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有关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指出了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比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风险评价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有关基本概念以及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指出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86-189
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举例说明环境风险评价在环境管理中预防突发事故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食用重金属污染土壤所产水稻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选取江苏省某市16个乡镇393组水稻籽粒-根际土为研究对象,考察As、Cd、Cr、Hg、Pb的质量浓度和富集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水稻籽粒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并用健康风险指数(HQ)评估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Cd的富集系数远高于其他重金属,说明...  相似文献   

5.
典型氯碱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广东某氯碱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场地22个土壤及地下水样品,分析了25项污染物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监测结果表明,煤炭堆场与锅炉房区土壤受重金属铅、镍污染。六六六、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六氯苯、苯是场地的特征污染物,主要分布在危险品仓库、漂洗车间与四氯化碳车间。根据监测结果开展了不同暴露途径致癌风险值及非致癌危害商的计算。结果表明,部分样品表层土壤中上述有机污染物的基于人体健康致癌风险指数均超过10-6,最高达到1.65×10-2,表明风险水平高;非致癌危害在各暴露途径下也超过可接受值1,最高达5.59×104,表明风险水平高。说明对于存在高风险的区域必须进行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减缓场地再利用后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涉及多个石油化工项目的选址和多个备选方案的比选,增大了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在传统的环境风险分析框架即事故的发生概率(风险度)与事故的环境后果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影响,对规划布局涉及区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多个备选方案的规划的环境风险,分析结果直观、可行,且可以辅助决策者对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对该方法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7.
8.
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风险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对于揭示水文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侧重于探究连通后水文水动力、水质和水生生物等要素的变化,但对于连通工程实施中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结合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构建了大东湖生态风险概念模型,以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各湖泊为风险小区,选取底泥悬浮、水位变动、引水水质和外来物种入侵作为风险源,水环境、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作为风险受体。利用相对风险模型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湖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中,杨春湖和沙湖的相对风险值较大,约为东湖的6倍,主要原因是杨春湖和沙湖的水位变动和底泥悬浮的风险较大。在此基础上,从开展湖泊底泥疏浚、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优化涵闸工程布局等方面提出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科学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环境风险信息系统(ERIS)是加强区域信息共享、提高综合决策能力、扩大公众参与程度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环境风险信息应用中存在的异化问题,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内涵,遵循信息管理要求,结合环境风险信息特点,通过主体管理、要素控制和资源支持3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创立了ERIS正四面体模型,提出了ERIS的全过程控制实践结构和信息数据库分层管理体系;从完善支撑体系、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强化信息处理决策、增进区域联动和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优化建设内容,为大规模区域开发形势下环境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公司100万t/a延迟焦化项目的具体实例,探究石油炼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的问题.利用故障树分析模型和ALOFT-FT模型,对延迟焦化项目生产装置和储存装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焦化装置中的焦化分馏炉和脱硫装置中的干气脱硫塔物料发生爆炸时,对人产生伤害的半径分别为157、199 m;液化石油气储存罐泄漏引发火灾,在下风向120 m,距地面60 m的范围内,黑色烟雾(VOC)日均值超过了0.3 mg/m3限值, 1 h平均值为1.35 mg/m3;而CO浓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模型评价了拉萨河16个采样点水样中Cu和Zn导致的污染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Cu和Z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95、4.32μg/L,在国内外河流中属于较低水平。除下游3个采样点外,Cu和Zn浓度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Ⅰ类水质标准。Cu和Zn变异系数分别为1.26和0.93,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局部可能受到某些污染源(矿山和冶炼厂产生的选矿废水及工业污水和生活“三废”的排放)的强烈影响。在空间分布上,Cu的高浓度区域分布较集中,而Zn的高浓度区域分布则较分散。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拉萨河各河段为中低污染水平,下游污染情况比中游和堆龙曲支流更严重。拉萨河水体由Cu和Zn引起的健康风险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要对Cu浓度偏高的区域加强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麦镉(Cd)污染格局多样,从不确定性角度评估区域小麦田Cd累积风险有助于提升污染防治决策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将蒙特卡洛(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引入到区域土壤-小麦系统Cd污染综合风险评估中,结合多元统计和空间分析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某小麦主产区92.8%的土壤样品Cd含量超过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0.6 mg·kg-1),84.0%的小麦籽粒样品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0.1 mg·kg-1)。区域土壤-小麦系统Cd累积水平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Cd生态风险以中度污染为主。区域人群Cd摄入量超过WHO推荐安全值的风险概率为31.6%,控制土壤Cd累积趋势可将该超标风险下降至7.3%。不确定性模拟、空间分析和场景分析的综合应用可准确识别农田Cd污染风险等级和相应概率,为区域Cd污染防治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和掌握啤酒行业涉氨环境风险状况,分析了啤酒行业液氨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单元和特征。以典型啤酒厂为例,对其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系统(RiskSystem)模型对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发生液氨泄漏的环境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啤酒行业在液氨贮存和运输环节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阀门、法兰、接口等连接部位腐蚀和操作不当是氨泄漏的主要原因。根据典型案例环境风险评估和模拟预测结果,在受体敏感区域环境风险较大,风速对氨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有较大作用,需要严格预防和加强风险控制。建议国家和地方尽快出台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技术规范;涉氨单位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环境风险单元和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力度,严格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农药企业生态风险评价由4个部分构成:受体评价、危害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评价以生态资料、环境资料、化学资料、毒理学资料为基础,通过工程分析、源强分析,确定目标污染物,鉴别其危害性,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程度、范围等,选择评价终点,利用评价模型预测目标污染物的暴露浓度,分析风险源对受体的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表征。  相似文献   

16.
17.
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界定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的性质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的研究意义,提升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进而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效率、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风险是城市取水口搬迁与重辟的重要决策因素,分析了城市水源选址中的风险因子,讨论了风险分析及评价的原因,提出了对比风险分析方法及其在水源选址中的应用方法学并以一个城市新水源的选择案例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邻苯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邻苯酸酯类化合物在工农业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均有广泛应用。近来它已被确认为环境激素。本文介绍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着重在北美和西欧地区对这类化合物的风险评价、雌激素活性体内和体外的测定结果以及对它的安全性看法。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的原则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