(T为60℃,pH为11),分别对自养型、异养型和富集进水碳源后的活性污泥(富碳污泥)进行了水解释碳研究。结果表明,自养型、异养型和富碳污泥的水解释碳过程都能在运行24 h后趋于稳定,释碳量分别为811、933和781 mg SCOD/g VSS,且对碱的消耗分别为130.2、122.1和151.1 m...  相似文献   

19.
生物碳施加到土壤中可能会影响污染物的环境归趋,而吸附作用是其关键控制因素,为此,本研究考察了400、500和600℃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碳(分别记作CS400、CS500和CS600)和土壤性质对乙草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和土壤对乙草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9).随着生物碳热解温度的升高(从CS400到CS600),生物碳吸附乙草胺的非线性指数n值减小且logKOC值增大,说明吸附非线性程度和吸附能力增强,这是因为生物碳炭化程度增强(H/C原子比减小),疏水性增强(O/C原子比减小)和比表面积增大而有利于对乙草胺的吸附,吸附机制以表面吸附为主(比如疏水作用、π-ρ EDA作用和孔填充作用).然而,土壤吸附乙草胺的n值(0.95)接近1.0,说明该吸附作用几乎是线性吸附,以分配作用机制为主.3种生物碳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都高于土壤,特别是CS600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logKoc)比土壤及文献报道的土壤和沉积物高一个数量及以上,说明生物碳可能会有效保留土壤中的乙草胺而降低其迁移性.  相似文献   

20.
BAF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以BAF取代A2N工艺中的接触氧化,在BAF进水前发生有机物和氨氮的分离(碳氮分离),实验研究了碳氮分离对BAF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分离使硝化段延长1.0 m左右,平均提高NH4-N去除量6 mg/L左右;碳氮分离可将BAF柱反冲洗周期延长至7~8d,降低反冲洗用水用气量1/3左右,反冲后30min内即可迅速恢复硝化能力;碳氮分离使BAF柱内硝化菌占据优势,进水端0.3m处,硝化菌比例达到70%,而无碳氮分离情况下,硝化菌比例仅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