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污染来源识别研究刘莉莉,何宪铭,李屏雄,周洁(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1前言总悬浮微粒(以下简称TSP)与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人体健康及城市生态环境危害极大。世界上若干次重大空气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2.
在大气环境中,化合物的气态/粒子态组成比例系数KP=(F/TSR)/A,式中F(ng/M^3)是化合物的粒子缔合浓度,A(ng/M^3)是化合物的气态浓度,TSP(μg/M^3)是总悬浮微粒的浓度。KP是温度(T,K)的函数,其表达式为logKP=mp/T+bp,利用日本大孤城区的数据,在相对湿度对KP值的影响,由此确定出比例系的测定值(logKP)与计算值(mp/T+bp)之间的残差为cpRH+  相似文献   

3.
对大同市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气相和颗粒物上的有机物污染和可吸入尘中的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分别在2个年度对硕市不同功能区的可吸入尘(I.P〈10μm)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都是采暖期的浓度高于非采暖期,全部测定值均高于国家二类地区日均值标准(0.15mg/m^3)测定了IP与总悬浮颗粒(TSP)的相关头非常显著的相关(r=0.08710,n=15)IP占TSP的50%左右测定TSP上二氯甲烷萃取物 量  相似文献   

4.
总悬浮微粒与飘尘浓度的相关分析魏贵臣,袁月梅,段玉环(许昌市环保局,河南461000)(许昌市环境监测部,河南461000)总悬浮微粒系指100μm以下的颗粒物;飘尘系指10mμm以下颗粒物。飘尘能长期飘浮于空气中,对人体危害最大并能降低光照和可见度...  相似文献   

5.
报道1994-04-07—1994-04-08河西走廊形成浮尘暴·黄沙天气过程、气象观测和大气总悬浮微粒(TSP)测定结果,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发生的浮尘暴·黄沙天气的气象及大气气溶胶特点。嘉峪关和酒泉一带是这次黄沙的中心;酒泉等地的TSP浓度高达38.00mg/m3,室内TSP浓度高达8.63mg/m3,自然降尘浓度达296.22t/(km2·月);黄沙云高约2000—3000m;主要组成元素St、Al、Ca、Fe、Mg、Mn和Ti等含量上升;黄沙沿嘉峪关、酒泉、金昌、兰州和北京渐次减少;1994-04-11的2:00在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哈布(Haboob)现象。建议今后对尘暴·黄沙的研究还应测定黄沙气溶胶浓度、粒度分布和不同粒度微粒的化学组成,测定雨土、降水、降尘和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SS,COD的监测探讨湖泊富营养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常规不 监测项目SS和COD与湖泊富营养化特性指标T-P关系的研究,得出「SS」「COD」与「T-P」的相关数,从而可用例行河流监测掌握水质富营养化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乌兰浩特市1997年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监测结果,结合采样时的有关气象参数,着重对TSP与气象条件间的关系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连续监测中的TSP大流量采样器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监测中的TSP大流量采样器的质量控制是大气采样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交流信息,总结经验,本文将我站两年多连续监测中的TSP大流量采样器质量控制的方法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忠林  王勇 《山东环境》1996,(1):43-43,35
大气采样流量校准问题探讨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刘忠林,王勇《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以下简称《方法》)中规定,空气中总悬浮微粒物的采样每月校准流量至少一次,24小时恒温恒流大气采样器中限流孔的流量每周至少校准一次。流量校准是大气采样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  相似文献   

10.
用秩相关系数分析我省主要城市大气环境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敬慧 《福建环境》1995,12(1):11-12
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已开展了十多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笔者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我省主要城市的SO2,TSP的变化趋势,经计算后得出福州、厦门、三明、龙岩、泉州的SO2、TSP下降趋势显著,其它城市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大亚湾麻痹性贝类毒素HPLC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Oshima建立的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对广东大亚湾不同时期的华贵栉孔扇贝(Chalmys nobilis)和悲翠贻贝(Perrna viridis)消化腺所含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贝类消化腺所含的PSP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为低毒力的N-磺酸氨基甲酰类毒素GTX5、C1和C2及高毒力的氨基甲酸脂类毒素GTX1-4,而格neoSTX不足总量的5%,与扇贝相比,  相似文献   

12.
张宁 《环境科技》1991,4(3):23-24
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浓度,是衡量大气环境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是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监测必测项目之一。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重量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滤膜在采样后的增重情况和采气量,来确定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的。而在实际分析中有时会出现“负值”。也就是采样后的滤膜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测定及总氟化物的测定方法均用滤膜法的原理,通过对滤膜的不同处置,经过对氟的吸收效率,对总悬浮微粒的阻留率的试验,结果表明:用两张滤膜对氟的总吸收率为98.56%,对总悬浮微粒的阻留率为96.45%。通过本试验证明,对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和总氟化物的测定用同一台采样器同时采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阿尔山市2005年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全年三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结合采样时有关气象参数,着重对TSP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一下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丁基锡化合物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海河河口表层底泥制成悬浮颗粒物(SPM),采用批量平衡法首次研究了模拟河口条件下三丁基锡(TBT)和二丁基锡(DBT)在该SPM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TBT和DBT均能在SPM上发生吸附,尤以TBT更为显著.吸附速率可用Kuo和Lake的经验公式描述;吸附过程受SPM的浓度及TOC含量、pH值、温度、腐殖酸浓度和盐度影响.实际河口水样中的SPM对TBT和DBT的吸附百分率也较高,因此SPM是TBT和DBT归趋的重要场所,去除SPM可使水体得到一定净化.  相似文献   

16.
宜昌市大气环境污染趋势分析陈由富宜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宜昌市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开始于1973年,1983年起按城市功能区布点,以每年四季、每季五日、一每日4次采样频率,监测大气环境中SO2、NOx、TSP;灰尘自然沉降量,每年十二次,每次间隔30±2...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自然降尘与总悬浮微粒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是对大气监测中两个重要监测指标-自然降尘和总悬浮微粒进行相关分析,并找出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中有机含硫芳烃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含硫芳烃化合物(PASH) 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毒性极强,具有潜在的危害特征。其在环境中的分布,一般是生物体中PASH 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大气悬浮颗粒物与海洋沉积物。PASH 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分析环境中的PASH 可追踪石油或合成燃料污染。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蕴新 《陕西环境》1996,3(2):20-24
随着我省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尤其是我省大气环境质量在呈恶化趋势。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原因1.1大气污染现状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是我省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其污染特点是强度大,面积广。表1-1和表1—2是“八五”期间(1991-1995)各年的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的年均值、日均值超标率与1990年的对比。由此表明1991-1995年各年的总悬浮微粒年均值均超标(日均标准300ug/m3),其5年平均年均值比1990年的540ug/m3至少…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续)DetectionofGlobalClimateChange(Continuatio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WEP)2.上层大气温度除了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现代环流模型(GCMS)还可以预测由温室气体引发的上层大气温度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