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湖生 《安全》2020,(3):10-17
为了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分析了各类突发事件在危险源性质、事件发生演化规律、事件应对具体措施及所需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各类突发事件危险源防控基本理念、事件应对基本过程、应对资源保障模式、指挥协调模式、分级预警和响应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构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时需要考虑的对象、目标、责任主体、运行机制和保障条件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管理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具有涉及领域广、环节链条长、社会期望高、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或最优的方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应急管理体系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构建起符合国情的应急管理体系,并通过持续的应急能力建设,达成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及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限定性地给出城域和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的内涵和类型,紧密结合城域的特点及当前城域和跨城域应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并构建由应急准备体系、监控预警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恢复处置体系组成的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探讨建立健全该体系所面临的跨城域应急救援预案、信息共享、协调合作及应急统一指挥与责权归属4方面关键问题,提出简要的应对措施。笔者研讨的成果,为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安全生产来说,这句话就更为灵验,甚至是安全生产的制胜宝典。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提前预防是处理一切应急突发事件的根本前提,决定着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成功与否。因此,在安全生产、消防、医疗、航空航海、  相似文献   

5.
三、中美两国应急管理体系特点对比(一)应急管理体制1.应急管理机构我国重大灾害应急管理模式属于以单项灾种为主的原因型管理,即按突发公共事件类别、原因分别由对应的行政部门负责。美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从单项防灾、综合防灾发展成为今天的循环、持续改进型的危机管理模式。联邦政府指定国土安全部作为人为和自然灾害以及紧急事件的核心机构。同时,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虽已并入国土安全部,但仍可作为直接向总统报告、专门负责重特大灾害应急的联邦政府机构存在,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局长继续由总统任命。(1)联邦应急管理局有“总…  相似文献   

6.
应急预案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基于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需要以及各类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实,国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反思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混乱和偏差,指出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与困难;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基础概念出发分析了应急预案体系各要素的内涵,理清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方法,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寻求理论依据。另外,文章还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其研究成果可为应急与安全领域研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宏伟  李贺楼 《安全》2010,31(10):1-4
应急志愿行动是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协助专业应急机构进行应急管理的活动。近年来,我国的应急志愿行动在历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应急能力的有效补充。但是客观来讲,我国当前应急志愿行动还是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前中国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制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体系三个方面,建立、健全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港口功能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港口水域安全面临较为严峻形势的特点,系统分析现有的港口水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应急指挥机制、应急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力量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应急预案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港口水域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港口水域安全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起协作、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构建完备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全面加强港口水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港口水域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能力,为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的港口营运环境。  相似文献   

10.
谢丹  朱伟 《安全》2014,(7):22-2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暴雨灾害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随之增大。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突发暴雨灾害情景,划分暴雨灾害危机事件单元,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暴雨灾害后果以及暴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城市突发暴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降低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合作问题,构建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的异质主体网络体系,分析各异质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异质应急主体行为选择——合作与不合作行为对应急合作达成的演化影响,将演化博弈理论应用到水灾害应急管理中,建立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对主体博弈形成的动力系统进行系统仿真。最后,根据演化博弈结果得出,中央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和对不合作主体从重处罚将有利于良好合作秩序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分解成潜伏期、发生期和恢复期3个时期。在分析不同时期非政府组织发挥不同作用的基础上,规范其在各个时期的参与路径,如潜伏期的正确介入与引导,发生期的有效参与与监督,恢复期的积极评估与干预,进而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每个时期的作用,提高其应对突发水灾害事件的效率,避免产生盲目参与、过度参与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城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大规模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总时间最短为上层目标函数,应急疏散路网利用率最大为下层目标函数,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及应急交通管理部门对应急疏散产生的影响,建立一个双层人车应急混合疏散规划模型。鉴于模型的复杂性,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有应急交通部门统一管理的路网应急疏散的能力比自然路网应急疏散的能力高87.3%。  相似文献   

14.
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传贵  张晓锋 《安全》2006,27(5):5-7
1引言 现代城市由于人口和财富等的大量聚集,大大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表现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对城市各种功能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而抗灾性与安全性则越来越差,若某-功能(如交通、燃气)子系统-旦失灵,会殃及其它子系统的功能,城市灾难的放大效应十分明显,城市中的人口将面临着很大的伤亡威胁,减少伤亡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是城市灾害发生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应急管理合作对我国跨区域应急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跨区域应急管理内涵,从应急计划、援助合同、协调体系及信息保障4个方面剖析了美国应急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借鉴美国应急管理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跨区域应急管理框架不尽统一的局面,建议从区域管理、法律约束、跨区域应急预案、应急信息网络、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跨区域应急物流中心网络建设6个方面初步构建跨区域应急管理的主...  相似文献   

16.
丁辉 《中国安防》2007,(4):18-21
一、城市安全能力建设   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具体的小社会,是城市的基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本身都与城市的各个生活区域、生产区域紧密相连.人是城市生产、生活的主体,城市安全归根结底是城市人口的安全.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中,政府的组织管理模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安全意识等都直接影响到城市安全.因而,城市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安全能力建设是指一个国家、区域或个人开发安全能力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为了有效地保障人的安全,必须做好城市安全防范能力的建设和各项保障措施的建设,其中基层应急管理与安全防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从国外应急管理的基础谈起,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实践工作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灾害的风险传递规律及其风险传递的阻断措施,基于系统理论和信息论的原理,将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讨论灾害风险传递系统中要素的关联性和信息感知的非线性特性可能产生风险的传递性。结果表明,风险的传递性主要存在于信息缺乏和应急知识的不成熟的灾害应急网络体系中,并且可以将风险传递结构关系分成关系型、层次型、树形和网状型4种类型。最后,利用信息熵的方法表述信息在传递中的损失,指出风险沟通可以阻断风险传递链。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事故与救援资源存在随机性的特点,建立了交通救援资源配置的随机模型。根据高速公路特有的道路条件与交通机理,确定了模型中救援服务水平、事故概率的权重,配置点至事故点的权值以及随机资源等参数值。将所建立的模型与参数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的救援资源配置,研究表明,新的配置方案较好满足了交通事故高概率区域的救援需求,并且合理减少了救援需求区域的资源配置数量,为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应急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