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北郊春季含Pb气溶胶粒子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有重金属的气溶胶粒子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重金属Pb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含Pb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特征和来源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于2012年3—4月使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在南京北郊对含Pb气溶胶粒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算法(ART-2a)对其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春季含Pb气溶胶粒子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6类:富钾-铅类(K-rich)、扬尘-铅类(DUST)、钾-元素碳-铅类(K-EC)、铜-元素碳-铅类(Cu-EC)、锌-铅类(Zn)和锰-铅类(Mn),它们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城市扬尘、燃油排放和化工排放,贡献率分别为70.66%、24.53%、2.47%和2.34%.  相似文献   

2.
引言生长手田间条件的植物所负载的铅来源于土壤和大气两种途径。对影响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铅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已经作了广泛的研究并能作出圆满解释(Peterson 1978)。相比之下,铅通过叶片而吸收的途径则很少注意,且涉及表皮排斥铅的功能的资料也是  相似文献   

3.
设在纽约州Manhasset北岸的长岛犹太研究所生育研究实验室的Susan Benoff等人研究了140名妇女配偶精液中精子的活性,发现暴露于环境的铅会损害精子功能并减少精子数.从研究结果看,有必要对环境铅暴露限值进行重新评估.研究人员发现环境中铅水平波动范围大,高水平铅和低生育率间有联系. Benoff说:“我们有证据表明较高的铅水平会干扰精子结合卵子的能力.”他们把健康精子暴露于不同剂量铅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虽然精液中铅水平增加不一定会影响男性生殖系统激素功能,但却和精子浓度、形状和运动有关,这表明铅对睾丸也起作用. 以前没有预料到…  相似文献   

4.
<正> 铀-钍-铅法是最早用来测定地质年龄的放射性方法之一。在一九○七年加拿大学者波尔特伍德就开始利用铀的放射性衰变规律进行矿物年龄测定的研究,他根据铀的衰变速率和铀矿物中铀、铅的含量计算矿物的年龄,建立了化学铀-铅法(称粗铅法)。一九三五年尼尔用改进的质谱计分析了铀、钍、铅的同位素组成后,建立了同位素铀-钍-铅法。许多学者对影响年龄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改进了铀、钍、铅的测定技术,同时研究了数据处理方法,使铀-钍-铅法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铀-钍-铅法既适用于古老岩体和矿物的年龄测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石油原油、铅镉及其复合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石油原油及重金属等原材料的广泛开采与使用,使石油原油、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日趋加重,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利用人工模拟污染土壤,研究石油原油、铅镉及其复合污染胁迫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1新鲜土壤(S)作为对照;21000 mg·kg~(-1)石油原油污染土壤(SP);3500 mg·kg~(-1)铅和50 mg·kg~(-1)镉污染土壤(SH);41000mg·kg~(-1)石油原油污染、500 mg·kg~(-1)铅和50 mg·kg~(-1)镉复合污染土壤(SPH).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H、SP、SPH处理土壤基础呼吸强度最高分别增加约100.99%、36.61%、25.80%,铅镉污染(SH)对土壤基础呼吸影响最显著,反映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的激活作用最强;石油原油污染(SP)与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SPH)刺激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SP处理最高增加了90.25%,而铅镉污染(SH)则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减少.不同土壤酶对污染处理的响应不同,其中,石油原油污染(SP)对FDA水解酶及脱氢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石油原油或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SP、SPH)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而铅镉污染(SH)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该研究表明,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石油原油或铅镉污染的影响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地壳中铅是重金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使用铅已有数千年历史,云南铅的蕴藏量十分丰富。随着金属冶炼工业的不断发展,铅元素在环境中的扩散愈来愈多,由此而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大量调查资料为依据,讨论了我省工业废气中铅的污染状况及其对生物、土壤和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含磷化合物(羟基磷灰石HA、磷矿粉PR、磷酸氢钙SSP)对污染土壤中铅的植物有效性及形态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高磷水平(5000mg·kg-1)对降低植物茎叶和根中铅的含量有明显作用.其中HA对降低土壤中铅的植物有效性的效果最明显,HA5000处理对植物茎叶和根组织中铅的含量分别降低52 2%和73 1%,在5000mg·kg-1的施磷水平下,上述含磷化合物对降低植物吸收铅的影响顺序为:HA>(HA SSP)>SSP>PR.连续提取法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不同的含磷化合物对形成土壤中残留态铅、降低有效态铅的含量有明显效果,其影响顺序为HA>PR>HA SSP>SSP.以上结果表明,HA对降低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增加污染土壤中铅的化学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铅,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金属,铅作为原料及其制品广泛见于工交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查考历史,远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就有炼铅业并开始使用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铅的用途日益广泛,甚至连现代的交通工具也与铅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家知道,汽油是现代交通工具的“粮食”,如果没有汽油,飞机就不能起飞,汽车就不能行驶。由于汽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在作燃料用的汽油中都要添加一种叫做“四乙基铅”的抗爆剂。据  相似文献   

