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差分光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污染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法测量大气污染气体的基本原理,描述了收发一体的DOAS系统的设计以及在同一波段对多种被测气体浓度同时进行反演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对周围环境中的SO2、O3和NO2进行了长期监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差分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气体污染物在UV-VIS波段对光有不同的吸收特性来测量其平均浓度。利用DOAS原理对不同浓度的SO2、NO2、NO气体进行排放监测实验研究,表明:DOAS可消除烟尘颗粒等影响,可应用于气体固定污染源的排放监测,但必须修正温度等因素对差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法测量大气污染气体的基本原理,描述了收发一体的DOAS系统的设计以及在同一波段对多种被测气体浓度同时进行反演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对周围环境中的SO2,O3和NO2进行了长期监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SANOA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监测系统,适用于空气自动监测子站SO2、NO2的测量。该监测系统,连续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但由于系统有一段开放的光程,始终包含大气的背景值,给校正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实验比对,论述了大气背景值对校正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大气背景值的两种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并论证了改进后校正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是利用气体在紫外可见光波段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气体浓度的一种方法。DOAS法连续监测系统的核心是软件部分,由于吸收谱线漂移现象的存在,光谱解析算法的改进对污染气体浓度的计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DOAS法研究监测排放烟气浓度时谱线漂移对浓度计算的影响,并提出将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结合参与浓度计算,实验的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减小谱线漂移时浓度计算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利用不同气体在紫外波段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排放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基于这种方法设计出一套能够实时、在线监测硫化氢的实验装置。在常温常压状态下,通过对测量的一次光谱进行分析,计算出硫化氢的标准吸收截面,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小浓度计算时的误差,可得出硫化氢的实时浓度值。  相似文献   

7.
流化床中RDF焚烧时CO、SO2和HCl的生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非均匀布风流化床中进行了垃圾衍生燃料(RDF)与煤的混烧试验,测量了H2O、CO、CO2、NO、N2O、HCl、SO2等污染物质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纯燃烧RDF相比,混烧时的CO生成量大大下降;SO2生成浓度较低,而HCl的生成量比单纯烧煤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利用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OAS)监测仪于2012年夏季对重庆市及周边重点工业园区开展连续移动观测,获取园区内SO2,NO2柱浓度空间分布,结合排放特征和特定气象场确定污染源月排放通量,以判断不同园区污染物排放大小,结果表明广安电厂当月排放的SO2量最大,合川电厂排放的NO2量最大,九龙坡电厂区排放SO2量和NO2量最小。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各重点工业园排放对重庆市主城区2012年7月空气质量SO2、NO2影响,结合主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浓度均值,研究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空气质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各工业园区对主城区SO2、NO2的贡献率为九龙坡区电厂区域>合川工业园>珞璜电厂>广安电厂。  相似文献   

9.
周洁  陈晓虎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6):1006-1010
采用高分辨率(0.05 nm)光栅单色仪研究了NO气体在烟气排放温度(100~120℃)下200~230 nm紫外吸收截面谱线受压力变化而产生的碰撞增宽效应.压力变化分为气样室总压和NO分压改变2种情况,分别通过充入纯N2伴随气体和配置不同浓度的NO标气来实现.测量结果表明,NO气体在此波段内存在的3条近似等间隔分布的吸收带,峰值位置并没有随压力的改变而移动.相比之下,由气样室总压增大所导致的NO吸收截面的Lorentz碰撞增宽效应并不明显;而由NO气体分压增大所导致的Holtzmark碰撞增宽效应则相对显著.当NO分压从67.3Pa增大到200 Pa时,吸收截面峰值逐渐减小,3条吸收带中峰值最大减幅约为17.7%;谱线半宽逐渐增大,最大增幅约为11.8%.针对高分压下NO吸收截面逐渐偏离Beer-Lambert线性吸收定律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整个吸收带吸收截面积分的浓度反演修正公式,减小了NO分压对其浓度反演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烟气中NO气体含量在线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2005年1~12月上海闸北地区低空(距地面约25m)大气臭氧(O3)污染浓度的连续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160p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2.12三个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ug/m^3,为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1J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同时,分析了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利用大洋河河口海域水体调查的实测数据及环境一号CCD影像数据,进行了该区域营养盐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对数函数拟合NO2--N与Rrs(Band2)效果最佳,而线性函数拟合NH4+-N与Rrs(Band2)、NO3--N与Rrs(Band1)、TIN与Rrs(Band1)效果最佳,相关性R2分别可达0.939、0.935、0.945、0.970,未发现较佳的PO43--P反演模型;营养盐在可见光波段并非光敏感性物质,其与等效遥感反射率存在相关性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口海域陆源输入物质典型的扩散特征,使得营养盐与某些水色参数存在较高的相关性,NO2--N、NH4+-N、NO3--N以及TIN与有色溶解性有机物吸收系数ag(400)的相关性R2分别可达0.836、0.808、0.786、0.854,这决定了在河口海域进行营养盐遥感反演的可行性;从卫星产品专题图可看出,大洋河河口海域NO2--N、NH4+-N、NO3--N以及TIN都存在一个明显的高值区,该高值区营养盐浓度由河口向外逐渐降低,直至外海最低.  相似文献   

