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0月29日,浙江省椒江市石油公司油库发生了一起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爆炸瞬间,油罐腾空而起,造成1人死亡、二人重伤、7人轻伤。炽烈的火焰,烧毁1000立方米立式拱顶煤油罐和500立方米内浮顶汽油罐各1座,500立方米立式拱顶机油罐2座,50立方米高架油罐4座,油泵房1座,桶装油罐油间1座,500平方米桶装油库屋顶以及部分油桶、管线、阀门等设施,烧掉油料652.66吨,直接经济损失68.36 万元。 事故发生后,经现场调查,判定这次事故是静电引起的。 椒江油库由明罐区和山洞罐区两部分组成。明罐区有8座立式钢板油罐,分别设置在两个防火堤内。1#、2#、3…  相似文献   

2.
1984年 3月31日下午 4时25分左右,保定石油化工厂锅炉车间450米3燃料渣油罐爆炸起火,进而波及北侧油罐区两个1800米3汽油罐,也引起起火爆炸。历经 5个多小时才将大火扑灭,火灾覆盖面积5000米2,烧死16人,重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45.6万元。 事故的经过1984年3月初,该厂为解决燃料渣油的自压问题,决定将原液控塔搬迁到450米3燃料渣油罐南侧 8.3米处。此项工程由保定合成鞣剂厂承包施工。3月31日下午4时,施工人员在液控塔上距地面8.62米高的平台北侧进行电焊作业,电焊火花点燃了从渣油罐顶部放空孔溢出的可燃气体,引起渣油罐爆炸起火而导致了这场…  相似文献   

3.
玻璃、搪瓷工厂的坩埚熔窑,是一座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据计算(以一般有10只坩埚的熔窑计算),熔窑内加热至1,200℃以上时,熔窑围壁表面和坩埚口散发出来的热量,从原料加热、熔化、澄清、冷却到成型等阶段的24小时内,总共约有350万大卡,平均每小时散发出热量约为15万大卡。熔窑围壁表面的平均温度,一般都是在120—150℃。熔窑平台工人操作地带的气温,常在50℃上下,平均辐射热强度常在2卡/厘米2/分左右。其中坩埚口的温度最高,在400—450℃之间,坩埚口的平均辐射热强度最高,在4卡/厘米2/分左右。 为降低熔窑车间温度,有些玻璃、搪瓷厂在坩埚熔…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4日,广西浦北县长岭爆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7人死亡,2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0万元。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厂违反《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擅自改变工房用途,将无药材料库、半成品中转库改为有药作业工序,超人员、超药量组织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加油站埋地油罐油气爆炸破坏效应,搭建埋地油罐燃爆试验平台,在油罐内布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人孔井周围布置热流传感器,向罐内注入少量汽油,利用鼓吹方式使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通过电火花点火模拟清罐、检修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掌握埋地油罐、人孔井及周围环境受爆炸影响的压力冲击波和热辐射数据。结果表明,加油站发生埋地油罐敞口爆炸时,爆炸会对罐壁产生峰值强度为100~400 k Pa的冲击波。爆炸形成的火焰和冲击波向人孔井口正上方释放,不会向四周扩散。  相似文献   

6.
含硫油罐爆炸主要是由自燃、明火、雷击和静电引起的,应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对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含硫油罐爆炸的故障树.采用下行法求出了系统的最小割集,通过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提出了预防含硫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对策,给出了具体的防爆炸措施.故障树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油罐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型外浮顶油罐屡遭雷击,发生油罐着火事故。从发生着火油罐看,这些油罐均按标准规范采取了油罐接地、浮盘安装接地连线、二次密封板安装了导电片等防雷措施,但仍出现了雷击油罐着火事故。从2009年开始建立大型外浮顶油罐雷电实验装置,并开展了实验研究。根据研究成果,论述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阐述了大型外浮顶油罐遭雷击时的电流路线,电流在运动路径中产生的放电打火现象;二是阐述外浮顶油罐分路与分流技术,消除外浮顶油罐浮盘一二次密封闪络打火现象,避免一二次密封空腔闪爆着火。  相似文献   