9.
铅模板交联壳聚糖对Pb(Ⅱ)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脱乙酰度、粒度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吸附铅离子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为壳聚糖脱乙酰度100%和溶液pH值6.5.在该条件下,壳聚糖与铅离子作用后,用戊二醛交联,然后用盐酸洗脱铅离子,合成了铅交联壳聚糖模板树脂.探讨了交联剂量对交联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铅模板交联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CHO/NH2为0.75:1时合成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铅离子有最大吸附量,并且该树脂对铅离子和铜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重复使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刘向阳 《环境》2002,(2):24
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历来对铅污染高度重视。铅中毒除了与含铅的生产环境有关外,也与生活环境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至少与某些含铅的油漆颜料、陶瓷食具、塑料制品、化妆品、酒类、药物以及汽车尾气有一面之缘,因而铅污染是广泛存在的。铅在体内大部分可由肾脏、胃肠道从尿和粪便中排泄,少部分随唾液、乳汁等排出。目  相似文献   

11.
矿区植物假繁缕对铅、锌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温室砂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假繁缕(Pseudostellaria maximowicziana)对铅、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内,假繁缕根干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根冠比及植株铅、锌含量均随所施铅、锌浓度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根和地上部分铅含量最大值分别为1386.08,1197.93mg/kg;锌含量最大值分别为9250.50,8243.15mg/kg.植株铅和锌转运系数均1.偏相关分析表明,假繁缕根和地上部分铅、锌的吸收间可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晓艳  柳检  罗立强 《环境科学》2018,39(8):3835-3844
土壤中铅的可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受土壤中铅形态影响.本工作采用改进的BCR顺序提取法、植物栽培、微区X射线荧光(μ-XRF)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研究了铅锌矿区土壤中铅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铅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为:可还原态酸溶态残渣态可氧化态;(2)植物组织中铅浓度与土壤中酸溶态铅浓度呈一定相关性;(3)微米水平上,铅在土壤中呈非均匀分布,与Fe和Mn存在一定相关性;(4)土壤中铅的分子形态主要以Pb-goethite(铅-针铁矿为41%~46%)、Pb3(PO4)2(36%~55%)和Pb-Mn O2(铅-锰氧化物为3%~24%)形式存在.研究表明BCR、μ-XRF和XANES分析方法结果可以相互印证,均表明土壤中铁锰氧化物吸附和磷酸铅沉淀是降低铅生物有效性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未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三槽型电解槽中采用电动力学法去除污泥中的铅.对实验过程中的污泥pH、电导率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研究污泥消化、电动力处理时间、搅拌、阴极室电解液pH,对电动力学法除铅的影响.实验发现:污泥消化不利于电动力法对污泥中铅的去除;延长电动力处理时间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污泥中铅的...  相似文献   

