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燃煤为主的农户冬季采暖方式是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规模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是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为重点,全面梳理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取暖政策特别是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主要问题,对近期区域清洁取暖改造补贴投资进行测算,提出未来农村清洁取暖补贴政策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在现行补贴标准下,补贴资金投入额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清洁取暖技术路径及农居建筑节能性能的差异,使用热泵类设备并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对降低补贴资金投入有积极影响;中央财政的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奖补资金只能覆盖2019年改造补贴所需投资总额的20%左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未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补贴政策应继续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已大规模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并已制定清洁取暖补贴政策的地区应继续制定新的补贴政策,尚未大规模改造的地区建议通过试点补贴方式逐步引导推广,清洁取暖补贴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应在农户可接受、政府可承担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退坡.  相似文献   

2.
陈孜佳 《青海环境》2005,15(3):122-124
文章简单介绍了补贴的含义及其分类,分析了补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利弊,并从完善政府补贴手段的运用机制、设立专门的环保基金、提供专项贷款和加强企业补贴使用的管理等四方面对补贴手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将碳中和视为当今世界最为紧迫的任务,而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产业之一,各国相继出台政策积极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工作。韩国自2012年开始逐渐减少海洋粪污排泄量,并大力实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解决本国内畜禽粪污问题。韩国作为中国的重要海上邻国,不论是从研究借鉴角度抑或生态系统共享角度,了解其环境保护政策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韩国实施的主要政策、各地区农地养分收支现状、代表性运营模式案例、政策关注焦点等方面介绍韩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概况,结合中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现状开展研究。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具补贴辅助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在农户中的普及率;第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同时,政府的角色不应局限自上而下的引导型,应该积极促进种植户和养殖户间的自发组织,并大力提倡吸纳社会资本,集结社会各方力量;第三,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和品牌化,从而调动农户参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我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及财政补贴现状。以江苏省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方式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企业招标、资格认证、评分审核等措施,扶持有机肥生产企业建设,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借鉴江苏补贴模式,从经济上加大有机肥产业扶持力度,加强质量保证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支撑、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实地调研获取研究数据,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农户满意度评价,并利用四分象限图模型分析各评价指标因子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诊断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1)农户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基本满意水平;(2)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的满意度显著影响因子为补贴标准、补贴方式、补贴依据、资金分配比例和资金使用要求;(3)基于不同象限分区,提出了不同的完善措施。其中,象限A区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优势区,以后应继续保持;象限C区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改善区,可通过提高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和账务公开程度来提高农户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农户调查为例,开展农户对于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补偿意愿实证研究。研究采用意愿价值评估法,在假设政府提供补偿的前提下进行农户问卷调查,获得农户对于采用不同农业清洁技术的受偿意愿数据,从而为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提供依据。首先,分析了农户对于使用配方肥、秸秆还田及修建化粪池等3类清洁技术的采纳意愿;其次,明确了农户愿意接受的现金和实物2种补偿方式;第三,简单估算了农户采纳3类清洁技术希望获得的补偿标准;最后,调查了农户对于政府可能采取的推进清洁技术发展的配套政策的偏好程度。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应符合农户利益预期和意愿。基于重庆10区县35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农业减量化的补偿方式偏好及异质性。结果表明:①各种补偿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农户农业减量化的参与效用;②农户平均偏好程度最高的是农资补偿和现金补偿,其次是技术补偿,最低的是政策补偿;③农户对不同补偿方式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并且部分偏好异质性来源于决策者特征、家庭经营/生计特征和区域因素。建议继续通过生态补偿有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但补偿方式应该结合不同农户的偏好采取差异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政府和企业在实施和申请补贴过程中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特征,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三种均衡并用逆推归纳法对其进行验证,得出影响均衡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企业造假的成本与期望风险成本,影响因素还包括政府误判损失。结合此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德技术合作"中国华北地区集约化农业的环境战略"项目实施过程中,为鼓励农民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环境友好方式生产安全优质设施蔬菜,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而开展的生态补偿的实践进行论述,结合项目的实践从补偿原则、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形式、补偿环节、补偿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有利于推动环境友好技术的应用。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应以项目(政府)补贴为主导,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骨干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补偿对象,以技物结合为主要补偿形式,以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是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结果表明:1国外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农业环保计划或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后农户参与该政策的意愿及其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研究提供研究视角、研究体系和方法借鉴。2实质上,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农业补贴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体系。