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级自然地图集首次纳入环境保护地图组。该图组包括:《福建省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图》、《福建省十城市工业三废排放负荷图》、《福建省主要河流、沿海水质状况图》等,日前在福州市已通过鉴定。即将另行组织鉴定的还有《福建省珍稀动植物分布图》、《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等。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23个州的地质调查局汇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仍旧是煤炭资源的填图和估算;通过合作计划把资料汇集于国家煤炭资源资料系统(NCRDS):勘探性钻探;评价煤层气(甲烷);通过煤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测试(有的还经过计算机填图)来鉴定煤层,以及鉴定煤层和与可洗性研究有关的岩相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薛军 《环境导报》2002,(9):25-26
日前,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赛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天称环境监理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见图1、图2)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本文中,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处理了高三元长石成分与晶胞参数的数据,查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一张初步的鉴定成分的图。用比图定的成分与油浸成分基本一致(个别有出入,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5.
前言     
这里汇集的几篇论文,是笔者近年来用X射线粉末法研究长石类造岩矿物的初步总结。 用X射线粉末法研究造岩矿物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其成分与结构状态上的细微变化和晶胞变化之间的规律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选择合适的衍射线作为特征衍射,来建立有效的鉴定方案。近年来,国外流行的鉴定图表,正是这样建立的。例如,碱长石的“三峰法”,实质上是脱胎于“b-c”图,等等。可见,要深入研究造岩矿物,必须首先设法用粉末图精测晶胞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苏北地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底栖动物不同分类阶元对水生态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包括软体动物、摇蚊和寡毛类物种水平和属级水平的nMDS排序图上,样点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未发生变化.与物种水平相比,属级水平丢失的信息(<5%)小于科级水平(7%),且分类单元数与物种水平分类单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P<0.01).鉴定至属级水平较物种级水平不仅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可降低鉴定错误的概率;鉴定水平的统一能提高不同地区生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因此,建议在长三角河网地区开展水生态评价时,采用鉴定至属级水平的软体动物、摇蚊和寡毛类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安徽巢县南部地区,上石炭统黄龙组与下石炭统和州组之间普遍发育一套白云岩(图1)。夏广胜等(1980)称之为和州组上段,时代划入早石炭世晚期,并将其与宁镇地区的老虎洞白云岩对比。笔者等在进行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该段地层系统测制了剖面,采获丰富的珊瑚、(竹蜓)类化石,现将资料及我们的看法列后,供讨论参考,文中(竹蜓)类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遴信鉴定,珊瑚由我队齐敦伦鉴定,在此致谢。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活源排污案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过程中污水排放量测算的关键技术环节,通过采样监测、管网复核进行现场调查,基于流量监测、人口基数、用水总量和分类进行污水排放量核算,结合市政排水管网图确定小区雨水排放去向,依据受纳水体水质情况采用虚拟治理成本法计算损害数额。最终确认小区确实存在通过雨水管网的排污行为,测算得到小区较为合理的污水排放量为118 018 m3,计算得到生态环境损害数额为64.67万元。通过对本案污水排放量测算的关键技术环节的分析与方法研究,为生活源排污案件提供了鉴定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数据库CERP-DBMS支持下,利用水体沉积物质量三合一工具,初步建立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质量控制基准。通过将化学分析、毒性鉴定2和底栖群落结构变化三基元集成为一体的三轴图和相应的响应信息判断矩阵,基于现场生物响应的重金属污染的剂量-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介绍和分析了未来GJB 150A(810F方法520)中温度、湿度、振动、高度试验方法的目的、应用对象、试验剖面结构及其剪裁设计方法,指出了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强调不能将此试验方法简单看成是一个四综合试验,而是4个因素中任几个因素的必要综合.文中将标准中《合格鉴定试验循环图》改成一个与试验步骤一一对应的更详细的试验过程控制图,内容更加直观并更具可操作性.最后指出,该试验方法尚不够成熟,需进一步完善补充并有环境工程专家参与才能很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在法学、司法领域具有特定法律意义。但是,在行政管理中,环境损害鉴定被环境损害评估所等同、混淆,势必带来环境损害鉴定理论的混乱和环境损害鉴定实践的乱象。如何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及实践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界定依据入手,探讨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议题。研究表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为缺失状态,环境损害鉴定范围仍未依法确定。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发育不成熟及环境损害鉴定司法实践匮乏。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实践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理论界定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环境损害鉴定的司法实践中,不可用环境损害评估代替环境损害鉴定。因此。