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水利和水资源,成了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关心注目的一个重大话题。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本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政府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核心是要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更新观念,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要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必须充分发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作用。 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 工程水利及其历史作用 工程水利是指以工程为中心的治水管水思路和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的主要管理内容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运行管理。工程水利是…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生态因素中的水环境发展承载能力和污染承载能力基本决定城市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应以生态的良好为目标,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统一规划,利用价格尺度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意见》,将实施“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相似文献   

5.
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日益得到应用,需要解决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因大气降水是一种自由资源,不属于《宪法》中的"水流"或《水法》中的"水资源"的范畴,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所有权不能适用《宪法》、《水法》的规定,而是取决于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的所有权。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不是土地的组成部分,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有等形式,因此,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所有权自然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有。但水工程设施不是公益性、大中型的水利设施,允许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其所有权应以集体、个人所有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境教育》2011,(2):6-6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月29日正式公  相似文献   

7.
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明确水资源管理的“底线”。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明确各地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考核内容、奖惩措施等,标志着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切实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决定联合开展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并于2011年11月3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市水资源特征,计算出干旱危机、降水失衡危机、水资源供需矛盾危机和水利设施失效及水资源污染危机等指标值,并得出了秦皇岛市水资源危机的最大可能损失量,进而清楚地寻找出导致秦皇岛市水资源危机的关键因素及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西宁市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开发建设现状着手,对西宁市水的供需平衡进行了初步分析,找出制约西宁水利发展的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老化失修工程多、城乡供水问题突出、防洪基础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管理体制不顺。提出了发展西宁水利的初步构想,即以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为中心,突出以治理“两山一水”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和以水库为主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为西宁市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用水保障,促进西宁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是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我国水管理的弊端造成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2002年《水法》的修改重点之一是加强了水资源统一管理。本文从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水法》有关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规定,并指出了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水资源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水资源问题列入重点领域的首要问题,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低,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国家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迫切需求,对水文水资源学科及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学科发展和行业能力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环境的最重要支撑,只有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生存环境。针对日趋严重的淡水资源危机,本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为基础,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就水论水,探讨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五个途径:经济向生态效益型转向、可持续开发水资源、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建立水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人人参与水资源管理,从而实现环境完整性、经济效率和平衡三个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1,(6):5-5
河北: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今后10年,河北省将加大水利公共财政投入,目前,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成,5年总投资规模达1070亿元,平均每年200多亿元。河北省作为7个先行先试省份之一,将率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加快构建水资源管理体系,将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八大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城市水资源紧缺与地方立法的现状,指出化解城市水危机主要依靠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权限,科学地制定地方立法并作出制度安排,通过建立对城市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保持维护和开发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乃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约束下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日益影响着全球的环境和发展,水资源约束下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发展任重道远.通过分析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及水资源约束状况,发现盆地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管理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区域独特性,提出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虚拟水战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7.
旨在通过科学研究,查清青海省湟水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解决湟水流域水资源日益紧缺对策的《青海省湟水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对策研究》课题于1993年12月30日在有关部门主持下,通过了环保、水利等专家的鉴定审查。  相似文献   

18.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核算,不能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在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水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利用恢复成本法核算其价值量。结果表明: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Ⅰ类水质占比及水量日趋减少,水质等级降低后主要以Ⅱ类和Ⅲ类水为主;除Ⅱ类水外,其他类型的水质价值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江西省以水资源折旧调整的EDP比GDP平均下降了5.7%,说明以GDP为核心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过高估计了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2011—2014年江西省水资源价值平均损失为当年GDP总量的4.5%以上,说明“十二五”期间江西省经济增长是以消耗水资源换取的。2015年后江西省由水资源价值损失所取得的GDP增长率大幅下降,水资源水质价值量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省在GDP增长的同时存在水资源的正外部性。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江西省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城市供水价格不合理、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存在,致使水环境恶化趋势日益严重。针对城市水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对城市水资源有效管理和保护的措施: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优化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价格机制应对水资源浪费问题衍4用科技手段,大力推进节水技术的发展;积极提高中国水环境发展的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秦皇岛市已面临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节流和开源,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海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以及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是实现秦皇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