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磁混凝技术具有反应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可靠等优点。简述了磁混凝过程的反应原理和影响因素,详述了磁混凝技术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河道水体及应急饮用水中的应用,并对磁混凝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铝盐混凝法去除氟离子的一般作用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混凝除氟、絮体氟吸附和释放等试验考察了铝盐混凝除氟的作用特,探讨了除氟随铝盐投加量、混凝pH等操作参数及铝盐混凝剂本身形态不同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铝盐混凝除氟效果与混凝pH密切相关,在pHo 5.8-7.0条件下除氟效果最佳;在相同投加量和各自的最佳混凝条件下,单体铝盐的除氟效果好于聚合铝盐,但其絮体的持氟性能不及聚合铝盐。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硫酸亚铁、碱式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试验,阐述了混凝脱色机理,对脱色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化学混凝法处理合成洗涤剂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废水的性质,并对合成洗涤剂废水的化学混凝法处理进行了研究。从多种混凝剂中筛选出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并确定出混凝处理的工艺条件及流程,对合成洗涤剂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成分分析法在印染废水混凝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本平  骆丽君 《化工环保》2004,24(4):256-25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双重图对印染废水混凝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在用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混凝试验中多维工艺操作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各参数对混凝脱色的重要性,从而根据双重图来对混凝试验操作参数实行优化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UV/Fenton预氧化程度和混凝处理条件对模拟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为14.1%;当UV/Fenton预氧化处理过程中H2O2的质量浓度为150~300mg/L时,废水的混凝性能可提高1.5倍以上;当H2O2质量浓度为450mg/L、光反应时间为30min时,采用UV/Fenton氧化一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2.7%。苯酚废水采用UV/Fenton预氧化处理后,进行混凝处理过程的适宜pH为6.5,混凝剂Fe^3 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7.
蒽醌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詹伯君  潘杰宁 《化工环保》1999,19(6):346-351
对蒽醌染料废水分别用混凝沉淀法,微电池法,O3法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用生物膜SBR法和活性污泥SBR法进行了生化处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废水经PAM混凝沉淀-铁炭微电池预处理和生物膜SBR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T酸一次洗水初步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印  柏承志 《化工环保》1998,18(5):263-266
采用重氮化-偶合-混凝沉淀和重氮化-混凝沉淀两种方法对T酸一次洗水的初步处理进步了研究。T酸一次洗水经两种方法处理后,COD去除率分别为61.3%、50.5%,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4.6%、71%。  相似文献   

9.
铁屑/炭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法处理制罐废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小文  王伯铎 《化工环保》1998,18(4):220-223
研究了用铁屑/炭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法处理铝质量易拉罐生产废水的流程和工艺条件。废水经铸铁屑/焦炭反应柱处理后再经混凝沉淀处理,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畜禽养殖废水由于具有高COD、高SS、高氨氮等特点,属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不宜直接采用生化处理,需对其进行预处理。试验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MAP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预氧化+混凝沉淀+MAP沉淀预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同时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260 mg/L,PAC为700 mg/L,PAM投加量为10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并且药剂投加不宜采用同步进行,适宜先进行预氧化,然后进行强化混凝,最后采用MAP沉淀法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可以达到更好的预处理效果,提高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1.
概括了混凝技术在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以及印染废水回用工艺的预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及复合混凝剂等的应用发展现状。复合混凝剂因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混凝性能,减少了投药量,进而降低了混凝污泥的产量。应对有机组分进行阳离子化,以减少无机组分的用量,并通过接枝反应等制备出具有多支链、含较多具有吸附功能的官能团结构的有机高分子,以提高混凝效果。应进一步针对实际印染废水,考察其他污染物以及实际操作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改良复合混凝剂。  相似文献   

