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气候变暖形势严峻的今天。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而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低碳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使低碳经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就公众普遍关注的低碳经济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3.
李云燕  张彪 《环境保护》2013,41(1):45-46
由于没能正确认识环境资源的价值,我国一直没有形成科学的环境资源价格机制。扭曲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之一。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完善目前的环境资源价格政策,提高初始资源价格,加大对循环经济的价格支持力度,重新构建环境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2012年12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  相似文献   

4.
对话人物:乔琦,1963年生,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研究员,主要负责工业污染减排、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空前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却生产出同样空前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要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由对立走向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表现,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从对立走向统一,如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荆勇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1):126-129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以及农村城市经济水平不均衡等众多特殊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现阶段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同时,应努力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吴季松简历:194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技术经济学博士。曾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第六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1998,澳大利亚帕斯)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从事水资源、以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双主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气候、排放、能源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和动向?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对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赤兵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核心导读:五个转变由末端治理被动式向启端规划主动式的经济发展转变;由维系生存环境环保型向资源衔接生态型的结构模式转化;由线性生产间断式向螺旋前进连续性的发展模式转变;由资本利润扩张型向以人为本综合效益型的和谐模式转化;由政府主导行政型向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行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扬弃。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产生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其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污染然后大量投入治理的老路,不如采用新的反馈方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往复地使用资源,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讨论了“治”字思维模式下,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存在污染物既不经济又不环保的严峻现实问题。事实上,规模化禽畜养殖场产生的“废物”,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一种必须利用的资源。因此,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治”字思维问题,在立足于粪便及污水的综合利用100%“资源化”的“化”字思维指导下,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建立无废无污开放式闭合循环的生态经济新模式。一方面,养殖业所有流程按循环利用原则,实行生态工艺或无废工艺的改造;另一方面,在一个大的区域里把畜禽养殖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大农业中的种植业以生态经济循环链锁关系配置成首尾相接的“废料—原料”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在达到边际成本最低的同时取得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湖南省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然而,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虽然获得了空前发展,但由于人们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对自然超限度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家"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实验区"机遇和挑战,尝试在循环经济指导下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发展设计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旨在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从概念上讲,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墨  朱坦  陈静 《环境保护》2011,(17):37-39
要解决我国发展中的资源短缺难题,不仅要尽量开发利用国内资源,还要注重充分利用国外的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再生资源的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际商品期赁市场在参与资金爆发式增长达数千亿美元的过程中,商品的金融属性及波动特征大为增强,本应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因而,价格有时候不是简单地由供需决定。由此,如何认识国际市场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是整体战略对策的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逐步掌握中国自己的定价模式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生态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从黑龙江省的基础条件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从认识、机制、政策、技术等五方面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从而为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地发挥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2011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时期将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要以水、电、油、气、矿为重点,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鸿宇 《环境》2015,(1):79
<正>当下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似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席卷全省山区的绿色崛起浪潮方兴未艾,沿海各市县又纷纷制订出台蓝色崛起规划,打造海洋经济园区、建设蓝色产业带的种种构想,迅速成为各地报纸电视的热门话题。笔者近日应邀到珠三角某海岛考察,这次登岛,除了游客更多、候船时间更长、岛上酒店更上档次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岛上大大小小的山头上,都矗立着一座风力发电机。放眼望去,天蓝蓝海蓝蓝,绿色的山岭上点缀着白色的风车,海岛风景因此变得不太单调了。这座海岛已经被装上百余台风力发电机,形成了装机容量近百兆瓦的风电场,并与大陆的电网连接。海岛从此告别  相似文献   

20.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在20多年前提出的,其重点强调的是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必须把经济发展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既要考虑当代的可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后代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