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中央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也为新时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行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中央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也为新时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行动指明了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现阶段社会矛盾,已经由人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美丽中国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行动的落脚点和基石。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意义,从一个关键、两个基点、三个层次、四个特性等维度分析了美丽中国的内涵特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要求,基于两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分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内涵研究,提出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战略框架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中央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也为新时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行动指明了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现阶段社会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满足人民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发展势头下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明晰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8,(6)
正"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5月18-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相似文献   

9.
资讯     
《环境保护》2020,(14):6-7
<正>2020年7月11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高层次专家论证会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A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黄润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必须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打牢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独立成篇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念、举措、要求,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向、目标,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多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虽然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难以满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相关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提出了系统性的安排。构建现代长江保护治理体系,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需要以颁布实施长江保护法为契机推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以推进"三线一单"编制为基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以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管理为抓手建立推行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以统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主线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以落实生态环境价值为导向推进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环境治理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 and the great progress made during 1979–2006. Applying lessons learned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o its own situati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have the following main features: (1) to explore command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their fullest extent, (2) to strive to raise fund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3) to identify who should take accounta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4) to encourage strategies of “combin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ntegrated utilization”, (5) to embrace opennes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arl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have evolved and deepened: status expanded the national basic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y add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cus changed from pollution control to a combination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thod changed from end control to source control, scope changed form point source control to watershed and territory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tyle changed from primarily using executive power to using legal and economic measur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hey are evalu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provides the prospects of the policies.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要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后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水环境质量改善,但水生态状况堪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进入攻坚期.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形势的研判,阐述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和目标,并提出了四项战略.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从单一要素、单一指标、部分区域转向水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和综合修复.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由水环境质量改善转向水生态环境安全提升,未来将逐步转向生态环境健康改善.③空间管控战略需要整合多项区域规划,研究构建流域与区域协同、水陆统筹、山海一体的统一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空间单元划分体系.④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在影响水生态环境安全的相关产业领域加强防控.⑤科技创新战略要突出科技平台的作用,推进数据、人才、技术、成果的汇集和创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由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⑥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战略要求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率先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研究显示,把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和目标,推行空间管控、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战略,能更加有效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缘政治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访谈。结果认为:(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明确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方法、坚持陆海统筹重大谋略、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要整合现有涉海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创新规划技术与规划治理理念,强化海洋空间管制指标、海洋空间发展能力和海洋空间治理地方特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3)海洋牧场建设要聚焦产业链条,推进“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强化原创驱动,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倡导融合发展,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4)“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强调运用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大势,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升级产业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衔接区域战略。(6)海洋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聚焦深海、极地战略新领域,提升关键海域实时精细观测和预报能力,聚焦海洋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强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7)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调查、长周期监测,加强深海开发技术研发,评估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减少深海开发过程对海洋环境的扰动,实现深海采矿和深海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8)我国需要实施一种空间差异化且有针对性的海洋地缘战略,服务于台湾统一和领土争端、服务于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资源利用,服务于海洋运输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服务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9)实施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输出“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中国海外园区“节点网络体系”构建战略、实施面向“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战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必要的空间支点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周侃  徐勇  汤青  陈雯  李丽娟  李平星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65-3870
由于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增加尚未脱钩,当前中国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在生产生活污染源头治理上仍然面临排污基数大、溢出效应强、空间跨度广等难题,亟需强化污染源管控精准落地、建立健全面向污染源头的环境空间管控体系,以降尺度与融合化空间管控形成更加精准、严格、高效的环境空间管控制度,系统提升环境空间治理效能.本文基于区域环境功能和环境承载力视角分析了环境空间管控体系的科学基点及优化逻辑,从降尺度建立分区分级管控体系、形成融合化环境管理机制、嵌入多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夯实环境空间管控信息化支撑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环境空间管控转型与体系优化路径.此外,研究团队结合典型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案例实证,从人类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过程和格局入手,按照"驱动机制解析—分区分类管控—环境效应评估"的主线设置了"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专栏,以期为污染物源头减排及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探索、环境综合治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长时期、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活动推动下,中国自然资源研究形成了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区的综合集成的发展特色,并且在"任务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创建了较为系统的资源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论体系。面对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国家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大需求,推动建立并完善独立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研究的发展过程,着重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及特点,完成了对不同时期历史机遇的总结与展望。可以发现:中国自然资源研究已经形成了国家需求导向并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应继续坚持以多学科整合为特色的综合研究范式,开拓中国特色的资源科学系统研究新视角;加快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资源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资源科学的学科史研究,厘定资源科学与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积极引入大数据理论框架及技术优势,创新"自然资源大数据"或"资源利用大数据"等相关理论及技术,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动态评价方法,为...  相似文献   

17.
以制度体制推进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环境问题及实现绿色发展最为直接且经济有效的手段。通过规划,对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沈阳市制度体制改革内容,明确改革方向。设计以空间管控、生态补偿、环境监管、治理市场、绩效追责、公众参与为核心,以绿色环保产业为承接的沈阳市"6+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明晰政府部门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将单项制度孤岛联系起来,以制度创新及制度体系构建推动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及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普及。当代大学生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高校环保社团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我国环境保护形势面临着深刻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成为环保工作的主要矛盾.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牢固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在对未来环境形势和环保科技创新需求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紧密围绕绿色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提出了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发展的4个重点任务:面向国民经济绿色发展主战场,全面提升环保科技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引领环境质量改善;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环境治理技术瓶颈;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提出了完善环保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5点建议:实施平台化、国际化、产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助推现代环境科研院所制度建设;加快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和补强科技创新链条;完善管理决策支撑机制,解决科研与管理脱节的问题;统筹全国环境科研力量,创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人才创新活力,为环保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浑善达克沙地所做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沙尘暴产生及治理环节中的政策和体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政策和体制问题才是沙尘暴问题的根源所在:以"自给自足"为核心目标的农业政策与环境政策的不协调和草地资源的公共产权是造成草地退化的诱因,在沙尘暴的治理中存在的责任机制不当、生态建设投资机制不当、草原建设管理缺位以及草原生态环境监管低效等政策和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是沙尘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阻力.提出首先要通过协调农业和环保政策、实施可持续贸易,从源头上减少对资源的需求,从而预防沙尘暴的产生;其次要重点从明确职责和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入手,提升沙尘暴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