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通过采用稳定、温度、平台、石墨炉(STPF)条件应用,对海洋—江河悬浮颗粒物中Cu、Pb、Cd的化学形态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形态测定条件,并为测定悬浮颗粒物中痕量金属的提取液各化学形态的含量提供一个方便、可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空气颗粒物中铅、镉超声浸取-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波震荡方法对大气滤膜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待测元素。研究了浸取液种类、酸度、浸取时间和干扰因素等,确定了颗粒物样品溶液制备的最佳条件,与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原子吸收技术结合,建立了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Pb、Cd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快速、准确,标准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7%以上,6次测定方目对标准偏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3.
地表水中铁锰总量的高低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地表水中铁锰总量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成正比。地表水中铁锰主要来源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溶解态铁锰很少。水样中铁锰含量随自然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当水样自然体系中加入硝酸后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样品采集后自然沉降时间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TSP系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0μm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也称总悬浮微粒),是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因此是大气中的必测项目。测定TSP常采用重量法,本文旨在对测定时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讨论。1测定时的质量控制1.1条件影响在采用重量法测定TSP时,方法要求平衡室温度在20C~25C之间,温度变化小干士3℃,相对湿度小于50%,变化小于5%’‘’。但对一般三、四级监测站来说,因条件限制,平衡室温、湿度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当室内外温、湿度差别大时(一般室内外温、湿度都存在差异),常常会出现滤膜称重的质量失控…  相似文献   

5.
测定环境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痕量汞,用4种消化液进行对比实验,其中高锰酸钾-硫硫-过硫酸钾混合液消化效果较好,用冷原子荧光测定操作简便,检测下限为0.05μg/L,重复测定9个实际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11.6%,变异系数为10.4%,添加汞标准回收率为102%。  相似文献   

6.
测定环境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痕量汞,用4种消化液进行对比实验,其中高锰酸钾─硫酸─过硫酸钾混合液消化效果较好,用冷原子荧光测定操作简便,检测下限为0.05μg/L,重复测定9个实际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11.6%,变异系数为10.4%,添加汞标准回收率为102%。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距离传送的管网自来水,其悬浮颗粒较为复杂。由于散射浊度测定的颗粒粒径非常微小,应是1nm至100nm的胶体溶液(丁达尔效应规范的颗粒物)。然而,管网水质的大悬浮颗粒点有较多比例,显然采用散射浊度测定方式是不合适的,而应以透射光检测为主。本试验采用长光程(500mm)和激光光度传感器进行颗粒浓度(FTU)透射光的灵敏检测。最小可分辨0.01FTU。并研究采用GPRS无线传感网络,完成监测数据的昼夜遥传,实现预警监控城乡区域管网水质的突发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1),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对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流速进行了比对监测,结果表明,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流速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为止,已有50余个国家75个城市约175个环境空气监测站参加全球性环境监测系统(CEMS)的空气监测计划,测定的项目有二氧化硫(SO_2)和悬浮颗粒物(SPM)二项指标。1973~1980年间GEMS共获得1451组测定数据,经过严格挑选,报告时剔除了代表性不够的数据,结果SO_2获得541个数据,数值范围在3~242ug/m~3之间,中值为45ug/m~3。获得SPM334个数据(重量法),数值范围在24~547ug/M~3之间,中值为89ug/M~3.  相似文献   

10.
测压法测试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 BOD 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测压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污水中BOD5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根据BOD5的测量范围给出了样品的取样量和计算系数。进行了测压法和稀释法测定生化出水和进水的对比试验,由于测压法在测定过程中有搅拌作用,致使所测结果比稀释法高。应用测压法每天的测量结果绘成曲线能对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判断,加以补救和评价。对测压法的特点作了较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广州颗粒物数浓度污染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于2008年1月利用颗粒物计数器(CPC)、颗粒物在线观测仪(TEOM1400a)、自动气象站以及现时天气现象传感器(PWV22)获得了大气颗粒物中每分钟颗粒物数浓度、每30分钟PM2.5>浓度、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结果发现,1月份能见度低于10km的天数达到25天,其中灰霾天气有17天.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敖浓度为22032±4731个/立方厘米,PM2.5,浓度为123.1±64.5 μg/m3.非灰霾和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日变化趋势总体比较接近,但在13:00~16:00时段,非灰霾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变化比较明显,而灰霾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变化比较平缓.现测期内颗粒物教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与PM2.5质量浓度、温度呈正相关.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与PM2.5浓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明显高于非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与这两者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  相似文献   

