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膜蒸馏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的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及清洗工艺优化研究。在反渗透浓水温度为73℃、渗透侧真空度为-0.093 MPa的条件下进行膜蒸馏实验,实验后期膜通量衰减迅速,脱盐率基本保持在99.5%以上,产水p H基本稳定在6.5~7.0。膜面污染物的SEM表征结果显示,膜蒸馏的膜面污染主要为碳酸钙、硅酸钙、氢氧化镁结垢污染和氯化钠、氯化钾等盐类结晶污染。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盐酸和去离子水为清洗液静态浸泡清洗污染膜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Na OH溶液次之,草酸最差;分别采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动态清洗污染膜,膜通量和脱盐率均能恢复到初始水平,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经去离子水清洗后膜的膜通量出现衰减。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聚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开展了内压式真空膜蒸馏处理某气田采出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膜通量、脱盐率、产水电导率及产水水质等随运行时间的变化,针对实验后期出现的膜污染情况对膜蒸馏浓水除硬后进行二段膜蒸馏,再对出水进一步做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05 h后,废水中各离子浓度随着废水的浓缩而急剧升高,同时废水的高硬度造成膜堵塞,产生膜污染;除硬后去除了膜结垢污染,改善了膜疏水性能,膜通量恢复到初始膜通量的73%;膜蒸馏出水经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COD、TOC和ρ(NH4+-N)分别为49 mg/L、6.5 mg/L和11.0 mg/L,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蕊  张盼  孙伟  聂国欣  李薇 《化工环保》2012,32(2):133-136
在反渗透非平衡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从膜表面污染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的角度对常见的膜通量模型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推导出了新的反渗透膜污染预测模型,为准确预测膜污染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采用卷式反渗透膜装置对氢氧化铁胶体溶液进行处理,对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大于0.95。由此认为,改进的反渗透膜污染预测模型可用于计算运行过程中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4.
耐高温反渗透膜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化工工艺废水的超滤出水为原水,采用耐高温反渗透膜进行处理,考察了操作压力、废水pH、膜面流速及废水总铁质量浓度对耐高温反渗透膜产水通量及脱盐率(以电导率减小率计,下同)和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24 MPa、废水pH为7.60、膜面流速为2.0 m/s的最佳条件下运行4 200 min后,产水通量衰减约73%,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为95%~97%,TOC去除率为83%~95%,出水电导率在50μs/cm左右,出水TOC为21~23 mg/L。  相似文献   

5.
采用芳香聚酰胺膜(NF-1#)、复合膜(NF-2#)和聚酰胺复合膜(NF-3#)深度处理棉针织品印染废水,考察了膜分离性能及膜污染情况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5MPa、废水温度为25~35℃、废水pH为7的条件下,NF-1#膜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最高,为76.0%~85.0%;脱盐率也最高,达90.0%。膜过滤后浓水送污水厂处理,产水回用于车间生产。操作压力增高、废水温度升高和废水pH增大均导致滤饼层阻力(Rc)和膜过滤过程中的总阻力(Rt)增加,Rc是Rt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导致膜透过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反渗透"工艺对某煤化工企业的高盐废水进行浓缩处理,浓水通过蒸发结晶进行脱水,产水采用常规反渗透进行水回收。运行结果表明,经30 d运行,水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脱盐率稳定在95%以上,常规反渗透产水水质稳定,产水电导率、浊度、Cl-质量浓度和COD的平均值分别为12.5μs/cm,0.1 NTU,7.8 mg/L,1.8 mg/L,满足《炼化企业节水减排考核指标与回用水质控制指标》(Q/SH0104—2007)中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指标和设计产水水质要求,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滤—反渗透(RO)—蒸发—结晶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的RO浓水,实现了RO浓水的“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经加碱、微滤后,污水硬度平均减小率为98.8%,排出的滤渣平均质量分数为9.4%,减少了污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后续RO膜的污染;微滤产水无需降低pH,可直接进入RO系统,电导率减小率可达98.0%;蒸发可将总固体质量浓度由13 290 mg/L增至172 155 mg/L,产水电导率为66 μS/cm.  相似文献   

8.
韩忠明  潘勇延 《化工环保》2016,36(2):193-199
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反渗透”工艺对某煤化工企业的高盐废水进行浓缩处理,浓水通过蒸发结晶进行脱水,产水采用常规反渗透进行水回收。运行结果表明,经30 d运行,水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脱盐率稳定在95%以上,常规反渗透产水水质稳定,产水电导率、浊度、Cl-质量浓度和COD的平均值分别为12.5 μs/cm,0.1 NTU,7.8 mg/L,1.8 mg/L,满足《炼化企业节水减排考核指标与回用水质控制指标》(Q/SH0104-2007)中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指标和设计产水水质要求,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滤(NF)分盐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盐反渗透浓水(高盐RO浓水).运行结果表明:NF的平均水回收率为58.5%;SO42-,Cl-,NO3-及F-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98.7%,27.3%,55.8%,74.3%;Cl-分离比为2.03,NF浓水侧存在相当浓度的Cl-;NF水回收率与C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体废物磷化渣配制成复合磷化液,并用所配制的复合磷化液对A3钢试件进行磷化处理,形成磷化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配制复合磷化液的较佳配方为:磷化液基础液加入量0.2L/L、氧化锌加入量5g/L、碳酸钠加入量6g/L、硝酸加入量12.5mL/L、浓磷酸加入量2.5mL/L、硫酸铜加入量0.3g/L。复合磷化液为浅绿色透明溶液,pH为4.0,总酸度为40,游离酸度为10,磷化温度为65℃,磷化时间为300~600s。所形成的磷化膜厚度为16.0μm,单位质量为26.875g/m^2,粗糙度为1.425μm,维氏硬度为124.27kgf/mm^2。磷化膜硫酸铜点滴时间为35s,耐盐水时间为8h,耐盐雾时间为4h,其物理性质和耐蚀性能均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