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螯合剂、菌根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原位绿色修复技术,成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重点。然而,目前最具推广价值的超积累植物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生活周期长及对重金属积累的专一性,大大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因此利用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普通植物借助其他的技术辅助的联合植物修复成为了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对螯合剂和菌根在强化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综述螯合剂、菌根在强化植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综述了螯合剂和菌根两者联合在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向土壤中添加螯合剂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目前一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本文通过对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和特点,即对超累积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及植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性的讨论,介绍了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详细介绍了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螯舍剂的使用方式,以及它的外部影响条件。最后对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螯合刺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重金属污染近年呈日益严峻趋势,如何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是当今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入手,综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国内外在土壤重金属防治技术上已有的一些方法与实践,提出今后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和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峻。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总结分析探讨了目前的修复技术,从而为后期的土壤治理技术的创新改进提供参考,为实际修复参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我国土壤污染问题较严重,农用耕地污染土地范围较大,且我国东西南北地势环境错综复杂,污染现象呈多样复杂性,我国现行土壤修复技术较单一,综合考虑我国土地重金属污染情况,应采取确行有效的处理技术,因地制宜.文章概述几种目前我国应用范围较广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并对未来修复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螯合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污染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重金属污染问题。本文在综述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重金属螯合剂处理污染底泥的机理,从螯合剂、螯合剂诱导植物修复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螯合剂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螯合剂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重视环境问题,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境治理内容.虽然近些年国家在法规、政策等方面加强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但是土壤修复成本仍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上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环境.为此,需要加强研究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措施,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提升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在介绍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综合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在介绍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综合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进展情况作简要介绍和述评,指出各类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和实用性,并重点介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电动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一螯合剂EDTA、EDDS以及复合螯合剂的不同EDTA/EDDS配比对玉米和油菜作物重金属Pb、Cu、Cd的富集程度,并且通过淋滤实验分析各种螯合剂处理的土壤淋滤液重金属含量和土壤营养元素流失情况。结果表明:螯合剂的存在明显增加了植物重金属Pb、Cu、Cd的富集系数。植物重金属Pb富集系数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3(EDTA/EDDS=1:2)时,达到最高;重金属Cu富集系数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2(EDTA/EDDS=2:1)时,达到最高7.3;重金属Cd富集系数在添加单一螯合剂EDTA时达最高。土壤重金属淋滤液浓度在添加复合螯合剂不同EDTA/EDDS配比时比单一施用螯合剂要低。玉米组淋滤液中TN平均浓度高低依次为EDTA > EDDS > 配比3 > 配比1 > 配比2。油菜组淋滤液中TN平均浓度高低依次为EDTA > EDDS > 配比1 > 配比2 > 配比3。玉米组TP平均流失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TP平均流失浓度72%,油菜组TP平均流失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TP平均流失浓度54%。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螯合剂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研究重金属螯合剂的实验室合成及其捕集重金属的机理,对其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效果与无机稳定化药剂Na2S进行了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螯合剂捕集重金属Pb2+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探讨了当含铅废物中共存其他金属时,高分子螯合剂对捕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种螯合剂对铅去除率在99.7%以上,不受钾,钠和钙离子存在的影响,并且也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当有铁禽子存在时,会降低铅的去除率,但钙离子的共存有利于铅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控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重金属物污染的调控机理和应用研究,是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通过利用生物作用、理化措施等调控技术,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浓度,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及迁移性。文章阐述了利用植物、微生物、化学改良剂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控机理、影响因素、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作用、固定沉淀、吸附络合、有机络合及螯合、离子拮抗等原理与措施,并提出了其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螯合剂处理焚烧飞灰的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进行了垃圾焚烧飞灰的新型稳定化药剂--重金属螯合剂的实验室研究,探讨了本螯合剂处理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本螯合剂夺悄灰中重金属的总捕集效率高达97%以上,其效果显著优于无机稳定化药剂Na2S和石灰,且处理后的飞灰能达到重金属废物的填埋控制标准,同时,其处理后的飞灰的最大浸出量远低于无机稳定化药剂处理后的飞灰,且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都具有好的稳定化效果,减少了稳定化产物在环境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酸N,N-二乙酸四钠(GLDA)具有较强金属螯合能力,是新一代生物可降解绿色螯合剂.通过分批提取实验对GLDA去除工业污泥中Cd、Ni、Cu、Zn的萃取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体系p H值、螯合剂用量等因素对重金属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修正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萃取前后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结果表明,GLDA对污泥中C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体系在p H=4,螯合剂与重金属总量摩尔比为3∶1的条件下,多种重金属取得最佳萃取效果;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导致该金属萃取率低;螯合能力不仅与萃取时间,萃取体系p H值,螯合剂用量,螯合常数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金属的形态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在土壤污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植物生长造成很大的威胁。本文从物化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以及微生物修复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复合污染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限制性问题,文章综述了目前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如何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及农艺措施等方法提高修复植物的生物量和重金属积累量。重点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化学诱导技术、微生物技术、蚯蚓强化修复及农艺措施强化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