8.
刘超  李向欣  胡绪鑫  李祥岳 《安全》2018,39(11):27-30
在分析油罐事故中各单一事故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油罐事故的特性,提出了油罐区耦合事故危害范围的预测方法。通过对事故的初始场景进行分析,判别可能耦合的单一事故类型,根据各单一事故的数学模型计算其在不同危害程度下的危害半径,比较数值间的大小得到重、中、轻度危害下危害半径最大值,借助耦合事故的危险性改变量,量化耦合事故危害后果,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油品储罐区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总体来说,我国缺乏处置油罐区重特大和复杂事故灾难的救援装备,应对重大、复杂事故的能力不足。目前,应急救援资源需求配置预测与估计以专家经验为主,在对油罐区应急资源进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风险分析与案例推理的应急资源配置思路与框架,采用CASST-QRA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实现对油罐区的风险分析,得到可能的事故类型、事故结果等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通过案例推理(CBR)分析过程来指导应急资源配置的数量、质量和类型,通过案例研究与计算,得到适用于油罐区重大事故的基于CBR的应急资源配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玻璃制造是把粉状配合料在高温窑中熔融成化学组成均匀的玻璃液,然后通过一定的成型方式使之成为玻璃制品的工艺过程。在制造过程中对职工身体危害较大的是配料和熔化设备的辐射热、噪声、尘毒以及车间油雾污染等。一、辐射热玻璃生产过程的高温作业有熔化,成型、退火、热加工等主要生产工序。其中熔化玻璃的熔窑是放散大量辐射热和对流热的连续作业热工设备(炉内温度1450~1600℃)。车间内气温较高,夏季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1.
油罐区泄漏及火灾危险危害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某大型油罐区进行泄漏及火灾的危险危害评价.采用毒性物质泄漏扩散模型模拟油罐的泄漏事故,得出了泄漏介质在罐区附近的等质量浓度分布曲线;采用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模型,计算油罐、输油管道、汽车装油栈台等发生池火灾时的热辐射强度,并结合不同辐射强度值对人和设备的影响程度,给出了池火灾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2.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4午7月22日那过去不久的一幕。上午9点30分,我正和两个工友(其中1人是公司生产科长)在一个空油罐里进行切割作业。突然“轰”地一声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这“轰”地一声猛响,把车间的门窗、玻璃全震烂了,一个油罐也飞出了老远。我们3人都受了重伤。  相似文献   

13.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4午7月22日那过去不久的一幕.上午9点30分,我正和两个工友(其中1人是公司生产科长)在一个空油罐里进行切割作业.突然"轰"地一声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这"轰"地一声猛响,把车间的门窗、玻璃全震烂了,一个油罐也飞出了老远.我们3人都受了重伤.  相似文献   

14.
4月中旬,湖北省襄樊市一加油站内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两人当场死亡,一人重伤。有关调查表明,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安全事故。因油罐车顶部水箱漏水,车主于当天中午将罐内油料全部抽出后注水,但在油罐还未注满时,车主即开始用气焊切割水箱,油罐壁体高温引爆罐内油料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酿成此次惨剧。  相似文献   

15.
4月中旬,湖北省襄樊市一加油站内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两人当场死亡,一人重伤.有关调查表明,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安全事故.因油罐车顶部水箱漏水,车主于当天中午将罐内油料全部抽出后注水,但在油罐还未注满时,车主即开始用气焊切割水箱,油罐壁体高温引爆罐内油料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酿成此次惨剧.  相似文献   

16.
灵乡铁矿机动车间铆焊班是一个有铆、氧焊、电焊等多工种的班组,全班15个人共同努力,取得了十年无任何事故的好成绩,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对待工作从严要求,一丝不苟是这个班组全体职工信守的准则。1987年5月,矿里把老油库存放了一年多的一个8吨贮油罐交给班里,要求将油罐上的小闸门改大,并告知该油罐贮的是柴油。接到任务后,他们没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吉林中石化、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四川仁寿等地相继发生油罐及输气管线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为吸取事故教训,确保节日期间消防安全,近日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组会同省安监局、省消  相似文献   

18.
泰国一辆LPG油罐汽车爆炸──1990年9月24日,在泰国曼谷市麦克山地区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交叉路口,一辆满载液化石油气的油罐车翻车而爆炸,并燃起大火,造成53台汽车、30间房屋被烧毁,63人被烧死,100多人烧伤。事故损失约数十万美元。 事故是由于司机在抢红灯加速前进时,为避开前方正减速的车辆,急打方向盘紧急刹车所致。该油罐车没有接受车检,油罐没有设置断油阀、防回流阀等安全装置。 加拿大对二甲苯工厂爆炸──1990年9月26日,加拿大凯姆拉库石油化学公司位于蒙特利尔市的对二甲苯工厂发生爆炸及火灾,7名职员受伤,部分设备烧毁和炸毁。 …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某汽车工厂动火作业事故概况、事故经过、事故原因的案例叙述和分析,找出该厂动火作业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间接和其他原因,并为该厂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立群  高成凤  姚丹丹 《安全》2011,32(3):32+34
1事故概况2010年6月29日16时40分左右,辽阳某公司原油输送站1个30000m3原油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发生可燃气体闪爆事故,致使罐内作业人员3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6月,该公司原油输送站对1个30000m3原油罐进行清罐作业,该罐顶部设有3个通风口,下部设有2个人孔、1个排渣口。25日上午9时厂方采用0.3MPa压力的蒸汽进行蒸罐,持续时间77h,28日下午2点停止供应蒸汽,然后打开各罐孔进行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