12.
The evaluation of 2-hydroxyprop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hitosan (HACC), a biodegradable cationic polymer, for the coagulation of sericin in silk degumming waste solu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jar-test coagulation experiments. The coagulation efficiency was assessed by the factors of residual turbidity, sericin removal and CODC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iciency were dependent on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pH, coagulant dosage and settling time. The optimal pH value was found to be around 8, while a 1 g/L HACC dosage was sufficient in providing more than 98 % turbidity removal and 76 % sericin removal. The results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got by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coagulants. The coagulation of sericin by HACC may be involved in a dual mechanism including charge neutralization and bridging mechanism. Moreover, the sludge cake from the coagulation, mainly containing sericin protein and modified chitosan, might be used as finishing agent for polyester fabric or food additive for animals after fundamental purified.  相似文献   

13.
刘利  湛含辉  王晓  母玉敏 《化工环保》2013,33(3):198-201
进行了高浓度悬浮液的混凝实验研究。为研究混合阶段渐变剪切速率对混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在混合阶段分别采用固定搅拌转速和渐变搅拌转速进行实验。在混合阶段采用固定搅拌转速,当搅拌转速为210r/min时,絮体二维分形维数最高为1.8847,悬浮液浊度最低为118NTU。采用渐变搅拌转速的方法,由210r/min开始逐渐降低搅拌转速,絮体二维分形维数最大,为1.9205,处理后悬浮液浊度最小,为107NTU。在一般混凝沉降过程的规律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浓度悬浮液混凝沉降过程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用聚硅酸铁铝混凝剂处理炼油厂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以煤矸石和硫酸烧来主要原料研制的聚硅酸铁铝(PSFA)混凝剂对炼油厂废水的絮凝作用及混凝剂种类、用量和体系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工PH范围内,PSFA对炼油废水具有良好的混凝处理效果。与传统混产剂相比,它具有破乳性能好、投量少、滤饼含水率低、上清液透光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徐文倩 《化工环保》2013,33(4):316-320
采用混凝-Fenton试剂氧化或混凝-臭氧氧化两种氧化技术预处理上海某医药集团原料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处理该废水,在混凝pH为9.5、混凝时间1h、PAC和PAM加入量分别为600mg/L和12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23%;混凝后废水再分别用臭氧氧化和Fenton试剂氧化处理,臭氧氧化明显比Fenton试剂氧化经济有效,在臭氧氧化pH为10、臭氧加入量为15g/L、臭氧氧化时间为1h的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27.8%,废水BOD5/COD明显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藻土对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能力进行强化,并用于线路板含络合铜废水中铜的去除。考察了硅藻土加入量、混凝剂加入量、pH、快速搅拌速率和沉淀时间等因素对除铜效果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硫化钠破络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强化混凝的除铜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投加PAC或PFS;PFS-硅藻土除铜效果好于PAC-硅藻土;在pH为8.0~9.0、硅藻土加入量为120 mg/L、PFS加入量为60 mg/L、快速搅拌速率为250 r/min的条件下,沉淀40 min后可使出水铜质量浓度低于0.30 mg/L,比传统破络工艺出水水质更稳定,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7.
秦杨  温青  任洪强  丁丽丽 《化工环保》2007,27(3):253-256
采用预处理—生化(包括水解酸化和好氧)法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对工艺流程Ⅰ(预处理为混凝)和工艺流程Ⅱ(预处理为混凝及臭氧氧化)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时CaO的最佳加入量为16g/L;混凝出水采用臭氧氧化,臭氧通入量为29m g/L时,臭氧氧化出水色度为141度,色度总去除率为91%,但TOC基本没有变化,且臭氧氧化出水经过后续的生化处理后,最终出水色度与工艺流程Ⅰ相比无明显优势。采用工艺流程Ⅰ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更合适,最终出水pH为8.5,COD为88m g/L,TOC为48m g/L,色度为359度,SS为25m g/L,SO24-质量浓度小于50m g/L,PO34-未检出。  相似文献   

18.
湿法腈纶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湿法腈纶废水.该工艺采用的高效菌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新型氧化混凝技术均对湿法腈纶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温度为42℃、水解酸化运行周期为20 h的条件下,接种活性污泥和高效菌的SBR的COD去除率为26.0%;在新型氯铁型氧化混凝剂加入量为15 mL/L的条件下,混凝出水COD可降至66 mg/L.水解酸化—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氧化混凝联合工艺的总COD去除率可达8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