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雨对陆地生态的有害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各方面人士的严重关注。国外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旱地作物影响的单项研究,对森林及森林土壤影响的研究也有报导。国内对酸雨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生态影响的研究更少,为数不多的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多是从酸雨的直接危害方面进行探讨。关于酸雨对水稻生长及水稻土壤影响的整体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2.
重庆是我国酸雨频率高,酸度较强的地区,研究酸雨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1984年重庆市环保局委托重庆市农科所开展“模拟酸雨对水稻生长及水稻土壤的影响研究”,经过两年(两季水稻作物生长)的实验,得出了pH为3.0以上的模拟酸雨虽然对水稻植株(不包括根部)和产量无直接的影响,但模拟酸雨对水稻土壤的酸度、交换性能、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并通过土壤的影响进而影响水稻的分孳生长、营养代谢、光合性能及粒籽品质,即水稻粗蛋白减少。实验还表明汕优二号较桂潮二号敏感,即碱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酸度的酸雨对450nm处的峰强以及685nm和740nm处的峰强比值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且该影响随水稻生育期而变化,这揭示出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监测酸雨影响作物生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土壤金属离子的淋溶和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酸雨是当今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使森林枯萎、湖泊中鱼群减少和影响农作物生长,酸雨对土壤的影响中,最重要的是可能引起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的降低以及金属阳离子淋溶强度增大,影响程度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酸雨的降落能由于土壤中离子代换作用的增强而加速离子淋溶,并造  相似文献   

5.
酸雨对农业发展具有非常严重的打击性影响,能够直接对农作物生长、农产品产量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农业环境遭受到酸雨的打击,不仅对农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农业环境保护中酸雨监测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蕃茄生长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重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酸雨对森林、农作物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酸雨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尤以四川、贵州为严重。局部地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小于pH4的酸雨时有出现,对森林及农作物已产生一定的危害。笔  相似文献   

7.
中国酸雨的生态影响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我国是继欧洲、北美之后 ,在世界上出现的第三大酸雨区。长江以南各省是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阐述了酸雨对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酸雨对环境及农作物的影响,在国内外已为人们所关注。本文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小麦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为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滨海相菜园土。土壤pH8.23,有机质含量0.86%,全氮含量0.048%,全磷(P_2O_5)0.187%,全钾(K_2O)1.8%。供试作物选用辐选2号冬小麦。(一)试验处理为探讨不同浓度模拟酸雨对小麦生长全期可能产生的影响,以pH 5.6、4.0、3.5、3.0、2.05种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进行处理。试验采用5次重复。(二)模拟酸雨的制备根据上海地区酸雨的化学组份,制备模拟酸雨(表1)。以混合酸(硝酸∶硫酸=1∶6,当量浓度)调节pH为5.6、4.0、3.5、3.0、2.0,即  相似文献   

9.
模拟酸雨对不同pH值土壤农田系统暗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竹  张高川  李辉 《环境科学》2009,30(10):2866-2871
为研究酸雨对不同pH值土壤农田系统呼吸的影响,选择酸性(pH 5.48)、中性(pH 6.70)、碱性(pH 8.18)水稻土,以冬小麦为实验对象在2005~2007年期间进行了盆栽实验.种植期间利用雨水T1(pH 6.0)、T2(离子浓度为T1的2倍,pH 6.0)、T3(离子浓度为T1的2倍,pH 4.4)进行喷淋,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农田系统暗呼吸速率.结果表明,酸雨通过影响农作物的呼吸过程而对农田系统暗呼吸产生影响,且农田系统可适应酸雨污染.2005~2006年,酸雨提高了碱性土壤(S3)农田系统平均暗呼吸速率,S3T3分别比S3T1、S3T2高23.6%2、7.6%(p<0.05),但对酸性土壤(S1)和中性土壤(S2)农田系统平均暗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3~4月,雨水离子浓度升高可促进酸性土壤农田系统暗呼吸,雨水pH值降低可抑制酸性土壤农田系统暗呼吸.结果证实,在酸雨对农田系统暗呼吸影响过程中,土壤酸碱性、农作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估算苏、浙、皖、闽、湘、鄂、赣7省由酸沉降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利用野外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水稻、小麦、大麦、棉花、大豆、油菜、番茄、胡萝卜和菜豆9种作物进行模拟酸雨与SO2的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建立酸雨pH值和SO2浓度对农作物产量的单一影响模型和复合影响模型,从而推算出自然条件下7省农作物受酸沉降危害的减产量,利用市场价格法估算并分析酸沉降造成的7省农业经济损失。分析表明,酸沉降已对7省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7省主要农作物受酸沉降影响播种面积达991.83万hm2,减产562.41万t,经济损失约合36.99亿元。  相似文献   

