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藻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研究在室内模拟水产养殖环境获取水产养殖废水,选择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月牙藻和螺旋鱼腥藻为实验藻种,接种于水产养殖废水,考察其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率,从而比较其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能力,为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藻种的筛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所选藻种均可去除无机氮和溶解性磷,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1.9%、60.9%、43.3%、30.2%和22.7%、76.1%、54.6%、49.5%。但所选藻种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和去除效果各不相同,斜生栅藻去除硝态氮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为64.8%,月牙藻去除氨氮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为15.4%,螺旋鱼腥藻最容易去除亚硝酸盐氮,去除率最大达98.3%。不同藻类搭配用于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体酸化对藻类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综合生态模拟(微宇宙)试验和藻类生物测试,研究了水体酸化对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酸化对藻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8h-EC50和96h-EC50(对斜生栅藻)分别为pH4.45和4.65,当pH≥5.5时,藻类的光合作用对酸度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当pH<5.0时,缓冲能力较弱。低pH对淡水生态系统的阈值处在5.0—5.5间,pH5.5可推荐为水体酸化标准。研究了两个小型酸化水体(pH4.7)中的藻类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鸿媚 《福建环境》2001,18(5):21-22
该文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初步分了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从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藻类净化污水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利用藻类净化污水是一项污水资源化生物技术。常规的藻类处理系统难以达到藻类高性物量生长及发挥净化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有关藻类培养和污水处理环境调控及其净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发展了几种新型的藻类处理系统,包括超浓度培养、固定化藻类、渗析培养、藻垫以及光生物反应器研制,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克服占地面积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藻类收获难等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藻类净化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模拟封闭式景观水体环境,以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含量为指标,对比研究5种水生植物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景观水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净化水质能力;中华天胡荽对生活污水TN、TP、COD去除率分别为31%、84%、69%,对学院景观湖水TN、TP、COD去除率分别为52%...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和藻毒素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目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和藻毒素的主要处理工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富营养化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藻类群落变化与污水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沽生物稳定塘建成后的藻类调查结果表明,随污水的净化,藻类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入水口至生态塘出口,藻类的种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d值不断上升,出水口平均达26.8种,累积达56种;d平均为1.42;优势种由耐污种逐渐变为中污种;藻类的数量随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上升,平均为41155.6×10^4个/L。水中的SS,BOD5,COD,NH3-N,PO4-P等的浓度与藻类的种类数呈直线相关,与藻类  相似文献   

8.
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纯萍进行烧杯混凝试验,考察了试验藻种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试验发现:藻类对混凝过程的影响与藻的种类,生长阶段及藻浓度有关;一般说来,藻类在浓度较低时,对混凝过程吸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增加混凝剂投加量,调节pH,耐加氯可以减弱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酸化水体中的藻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酸沉降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1991年至1992年间,对地处我国重酸雨区域的重庆市郊6个水体中的藻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绿藻门的种类最多,占种类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蓝藻或硅藻。藻类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在酸化水体中(pH值<5.0)分别为23.3~49.9万个/L,0.59~1.05mg/L和0.65~3.01mg/m3;在轻度酸化水体(6.0>pH值>5.0)分别为433.9~680.0万个/L,6.6~21.75mg/L和14.66~25.19mg/m3。三项指标均随水体酸度的增加而减少。酸化水体中的藻类生长潜力(AGP)很弱,低pH值和可给态磷的不足是造成AGP低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依托实际景观水体水质维护的生态净化工程,研究充氧、过滤等物化技术以及水生植物塘、生态氧化塘、表流湿地等生态技术对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维护作用,对比不同生态净化工艺流程的特点,评价各工艺单元对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曝气/过滤、水生植物塘、生态氧化塘及表流湿地等单元均有较明显的水质净化效果,其中曝气/过滤单元的浊度去除效果最好,表流湿地、生态氧化塘及水生植物塘单元的有机物及营养物质去除效果更佳;季节和水温对净化效能有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净化工艺流程的对比结果表明,曝气/过滤-水生植物塘-表流湿地工艺流程的浊度去除效果更佳,曝气/过滤-生态氧化塘-表流湿地工艺流程的有机物及营养物质的削减作用更好。在稳定运行期间,2种生态净化工艺流程的浊度、CODMn、叶绿素a、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14%和35.45%、24.77%和27.77%、17.72%和24.06%、29.94%和36.65%、22.63%和33.6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电化学技术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作用,以天津市杨家泊镇某海水养殖工厂排放的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选用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间歇流的处理方式,考察电压、电极板间距、电化学处理时间对养殖尾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极板间距为2 cm,电压为3 V、电化学处理时间为5 min时,氨氮去除率达96.0%,此时能耗仅为0.79 kW·h/g;电极板间距为3 cm,电压为3 V,电化学处理时间为7 min时,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为98.9%;去除亚硝酸盐的最低能耗为0.032 kW·h/g,此时去除率为75.2%;27组试验组中有14组经电化学处理后的养殖尾水总无机氮浓度达到SC/T 9103—2007《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电化学技术对氨氮和亚硝酸盐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不同试验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较高,且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12.
珠江广州河段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于2007年6月、7月和9月,采用玻璃挂片法对珠江广州河段9个断面处着生藻类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测定了叶绿素a、总氮、总磷、溶解氧、pH等环境因子.本调查共观察到着生藻类35种,主要以丝状绿藻占据优势,其中毛枝藻是绝对优势种,其最高数量百分比达97.4%;而附着在绿藻藻体的一些硅藻,如异极藻、脆杆藻也是常见优势物种.着生藻类数量丰富,为3.16×104-3.06×106cells·cm-2;种类多样性较低,Shannon-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为0.15~2.68.从总氮和总磷含量来看,珠江广州河段水质为Ⅲ类至Ⅴ类之间.调查期间,2007年7月12日举行了"广州市万人游珠江活动",由于活动期间采取的一些截污治理措施,6月、7月水质特别是广州市区河段水质有所好转;但活动过后,营养盐特别是总磷浓度迅速上升,叶绿素a含量和着生藻类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结果说明,珠江广州河段水质能够得以改善,但需要采取持续而有效的措施防止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才能保证珠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利用海洋藻类原料廉价,吸附容量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来处理回收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本文对螺旋藻干粉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动力学和溶液pH值对其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螺旋藻吸附Cu^2+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速度快,被认为是金属离子与藻表面的物理吸附;第二步速度慢,为化学吸附过程。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5.7 ̄6.7。用Freundlich方程模拟吸附等温线,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宝林 《环境科学》1995,16(5):64-66,50
初步研究了在北京动物园利用凤眼莲处理污染水体时其根系微型动物的季节变异特征,以探讨其对系统净化效能的影响。于1992年在根系水域共发现微型动物70种,其中8月份检出种类数量多,为49属60种。  相似文献   

