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金磊 《劳动保护》2000,(1):16-17
自1998年末以来 ,笔者先后参加中国科协“中国减灾白皮书”及北京市“中国21世纪议程北京行动计划减灾篇”的编研 ,因而有机会较多地收集分析思考有关国家或城市宏观安全减灾战略。通过对比中外安全减灾问题及对中国21世纪灾害事故的态势分析 ,笔者以为必须关注以下8个问题。不如此 ,就等于没有抓住中国未来安全减灾的重点。“国际减灾10年”对国人的启示自1990年开始的联合国“国际减灾10年”全球统一行动 ,一开始突出的重点是在自然灾害方面。由于国际化减灾行动的推进 ,从1994年日本横滨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起 ,便调…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进入21世纪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汶川大地震、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安全。目前,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汶川大地震、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管理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11日(周三)是联合国倡导的第十七个“国际减灾日”。之前2006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减灾战略就在巴黎总部发起了“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旨在以安全减灾教育推进全球的校园及学生们的安全,尤其促进各国把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中去,此活动已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确定为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自联合国从20世纪90年代发起全球减灾行动迄今,已经推出了十七次“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从中能看清全球防灾减灾安全战略发展的轨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便决定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日"的号召力,增强国家"防灾减灾日"的公众认同感,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又于2010年4月公布了国家"防灾减灾日"图标。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美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21,(1):28-30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领域应对地震灾害开展专业救援处置的能力和水平,2020年"国际减灾日"期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在重庆组织开展了西南地区部分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对地震灾害救援实训,检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应对地震灾害的调度机制、快速响应、远程机动和专业救援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外虽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重视城市防灾减灾问题,但作为一个较系统的专题研究始于1989年以后的国际减灾活动.1994年5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世界减灾大会上,对国际减灾十年进行了中期回顾,横滨战略和行动计划在确认和加强了"国际减灾十年"的目标即在减灾自然灾害的同时,要减轻技术与环境灾害对城市引起的损失及动荡.  相似文献   

9.
天南海北     
《上海安全生产》2021,(3):19-21
重庆市政府日前印发《2021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重庆将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目标,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主线,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国际劳工组织将2014年4月28日"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的主题确定为"工作中化学品使用安全与健康"。多年来,化学品安全一直是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虽然近些年世界各国在化学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政府、雇主和工人一直在国际和国家层面努力降低有害物质使用的消极影响,但还远远不够。重大化工事故时有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为提高交通行业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交通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营造"平安交通人人有责,交通平安人人共享"的氛围,5月11日上午,由北京市交通委主办、北京公交集团承办的北京市交通行业2012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暨公交集团安全月活动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2.
特稿     
联合国呼吁加大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投入2021年11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水鸟真美发出呼吁,号召世界各国加大防灾减灾投入以防范应对极端灾害事件发生。她指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及灾害频发,只有加大防灾减灾投入才能有效应对和防范极端灾害。  相似文献   

13.
第1讲:城市减灾的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灾害的概念早已有之,但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科技进程,它源于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减灾十年”统一行动。1987年12月联大42届大会 形成了169号决议,定于20世纪90年代在 全球范围为开展、国际减灾十年”行动,具体目标旨在提高发展中国家防灾、抗灾的根本能力。1989年第44岂联大又作出决定在每年的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开展一次全世界范围的“国际减灾日”。作为国际社会对城市的关注及对于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在1996年“城市化灾害”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中得到明确的和强化。联合国强调,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应自觉 关注到城市化过程中的灾害趋势,一个城市是否具备防范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质量及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伴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1999年7月5日-7月9日,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它通过了《日内瓦战略》这一国际减灾的21世纪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兵库行动框架》实施10周年据联合国电台网站消息,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各国于2005年在日本兵库通过了联合国减灾行动纲领《2005-2015兵库行动框架》,勾画出全球10年减灾防灾的蓝图。在2015年1月22日该《行动框架》实施10周年之际,联合国呼吁各国建立更加有效的灾害管理机制和早期预警系统,并将减灾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议程,就2015年后减灾战略达成一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该框架为全球加强灾害复原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石。由于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二、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的背景分析安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也是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地区、每个国家及全球的最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和公众崇高的伦理和公德。从本质上看,没有人类的安全就没有世界和平,也就不可能建造人类的幸福乐园。安全的程度及质量,可以用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的水平来衡量。安全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又取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及大安全观的确立。我国的安全与减灾界专家认为,树立跨世纪的大安全观,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一科学的论断是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文化战略的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发展模式。值得注意,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中跨世纪重大转变的策略,尚未引起安全与减灾科技界的普遍关注,不仅在安全减灾战略研究中很少涉及,严重的是它阻碍了安全减灾诸领域跨世纪及决策课题研究的深度,造成与国际接轨进程缓慢。为此,立足可持续发展思路,并以全新视角、系统地讨论适宜安全减灾文化战略的总体对策,可望能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安全保障及科技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高速发展阶段,21 世纪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的影响。虽然,在1999 年即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后一年召开了日内瓦“世界减灾大会”,并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及声明,但笔者认为,同近十年兴起的环境保护科学与管理相比,中国在灾害及事故的预测预报、规划战略、科技管理、文化教育诸方面尚有不少差距。为此,就其重要方面作一论述,并对国家“十五”计划未纳入安全减灾目标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科技界、决策管理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分析和吸取了我国工伤事故出现过四次高峰的历史教训 ,结合当前意外伤亡事故的严重势态 ,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剖析 ;提出了安全第一公理 :探讨了大众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大众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等课题 ,指出了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伟绩以及安全、减灾、环保可持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谐的社会 ,靠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文化事业的繁荣。安全文化的作用既现实 ,又长远 ,既受益于当今社会 ,又保护了人类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 ,安全文化必然成为人人需要的毕生追求的最崇高的文化 ,必将成为人民安全、社会安全、人人共享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9.
预言21世纪,生态环境、安全减灾方面的问题将取代核战争的恐怖,成为全球最大的灾难。从为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事故预警看,此结论不过分。现代化都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危险源分布广泛,但欠缺总体减灾规划和设计。若不改变现状就直接有害于国家发展及走向21世纪的步伐。为此研讨中国城市安全减灾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急剧恶化,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应急防灾机制就像人类最后一层保护伞,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突发灾害事件面前,各个国家是如何应对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抵御灾害对人类的侵害?各国又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应急防灾机制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