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影响农业生产力的生产要素视角出发,阐释了农业生产力再开发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开发不足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力再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内江市沱江流域经济-环境系统1995~2010年时段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指出了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其目的是协调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及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正确理解环境保护与发展生产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更好地处置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运用数值模拟预测溢油流散规律对有效围控油品泄漏后的扩散范围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溢油模拟研究面临的难题,分别从油膜扩展、动力漂移、油膜粒子化和风化作用4个方面综述了溢油基础模型的发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溢油数值模拟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溢油模型及软件的原理、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溢油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指出一种运用欧拉-欧拉法建立溢油模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7.
8.
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八五”期间的拓展,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一旅游线路一旅游区”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布局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九五”期间发展的总目标,即海外旅游者人数累计达45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人数累计达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1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人累计达420亿元,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累计达550亿元。为了顺利实现该目标,需全省各个行业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以及合理布局旅游业生产力和确立重点项目。1旅进业生产力布局的原则与依据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应遵循“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出发,探究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之间的理论逻辑。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更先进的生产力质态,体现为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资料改进、劳动对象拓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效能提升,即经济学视角中人造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源等不同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核心内涵在于人力资本累积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产出的贡献。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都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观为根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既指明了“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同时又强调了新质生产力应当促进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经济绿色化和绿色经济化的进一步转变,是绿色发展的驱动力。同时,绿色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产业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蓬勃发展,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在研究钟祥市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市农业基地建设的条件、措施.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提出了农业生产潜力指数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这一评价方法对内江市主要家业作物的生产潜力的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农牧交错带为切入点,选取晋北长城沿线大同市8个气象站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M-K检验以及Thormthwaite模型,分析了近38年来大同市气候变化及其气候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近38年大同市气温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且在1994年发生突变.②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③气候生产力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出现南部高于北部,东西方向上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增.④暖湿气候的气候生产力呈现正距平,最适合作物生长;冷干气候的气候生产力呈现负距平,最不适合作物生长.现阶段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充市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分析南充市农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合理利用农地提出了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原则、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述了农业生产潜力定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德阳市主要作物生产潜力。得出光能利用率低是造成该区作物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种作物中水稻生产力、生产潜力最大,不同种植制度中水旱轮作生产力、生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Y=F(Q)·F(R)·F(Y)·F(W)·F(S)及其分部公式,计算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森林和水生植被的潜在生产力。计算表明,麦类的潜力为2.14×10~3~6.08×10~3kJ/m~2·a,水稻的潜力为4.38×10~3~14.2×10~3kJ/m~2·a,春玉米的潜力为8.46×10~20.51×10~3kJ/m~2·a,森林植被为14.5×10~3~54.2×10~3kJ/m~2·a,水生植被为2.67×10~3~5.77×10~3kJ/m~2·a。 相似文献
18.
我国龙头企业主导型农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农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集群内外组织之间的合作有力于推动农业集群技术创新。从集群参与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的三种类型,分别运用Stackelberg模型和Cournot模型对单龙头、多龙头企业主导型农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龙头企业主导型农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根据持续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