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完善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前提;规范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能促进环境损害鉴定实践展开;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可以有效地区分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萃取、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北京大气PM10颗粒物中含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根据其质量色谱图和特征碎片离子、标准谱库和保留指数,鉴定出酞酸酯、正脂肪醇、正脂肪酸、甾醇、左旋葡聚糖等系列化合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酞酸酯、左旋葡聚糖、β-谷甾醇、胆甾醇等的浓度分别为545.96~772.46ng/m3、56.98~190.23ng/m3、5.95~16.74ng/m3、2.27~4.52ng/m3,说明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比较严重。左旋葡聚糖、β-谷甾醇季节性变化规律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对北京的大气污染有一定的影响,且秋季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环境诉讼与环境损害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环境诉讼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公益诉讼法典化使环境损害鉴定成为环境诉讼中重要环节。从诉讼法学角度研究环境损害鉴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更为宽泛的环境法学界域下,以环境法学研究新模式,从理论层面阐释环境诉讼与环境损害鉴定,构建环境损害鉴定法律规范体系,以期为我国环境损害鉴定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着鉴定主体不明确、鉴定技术标准缺失、鉴定范围模糊、鉴定理论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其法理、法律、技术标准亟待研究和制定。尤其法学研究者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一,构建环境损害鉴定的法律框架;第二,阐明环境损害损害鉴定法学理论基础;第三,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天称环境监理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赛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天称环境监理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见图1、图2)通过专家鉴定。该系统2001年8月起规划,2002年3月开始研发,2002年7月1日在靖江进行了试运行,已稳定运行近2个月。2002年8月20日靖江市环保局主持召开了对该系统的验收会,并组成了以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博导、自动检测专家周杏鹏教授为组长的五人专家组,省环境监理总队及泰州、镇江、苏州、南通、盐城等市环保局的领导、监理支队长等参加了会议。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基础理论尚属空白,环境损害鉴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立法、执法、司法实践尚处探索阶段。2011年5月25日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为环境行政管理机关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提出建立环境损害鉴定队伍,无疑会对执法、司法实践中环境污染损害鉴定活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如何建立环境损害鉴定队伍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司法鉴定理论框架,从环境损害鉴定主体内涵入手,界定了环境损害鉴定主体范围为环境损害鉴定机构、组织和环境损害鉴定人,并进一步集中探讨环境损害鉴定机构、组织问题。本文研究认为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理论基础在于鉴定主体独立性、形成诉讼法律关系外的第三方的必要性及与当事人之间无利害关系超然性是环境损害鉴定主体适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一项协助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鉴别判断的专业活动.鉴定评估工作的流程是法律性和科学性的融合.鉴定评估的程序合法是其法律性的核心,是保障鉴定评估意见合法的前提;鉴定评估的客观真实是其科学性的核心,是鉴定评估意见目的所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鉴定评估工作的灵魂,是取得鉴定评估意见公信力的根本.因此,设计一个合法科学的鉴定评估工作流程成为鉴定评估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环境损害鉴定是环境诉讼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诉讼证据具有证明力的前提条件及环境诉讼裁决公正的必要保障,在环境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环境损害鉴定法理依据理是认识环境损害鉴定钥匙。本研究表明环境损害鉴定目前仍是环境纠纷处理的瓶颈。我国目前严格意义上环境损害鉴定尚未开展,环境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直接自然逻辑关系还不能确定。因此我国应夯实环境损害鉴定的理论基础,构建环境损害鉴定研究基本框架,为环境损害鉴定中行为与结果搭建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8.
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军品部鉴定委员会1990年3月17日在重庆机电部59研究所对模具电加工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期间,听取了研制单位提出的技术总结报告、审查了技术文件,及测试报告,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如下鉴定意见: 1.提供鉴定的技术资料文件齐备完整、数据可靠图表正确、符合鉴定要求。 2.该成果首次在国内将动态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19.
API20E用于弧菌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介绍一种由一系列标准化脱水基质组成的API20E系统用于弧菌的鉴定。描述了该方法的原理、API20E系统的组成及其所包含的生化反应与结果、弧菌的鉴定程序,并列举了采用数字检索方法而最后得到种的鉴定。不仅鉴定结果准确,而且简化鉴定程序,省时、快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对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范围、程度等进行合理鉴定、测算,出具鉴定意见和评估报告,为环境管理、环境司法等提供服务的活动。为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本文论述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重要意义和运行机制以及技术路线。同时提出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