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统筹推进,对比国家近年来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推出的新要求,中国石油生态环境监测还存在企业自行监测能力亟需加强、应急监测技术与装备有待提升、污染源在线监测未全要素覆盖等问题。文章结合目前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的系列要求,提出了推进中国石油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即加快构建中国石油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区域管理模式;统一监测技术标准等要求,保障监测数据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中国石油现代化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实现全环境要素覆盖,为下一步中国石油生态环境监测建设工作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2.
史海珠  王勇 《青海环境》2010,20(2):58-60
根据目前青海省生态监测现状,深入分析了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了由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重点区域生态监测站点为主构建青海省生态监测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马天  王玉杰  郝电  关胜  但德忠  王斌 《四川环境》2003,22(2):19-24,34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及特点、生态环境指标的建立、生态监别技术和方法、生态变化趋势预测预报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独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制改革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快构建独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制,对推进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战略部署、落实新环保法赋予生态环境监测的新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现状基础上,剖析了现行监测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立独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制的必要性。根据强化统一性、权威性、独立性和现实出发原则,本文提出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环境保护部挂牌成立生态环境监测局,先行推进省级以下监测系统垂直管理;第二步配合生态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成立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局并对地方监测系统实行全国垂直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的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等实际,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改革,分析了本省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速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是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针对青海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眼于三江源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构建由生态监测指标系统、生态监测系统、综合评估与预警系统和运行保障系统构成的青海三江源综合试验区生态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为区域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支撑,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网络体系、业务体系和技术体系逐步建立与健全,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进展、成效与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根据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青海省实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帆 《青海环境》2002,12(1):31-33
青海省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一直缺少直接和系统的生态监测数据,已给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带来困难。文章论述了生态监测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提出了青海省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思路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分六部分二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方案》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南某气田投产运行后,净化厂尾气、集气站火炬等正常生产和事故性放空等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的问题,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现实,研究建立气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手段,提出建立气田生态监测的布点网络、生态监测方法体系,重点探讨生物多样性及典型植物监测方法。通过在该气田实际监测得出该生态监测体系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这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从网络建设、体制机制、服务效能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监测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支撑评价排名、服务精准治污、有序衔接新职能、建设大数据平台、强化数据应用、深化综合评价、理顺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提升基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论述了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对策,提出了示范引导,监督检查,监测考核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海洋环境压力是海洋生态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各方面因素.正确掌握海洋环境压力是保护好海洋的基础.本文根据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护区近些年来的海洋生态监测结果,在对保护区海域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及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陕北地区石油开采对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该地区某石油开采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影响生态的主要途径,调查了周边区域生态现状。基于项目生态影响特点和途径,分析了该项目可能对评价区内的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土壤结构、植物、动物、农业、水土保持造成影响的后果和程度。给出生态恢复与重建目标,从避让、减缓、补偿、修复等角度提出了生态保护措施建议,提出生态监测的推荐指标和频次。在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避免或有效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动用制度保证环保责任落实到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7月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会议指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责任,积极探索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国家对现代化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研究建立企业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为下一步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完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国家对现代化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某中国石油在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研究建立企业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为下步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完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16,(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1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该目标的实现,事关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实,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实推进。"十三五"及更长一段时期,需着力破除影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体制障碍,以整合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为突破口,分步谋划一张覆盖山水林田湖、独立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真正形成"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健康评价包括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是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和指导决策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且在评价某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时,往往忽略了生态法治的作用。为此,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环境条件—健康影响—行动(DPEHA)模型构建了一套具有生态法治特色的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深圳市2019年和2020年生态环境健康工作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以推进深圳生态环境健康保护法治化建设。未来研究要将评价体系应用至不同城市,以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知易行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2015年9月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的"1+6"组合拳纷纷亮相。"1"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是由《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组成,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图和路线图;需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