15.
分层水库水深对扬水曝气原位控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昕  许岩  王雪  刘伟  黄廷林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5):1166-1172
扬水曝气是分层水源水库原位藻类控制的有效技术.针对西安金盆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工程典型设计工况,采用商业化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水深条件下扬水曝气器的外围流场,分析了水深对扬水曝气控藻区域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扬水曝气器外围流场稳定时,进水口附近的顺时针环流和其他区域的逆时针环流共存,进水口顺时针环流范围和强度不受水深影响,水流速度沿扬水曝气器径向减小.当水深从50 m逐渐增加到110 m时,扬水曝气核心控藻区域的百分比从12.5%增大到30.6%,核心控藻区域半径从60 m增加到175 m,藻类完全混合的时间从16 d增加到30 d.当水深不浅于65 m时,藻类在补偿点以下的停留时间均大于48 h,且随水深的增加而延长.非核心控藻区域内的藻类随逆时针环流被动迁移至核心区域,最终悬浮并滞留在扬水曝气器底部附近.分层水库中扬水曝气器合理设计间距为水深的1.2~1.6倍.  相似文献   

16.
泥炭净化含油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炭比重小、质量轻,富含有机质,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吸油材料。本文通过大量试验论述了泥炭净化含油污水的实验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泥炭经热加工处理后,由原来的亲水性变成疏水性,在含油污水中实现吸油而不吸水;采用不同的净化方式效果不同,静态方式泥炭可吸附其自身重量的5-10倍的油,动态吸油高达10倍以上;藓类泥炭、草木泥炭及木本泥炭对油的吸附效果也不同,分别可吸附油6—9.5L/Kg、4—8L-/Kg和1—2.5L/Lg。  相似文献   

17.
河口水及藻类对三丁基锡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海河河口水在不同条件下对三丁基锡(TBT)的降解作用。不同条件下TBT的降解半衰期为5.7天~84.5天。提高温度、光照和加入营养盐和腐殖酸均加快TBT的降解,说明TBT的降解与生物作用有关。为此,进一步研究了两种藻——淡水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生于河口地区的扁藻(Platymonassp.)及藻液中细菌群落对TBT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光降解是微乎其微的。细菌群落对TBT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栅藻、扁藻中的细菌群落对TBT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4.3天和20.2天。藻类对TBT的降解速度比细菌快很多,是TBT降解的主要因素,栅藻、扁藻对TBT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2天和1.7天。  相似文献   

18.
在厦门翔安水厂12000t/d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沉淀-砂滤-·OH/NaClO氧化降解抗生素及消毒-清水池"的处理系统,在九龙江流域高藻爆发期完成了工程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砂滤出水总藻密度为2.04x103cells/mL时,注入相同氧化剂剂量0.5mg/L处理20s后,·OH将56ng/L的诺氟沙星降解至未检出,而NaClO仅降解至54ng/L.·OH在氧化降解抗生素的同时能杀灭全部藻细胞.根据HPLC-MS/MS检测到的降解中间产物分析,·OH氧化降解诺氟沙星通过进攻哌嗪环、萘啶环和氟原子破坏药效团,直至矿化为CO2和H2O.·OH消毒后不产生消毒副产物,检测的106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我国高藻饮用水中抗生素的安全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复合清污剂清除赤潮藻类和营养盐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配制成复合清污剂杀灭赤潮藻类和营养盐。通过实验室研究,当复合清污剂的投加量为1.0 g/ L时,对赤潮藻类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实验还研究了复合清污剂对水中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并通过168 h的连续实验研究了 不同营养盐浓度的情况下藻类数量及营养盐浓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