3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测度模型,探析不同模式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的异质性,进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分析,开展多层面和不同尺度的典型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未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化肥是中国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物质投入要素,而化肥的过施滥施则是造成和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户作为化肥施用行为的主体,引导其科学施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依托社会嵌入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强;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还受到社会背景特征、农户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及社会关系等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科学施肥行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施肥的社会嵌入环境,提高农户关于减施化肥方面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关系在科学施肥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典型模式,运用296份问卷数据,系统分析了构成要素和农户特征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的满意度受补偿机制构成要素和农户特征的双重影响;②将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的耕地保护基金构成要素依次为补贴资金账务公开度、补贴资金监督管理力度、补贴依据、补贴资金使用要求、补贴资金分配比例、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③农户的年龄、党员身份、家庭实际耕种面积、流转出耕地面积、农户对政策的了解度和政策价值性的认知均显著且正向影响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农户满意度,而家庭需抚养人数和承包地面积具有反向的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田面源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在洱海北部地区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化肥施用与流失和秸秆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大蒜田与玉米田的氮磷流失,以及大蒜秸秆与玉米秸秆的焚烧或丢弃。从补偿对象与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环节与方式、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政策,并结合在洱海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两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纳的补偿政策案例;提出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教育培训、"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洱海流域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依托项目示范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政府为补偿主体,示范区内农户为补偿对象,结合资金补贴、技物补偿、智力扶持等补偿途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发酵床生态养猪、稻田养鱼、牛粪秸秆混种双孢菇等典型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研究,提出了1套农业生态补偿办法。针对补贴力度不足、补贴涵盖领域窄、缺少科学评估方法等问题,分别从政策立法、项目实施、理论研究、试点示范4个层面提出逐步构建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制定《农业补贴条例》,今后农业补贴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保障粮食安全上,还应考虑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社区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研究山区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区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多功能性为方法论视角,就山区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农业补贴不仅要绿色化,而且山区农业环境补贴也应实现制度化、政策化、法治化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多样性的农业环境中进行的农业产业化,与其标准化、公式化的特点形成二律背反的现象.同时,农业产业化不可避免会损害农业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景观舒适多样性等.对此,<农业法>须通过贯彻一体化原则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来完善农业产业化中的生物多样性立法.  相似文献   

17.
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对提高食物安全,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分析了山西省夏县的秸秆利用途径,对该县秸秆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结果表明,夏县作为典型的"小麦-玉米"二熟农作区,秸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小麦秸秆主要用于工业原料、饲料和还田,玉米秸秆则主要用于饲料和弃置堆放.这种利用方式与造纸业发展、传统的牲畜饲喂方式、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气候特点有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高效利用秸秆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成都市农户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响应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后,农户在耕地保护、土地承包、土地流转、接受先进技术和维护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识增强,农民的种植热情与土地增收期望比政策实施前有所增强;2农户更愿意接受补偿标准较高、补偿方式自主性较强且有助于解决养老保障的补偿模式;3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响应状态受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净收入比例、是否村干部、务农身份类型、自信程度、对突发事件的抵抗力与孤单程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资源枯竭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协调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整条供应链上实施"绿色化"。然而,绿色供应链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由于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将导致企业投入—产出失衡,引起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不平衡。为实现产品供求均衡及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采用适当的政策促进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构建模型和数值仿真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政策能增加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壮大绿色消费者队伍,实现绿色供应链的需求与供给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小农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三者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策略,推动新时代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小农户与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动态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补贴、农产品市场均价与各主体采取规模化经营行为呈正向相关,农户耕种收益、合作社服务成本等因素则起反向作用,土地租金、耕地补贴和农产品收价系数的影响方向应分情况讨论。在分析农产品产销三方博弈的收益函数时发现,要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最优农产品收价比例的制定应着眼于销售阶段,其收益比与自行销售的价格呈正向关系;而土地租金水平则应在收价比例的基础上,考虑生产阶段的可得补贴与关键成本,以确定最优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