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坝上、燕山、太行山等地区是区域水源的主要发源地,同样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对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规划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风险理论,从矿产资源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入手,分析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以此识别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和较高发区。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与燕山、太行山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坝上高原风沙防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存在空间重叠,规模性的矿产开发会对区域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构成持续性影响;高海拔地区的高强度开矿同样会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天津市滨海区,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邯郸市武安市等市县因密集分布了已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并囊括了近期矿产资源开发的众多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的遗留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在生态影响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空间差异性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性出场,为民间传统文化的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对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的概念阐释和特性分析,探讨了文化与创意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战略等问题,并尝试构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模式体系,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运作.作为实证研究,以选取陕北民间传统文化为例,指出陕北民间传统文化要从文化旅游创意、广播影视创意、新闻出版创意、演艺娱乐创意等方面入手,才能实现"浴火重生".本研究旨在为传统民间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藏传统旅游地日喀则地区富含众多极品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制约,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深度开发,市场影响力小.从构建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形成良性化产业发展形态为着眼点,提出系列开发对策,冀望为日喀则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利  李谭  王瑜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6):539-542,519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待开发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依据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发展基础原则、战略分工原则、区域适宜性原则),通过比较研究确定区域发展的产业方向,构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采用AHP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衡量,最终得出主导产业推荐方案.同时,对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上述方法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为:港口物流业、冶金钢材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重型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休闲旅游业.本研究为我国待开发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其实证分析结果也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重点产业开发区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风险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但目前,新疆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风险监控技术体系,环境风险监控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对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各类重点产业进行风险识别,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了生态环境风险监控框架,旨在为新疆重点产业生态风险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煤炭行业形势低迷、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急需转型的现实状况出发,基于集成创新的理念,梳理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内部资源要素与集成开发驱动要素,明晰资源间的相互关系,为达到资源要素间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从集成创新的多样化模式中筛选出适应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模式,设计以"资源要素+动力要素+平台支撑"为基本形式,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土地—矿产—科技—物业—金融"五位一体的资源系统总体开发模式,并以制定集成创新的前瞻性、共生性与统筹性的资源系统开发原则为指导,通过引入协同创新理论、共生理论与价值链理论进一步细化架构为内外部集成发展的资源协同创新开发、内部资源集成的横向共生开发与单一资源产业链纵向延伸开发交错并行的资源系统开发框架,显化资源潜在价值并实现资源间的共生协同开发。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重视自身资源、借助集成创新平台加以系统开发进而转变经营方式,为逐步走出困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国家风能开发需求为我国风电产业推进跨境装备与资源开发合作带来了新机遇。风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绿色债券要求募集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投向绿色产业,增强环境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绿色认证,为风电产业提供新型的金融支持。基于企业所处产业链特点和需求,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利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补充营运资金,下游风电开发企业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筹集"一带一路"风电开发项目初始资金,中游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依据经营模式的纵深程度灵活选择绿色债券。企业通过提高绿色评级,政府拓宽绿色债券的担保和增信渠道,出台财税激励等政策强化绿色债券对风电产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 “十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依靠技术进步,培育规范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运行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对环保产业的需求,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五”期间主要目标是:要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9.
王安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5):455-458,463
皖江地区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华所在。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采用产业经济学分析工具——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皖江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得出的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地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区生态产业是依赖于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生态学原理组织形成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形式。本文阐述了山区生态产业七个方面的特征:即山区生态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特殊依赖性、受高度景观带的制约性、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建设长期性、经济收益级差性、开发水平落后性和开发任务艰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调控设计、垂直带幅生态调控设计、产业模式系统生态设计出发探讨了生态产业与垂直地带性的构建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山区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得出了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就是努力避免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逆向作用,积极引导与实现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正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油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检测与保护关键技术》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论证立项,以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影响、环境风险、污染物防治为主要攻关内容,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环保技术支撑的"十三五"重点项目之一,研究周期从2016—2020年跨越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食用菌栽培种类、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出口贸易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开发策略:即大力开发种质资源;开发新原料、新配方;建立大型企业,实现标准化,创建特色品牌;加强食用菌保鲜和深加工的开发;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等。此外,还需加强食用菌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创造新品种、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及食物疗法,对预防和治疗血粘度高是完全有效的。一、粗细粮搭配主食中强调粗细粮搭配,是因为粗粮中含食物纤维较多,使人体对糖的吸收变慢,因而可避免血糖一时性升高而转化为脂肪储藏起来。二、燕麦燕麦具有降血糖、血脂作用,在早餐的牛奶或豆浆加放燕麦片,长期坚持服食。对降低血粘度效果很好。三、牛奶牛奶具有降血脂作用,酸奶降血脂  相似文献   

14.
一、开发荒坡瘠地的重要意义开发荒坡瘠地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其意义在于:①地尽其力,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据调查,在荒坡瘠地上发展水果等多种经营项目见成效后,其收入比在同面积耕地上种粮食多1倍以上。壁山县“星火农场”开发了20余亩荒山,年创产值达1万元,大鹏乡石门村一社在石坝上发展葡萄和池塘养鱼,人均收入约200元。通过荒坡瘠地的开发,增加了产品,提高了效益,解决了人多耕地少  相似文献   

15.
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变压器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和评估模型。模型有效地计算了不同容量下10 kV油浸式与干式变压器从“摇篮”到“大门”的碳排放,得到不同类型变压器碳足迹组成及变压器容量不同时各零部件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变化,明确碳减排重点关注单元。形成供应商碳足迹核算报告标准范本,为形成典型电网物资产品碳足迹的权威数据库奠定基础,确定减少变压器碳排放的关键措施,有助于实现产品的低碳化。通过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推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相关产品全供应链参与,内在驱动整个供应链协同创新和持续改进,改变全过程的资源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面临资金短缺、产业发展呈现低端低效化等问题。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可以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创新投融资模式。以辽源市北部采煤沉陷区EOD模式试点项目为例,深入探索EOD模式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推广EOD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丽江为例,指出类似丽江的诸多西部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突出自身区域主体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非主体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各民族社区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协调发展。这既是文化多样性对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重构的内在发展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在二次创业中发挥扩散效应的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开发对彰显红色旅游教育价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两型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随机拦截问卷和抽样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韶山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红色旅游产业的总体生态化水平不高,在旅游产品与服务、交通出行与餐饮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纪念品产业及市场、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的培育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RMP的事件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940-943
事件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中最具吸引力的产品,其研发对当前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事件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含义及其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产品开发中资源认识不清、策划缺乏创新等问题,从而提出了RMP总体开发思路,以及正确认识产品资源本质、积极利用"触媒效用"等开发对策,为深度开发事件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研究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文化生态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模式等内容,进一步提出我国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