12.
AMA254汞分析仪测定颗粒物中痕量总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MA254汞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和煤中的痕量总汞,建立了直接测定颗粒物中痕量总汞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在汞绝对含量为0~35ng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大气颗粒物和煤中的痕量总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6ng/m3和0.02ng/g,标准样品测定的RSD≤0.78%,加标回收率为92%~108%.该方法具有无需消解直接进样测定、极其简便、省时等特点,适合多种固体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大气监测中,常常要进行尘粒物浓度的测定,如粉尘、降尘等。 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编写的《大气污染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把空气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飘尘,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的尘粒浓度,称此浓度为飘尘浓度C_1。 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保局组织编写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说,大气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尘粒称为人体可吸入尘(Inhalable Particles简称IP)。总悬浮微粒简称TSP,按我国现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为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尘粒含量为总悬浮微粒浓度。  相似文献   

14.
9.1概述:在浊度测定方法中,不论是气体试样还是液体试样,有测定入射光透过强度比的方法——比浊法,和测定对入射光的散射强度比的方法——散射浊度法。然而,除了临床分析外很少使用比浊法,最近“透射浊度计”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分析中,这也是浊度测定方法的一种。环境厅第1号公告(1972.1.10)把大气中粒径10μm以下的微粒定义为悬浮颗粒状物质,并规定连续24小时测定中每小时平均值在0.10mg/m~3以下,1小时含量0.20mg/m~3以下为环境标准,这些悬浮颗粒物是在地面以上3~10m的范围测定的。此外,大气污染防止法规定煤尘的年平均值在0.15mg/m~3以下,并对发生源的设备也做了一些规定。在水质方面也作了有关SS的规定(生活环境标准),SS和浊度之间的相关性是今后探讨的项目。一般说来,水质和大气的混浊试样,在理想状态测定比较困难,与分光光度法相比难以保持校准曲线的线性,所以往往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再现性。  相似文献   

15.
用玻璃纤维滤筒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借助硝酸和氢氟酸的作用,使滤筒和废气颗粒物在160℃下消解,再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消解液中总汞。用50%热硝酸溶液处理玻璃纤维滤筒,消除滤筒本底值不一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并优化消解过程,使该方法在0.05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采样体积为10 L时,方法检出限为4.5×10~(-5)mg/m~3,空白加标样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7.2%,加标回收率为87.0%~113%。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某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中总汞,测定值在标准排放限值内。  相似文献   

16.
特定环境下大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城区大气环境为对照,通过检测特定环境(新配置塑胶跑道的体育场、新轿车内、塑料蔬菜大棚内)中大气悬浮颗粒物上酞酸酯(PAEs)的组成和分布,文中还就特定环境与城区大气环境PAEs污染的差异,评价了PAEs在特定环境中的环境污染行为,这些结果可为自然条件下PAEs迁移过程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应达到现行燃气锅炉标准,现行颗粒物监测仪器需要进行更新。现在市面上有2种污染源颗粒物采样管可对改造后电厂进行颗粒物采样监测,采用平行实验法对这2种采样管所采集的颗粒物质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使用验证实验分析2种采样管颗粒物采集质量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如何提升燃煤电厂颗粒物监测的准确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向样品加入适量硝酸根,除去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再将预先分离的颗粒物合并到水样中,混匀后测定,经过这样处理,既去除了水样中的Cl,以保留了水样中原来的组份,保证了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拉曼光谱对采样后的滤筒进行分析,发现废气中的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是造成成都市部分企业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颗粒物比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对含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废气进行颗粒物浓度比对监测时,参比方法(重量法)测定的颗粒物浓度是一定标干采样体积下废气中固体微粒和硫酸铵-硫酸氢铵液体微粒结晶后产生的晶体的总质量,基于光散射法的CEMS颗粒物浓度测试系统测定的颗粒物浓度只是一定标干采样体积下废气中固体微粒的质量,由此导致参比方法测出的颗粒物浓度远大于CEMS测出的浓度,造成比对误差远超出允许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硝酸银沉淀-颗粒物返还法去除COD样品中的氯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后,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硝酸银,除去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再将预先分离的颗粒物合并到水样中,混匀后测定。经过这样处理,既去除了水样中的Cl-,又保留了水样中原来的组份,保证了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