11.
用模拟酸雨对棉花的生长影响进行了试验,雨水的酸度分别为 pH2.0、pH3.0、pH4.0和 pH5.6。试验结果表明.pH4.0的酸雨对棉花生长无影响;pH3.0的酸雨对棉花地上部分有轻微伤害,但不影响它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增产趋势;pH2.0的酸雨对棉花伤害严重,使生育期推迟,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几年来酸雨对我国森林影响的主要调查和实验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内容包括酸雨对木本植物的直接伤害,酸雨对森林生长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森林土壤、土壤微生物、病虫害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酸雨问题,举世瞩目。为了交流近年来上海地区酸雨和脱硫方面的科研成果,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和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8月5日~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组织召开了1985年酸雨、脱硫学术讨论会。会议就上海地区酸雨的分布与发展趋势,模拟酸雨对鱼类、土壤与农作物的影响,酸雨与城市气候的关系以及烟气脱硫的方法与途径等问题,交流研究所得,开展学术探讨。20多位研究工作者在会上作了专题研究报告。来  相似文献   

14.
酸雨和SO2复合污染对几种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采用模拟酸雨喷雾和SO2开顶式熏气,研究了酸雨和SO2复合作用对西红柿,胡萝卜和棉花等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模拟试验,发现酸雨和SO2使农物生产受阻,产量降低,其二者的昨合作用明显高于单一因素的作用,但其交互作用不显著。并通过模拟的盯关方程计算出农作物产量损失4的污染物阀值。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菜豆叶片的伤害和Mefluidide保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酸雨的污染和危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的酸雨危害也日渐引起关注.由于酸雨所涉及到的地区不少是农作区,必然会危及农作物的产量.近年来对酸雨危害作物的机理已有报道,但关于寻求保护作物免于酸雨危害的研究则不多见.已有报道,Mefluidide(N-[2,4-dimethyl-5-[(trifluoromethyl)sulfonyl]amino]phenylacetamide)(N-[2,4-二甲基-5-[(三氟甲基)磺酰]氨基]苯乙酰胺),一种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以及物质代谢都有影响,尤其是能有效地保护低温敏感作物免于冷害,而且发现Mefluidide处理的植物,在冷害期间不表现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另外,有人发现pH2.0—4.0的模拟酸雨喷洒植株(青菜、菠菜和萝卜等)也会导致膜透性增加.我们以模拟酸雨引起菜豆叶片的伤害症状和一些生理指标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酚是石油化工、炼焦和其它一些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更有效地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了解酚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农作物产品中的残留和土壤的累积等情况,以便为灌溉水质制定合理的指标,和对污灌作出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选择了蔬菜中生长娇嫩的黄瓜、大田作物中需水量大的水稻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贵州酸雨和SO2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红兰 《环境保护》2006,(15):74-77
2005年贵州全省SO2排放量135.8万吨,居单位国民生产总值SO2排放量全国第一.贵州全省80%以上的城市出现酸雨,40%以上的城市SO2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酸雨和SO2污染给贵州省人民的身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酸雨趋势及其影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上海地区酸雨的趋势及其影响与对策。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的降水年均pH值,市区约为4.76.郊县为5.51左右;自1983以来,变化不大。降水离子含量很高,说明受污染严重。研究表明,市区酸雨主要为硒地SO_2污染所致。近地面大气中的高浓度酸、碱性污染物,对降水pH值起重要作用。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在于脱硫。目前,酸雨对水域、土壤、农作物、水生生物等未造成严重影响。治理酸雨,不是上海地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中国酸雨概况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受酸雨影响的地区已占国土面积的30%,已成为继欧州和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中国的酸雨为典型的硫酸型,其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以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城市酸雨比郊区严重的特点。酸雨令中国农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建筑业等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如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由此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及环境酸化将进一步加剧。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酸雨的成因特点、现状及其危害,并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制定的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应用溶液喷洒法,研究不同pH值模拟酸雨对乳源木莲在叶片健康、株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及叶汁液pH值的影响,并从正生物效应和负生物效应两方面探讨了酸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在华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