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生态安全   总被引:112,自引:0,他引:112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态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当代,人类生态系统处于脆弱状态。生态安全是区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安全、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生态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我国生态安全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在水生态安全方面所取得一系列建设成就,用水结构优化,用水效率及水质不断提升;水生态安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水生态管理理念和方式不断提高。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仍存在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水治理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水生态安全制度不够完善;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应对我国水危机、保障水安全,本文提出强化节水技术推进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生态制度体系建设、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补偿相关制度等水生态安全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涉及环境保护的条款 ,论述了加入 WTO对我国环保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影响 ,分析了入世给环保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探讨了环保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迎接入世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其中包含了构建生态安全型社会的重大任务。然而,现阶段我国生态安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事件高发且影响大;水、大气、土壤环境安全形势严峻;部分地区自然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类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一个主要挑战。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广泛和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前国际上关于生态安全或者环境安全的讨论越来越多。本刊特选编曲格平教授在中央党校所作题为《关注生态安全》报告的一些章节陆续发表。本文为系列之一,随后依次发表关注生态安全之二:影响中国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以及关注生态安全之三: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其中的关键是指一个区域需具有支撑该区域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和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核心目标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环境条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总体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安全挑战日益突出,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建议: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和完善国家生态安全法治体系和国家生态安全体制机制体系;逐渐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使之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使整个经济体系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重点环境问题治理。  相似文献   

7.
关注生态安全之三: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21世纪人类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一个主要挑战。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广泛和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前国际上关于生态安全或者环境安全的讨论越来越多。本刊特邀曲格平主任撰文介绍有关情况,先期发表的是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关注生态安全之二:影响中国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本文为系列之三。  相似文献   

8.
WTO:中国环境立法挑战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我国“入世”后环境立法所面对的挑战问题。分析了世贸组织法中的环保条款及中国环境立法不完善之处,指出这将对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对完善中国环境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云南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本文综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状况,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及面临挑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迁地保护,使国家战略性生物物种与遗传资源得到较好保存;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升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加入WTO后我国检测业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检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