12.
选取CH4、O2、CO2、Ar、NO、NH3,等气体,作为混合气和煤粉一起送入一维沉降炉内,以模拟O2/CO2气氛下煤中燃料氮、循环NO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NO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还原性气氛下NH3、HCN、CH4、CO与循环NO间的反应是NO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且煤焦与NO的异相反应、吸附反应对NO的降解效果要明显高于氧化性气氛,同时,CO2体积分数的增加使得燃料中氮的氧化率升高,循环NO的降解率下降;氧化性气氛下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燃料中氮的氧化率也增加,但循环NO的降解率升高.当CO2体积分数不变时,其对NO降解的作用随循环NO体积分数的增加愈加明显,在循环NO也不变且CO2体积分数较低时,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循环NO的降解率下降,而CO2体积分数较高时则出现相反情况。  相似文献   

13.
A commercial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DOAS), measuring trace gases absorbing in the u.v./vis region was use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aerosol parameters (e.g. total surface) based on the observed Mie scattering. This procedure allows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trace gas concentrations and aerosol parameters within the same air volume. A series of measurements of HNO2, NO2, NO, SO2 and aerosol parameters was performed at Ispra in northern Italy. The observations show a rapid formation of gaseous HNO2 during foggy episodes and give direct evidence of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reactions on wet aerosol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opospheric NOx into HNO2.  相似文献   

14.
利用SCIAMACHYENVISAT 2003—2009年月均观测数据,结合1∶4 000 000行政区划图,得到了近7 a来我国城市级别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采用Seasonal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各城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NO2分布东高西低,NO2柱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长江三角洲北部及广东省等地区. 近7 a来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NO2增长趋势显著,NO2柱浓度平均值最高和增速最快的前20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和安徽等省的二级城市郊县和小城市. 与统计年鉴工业废气排放数据的比较表明,工业废气排放与NO2柱浓度及其时空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这种新的NO2污染格局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研究了富营养化湖泊——泉州西湖水体中硝化作用的2个过程,即氨氧化和亚硝酸盐(NO2--N)氧化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湖水体中,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都是以颗粒态活性为主,但是与氨氧化过程相比,亚硝酸盐氧化的颗粒态活性部分相对较少;水体中总氨氧化潜力显著高于总亚硝酸盐氧化潜力(配对t-检验,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NO2--N浓度与总氨氧化潜力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高速率的氨氧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NO2--N的积累。西湖水体中存在的高浓度氨氮一方面促进了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导致高氨氧化潜力,另一方面却对亚硝盐氧化过程产生了部分抑制,导致低亚硝酸盐氧化潜力,使亚硝酸盐氧化过程成为硝化作用的限制性步骤。  相似文献   

16.
流化床内焦炭对N2O和NO生成和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型流化床试验上进行了焦炭的燃烧试验,研究焦炭颗粒和氧化钙对N2O和NO的分解反应,焦炭颗粒对N2O还原分解速率比NO快,氧化钙对N2O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N2O和NO的分解反应过程可用一级Arrhenius公式来描述,研究不同程度脱去挥发份的炭焦颗粒对N2O和NO形成的影响,脱挥发份的程度越高,焦炭氮形成N2O的量越少,表明挥发份氮形成N2O量高于相应焦炭氮燃烧产生的N2O量,焦炭燃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介质阻挡放电去除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设计了一套高压电源和同轴圆柱 -筒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装置 ,进行了冷等离子体去除NO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研究了气体流量、NO初始浓度、放电电压、O2 含量以及中心电极尺寸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 .当流量较小或NO初始浓度较低时 ,有较高的去除率 ;流量变大和NO初始浓度增加时 ,NO的去除率将下降 .放电电压升高 ,NO去除率将增大 .O2 的存在会降低NO的去除率 .放电管其它特征尺寸给定条件下 ,中心电极存在一个最佳直径 ,使得NO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 .  相似文献   

18.
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的同时脱硫脱硝方法,是借助于氧化不容易溶解的NO到容易溶解的NO_2,或者利用水溶性亚铁螯合物作为一种催化剂加速NO的吸收,也就是亚铁螯合物能够与NO形成一个络合物而促进NO的吸收。或者应用水溶液中NO_x被溶解的SO_2还原形成N_2,N_2O或还原到氮化物如NOH(SO_3~(2-)_2、 NH_2SO_3~-和NH_4~+而除去,而SO_2被氧化生成硫酸盐。本文综述了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以及一些中间化合物形成与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 1997年 7月谭裕沟隧道内CO ,SO2 和NOx 的连续分析 ,研究了其污染状况和特征 ,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了机动车排放CO ,SO2 和NOx的平均排放因子。结果表明 ,机动车能排放出较高水平的CO和NOx,在城市中CO和NOx 有相当大的部分来源于机动车排放 ,而SO2 的排放量则非常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