14.
王成  夏学齐  张义  廖启林  杨忠芳  季峻峰 《环境科学》2014,35(11):4251-4256
环境中铅污染及其地球化学行为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利用地球化学同位素方法研究长江下游典型地区土壤和河流悬浮物中铅富集特征和成因,量化不同端元源对铅富集的影响,对于环境科学发展以及铅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促进意义.结果表明,南京城区表层土壤和长江下游悬浮物中的铅相对于当地背景土壤呈现出富集特征.土壤和悬浮物的铅同位素相对于自然端元具有较高的206Pb/207Pb和较低的208Pb/206Pb比值,为受到了人为铅输入影响的缘故.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端元识别模型估算表明,南京市区土壤中的铅有18%~56%(平均35%)来自人为端元源,而长江下游悬浮物样品中铅的人为端元源贡献率为22%~46%(平均32%).  相似文献   

15.
铅低积累大豆的筛选及铅对其豆中矿物营养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和培育铅低积累作物品种已被用来降低铅流入到人们的食物链中.本实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16个选定的大豆品种在两个铅处理(500和1500 mg·kg-1)下的生长反应,并评估其对铅的耐性.结果表明,在两个铅处理(500和1500 mg·kg-1)下,大豆中Pb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值分别为0.19和0.27 mg·kg-1.在两种Pb梯度处理下富集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003~0.014和0.002~0.012.16种大豆品种的富集系数在两种Pb梯度处理下均小于0.02,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大豆吸收的Pb主要积累在根部.大豆品种:垦丰16号、绥农28号、中黄35号和黑河35号被发现符合低铅积累大豆品种的标准.这4个品种的大豆被进一步用于评估Pb和其他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Ca、Cu、Fe、Mg、Mn和Zn.土壤中Pb含量会影响大豆对微量矿物营养元素的吸收,表现为土壤中高剂量Pb能抑制大豆对Ca、Cu、Fe、Mg和Zn的吸收,同时增加其对Mn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们对过去几年内新出现的某些应用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矿床的可能性引起注意,其二是对苏联科学院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所(IGEM)最近所获得的印度地盾某些内生矿床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讨论。 铅同位素和矿化时代 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形成时代的依赖关系已为人们所熟知。这种关系可以用以下铅的同位素比值的逐渐增大来表示:矿床从老到新,其~(206)Pb/~(204)Pb,  相似文献   

17.
铅害猛如虎     
铅是重金属中霉性最大的一种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受到铅的毒害.然而,人们往往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铅导致了古罗马的衰落古罗马人将葡萄酒和果汁贮存在铅制的酒壶中,铅溶解在酸性的葡萄酒和果汁中,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四百年中,古罗马人,特别是贵族,一个个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那些豪饮的贵妇人,不断出现流产、不孕和死胎,而致命的铅害更严重地危及了他们的后代:要么是智力低下,要么便是呆痴……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身受其害,却不知是  相似文献   

18.
警惕食品包装上铅对人体的危害北京军区空军卫生防疫队俞苏蒙,鞠秀芳铅是一种古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得已证实。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铅是自然界分布很...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铅烟尘存在形态的探讨;2.铅烟尘净化机理的研究;3.净化液的确定;4.铅烟尘去除率与装置填料高度、净化液喷淋密度、气速等参数相关性和消除铅尘堵塞装置的方法研究。本研究在分析各种铅尘净化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情况提出炉气中铅的存在形  相似文献   

20.
水分管理和外源硒对水稻吸收累积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和外源亚硒酸盐的添加对水稻根际铅的动态变化和水稻吸收累积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显著增加了根表铁膜对铅的吸附和根系对铅的吸收,淹水下苗期和成熟期水稻根系铅含量分别是非淹水处理时的4.2~8.5和1.4~1.5倍;淹水降低了地上部的铅分配,在苗期和成熟期分别降低85.9%~86.7%和51.8%~74.0%.加硒降低了土壤溶液、苗期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的铅含量以及成熟期水稻根表铁膜、根系和茎中的铅含量.与对照相比,淹水和非淹水下加硒处理使苗期水稻根系铅含量分别降低了5.4%~24.3%和2.7%~61.7%,使成熟期水稻根系铅含量分别降低了56.1%~64.1%和53.8%~63.2%.水稻籽粒中的铅含量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水分管理和外源硒的添加显著影响了水稻根系对铅的吸收,而对水稻籽粒对铅的累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