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钢厂矿渣微晶玻璃制造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楚海林 《环境工程》2004,22(2):52-54
综合利用工业废渣 ,开发新型材料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有力手段 ,主要介绍了以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的钢厂矿渣微晶玻璃生产 ,包括微晶玻璃生产的原料、配方、关键制造工艺以及性能分析 ,并且得出结论 :以高炉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微晶玻璃技术可行 ,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产品包括烧碱、聚氯乙烯(PVC)、氯气、氢气等,可用于制造有机化学品、造纸、肥皂、玻璃、化纤、塑料等领域。近年来,我国氯碱工业发展迅速,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发达国家氯碱生产及污染治理经验可为我国提供重要借鉴。本文特选取了德国莱茵费尔登镇的氯碱污染场地修复管理案例进行信息收集和编译整理,供研究及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造纸白泥改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泥是造纸碱回收的废渣,国内外对造纸碱回收白泥的回收和再利用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白泥有效利用问题没能彻底的解决.我们在总结了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对白泥与聚合物共混制功能材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白泥是造纸碱回收的废渣,国内外对造纸碱回收白泥的回收和再利用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技术问题和回收成本较高等原因,对白泥有效利用问题没能彻底的解决.我们在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白泥回收现有技术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对白泥与聚合物共混制功能材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白泥的改性处理并与聚合物共混制得高级别的聚合物/改性白泥纳米复合材料,扩大了回收白泥的应用领域和范围,降低了白泥的回收成本,并有效解决了白泥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白泥是造纸碱回收的废渣,国内外对造纸碱回收白泥的回收和再利用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技术问题和回收成本较高等原因,对白泥有效利用问题没能彻底的解决。我们在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白泥回收现有技术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对白泥与聚合物共混制功能材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白泥的改性处理并与聚合物共混制得高级别的聚合物/改性白泥纳米复合材料.扩大了回收白泥的应用领域和范围,降低了白泥的回收成本,并有效解决了白泥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城市生产垃圾与工业废渣白泥两种固体废弃物不同比例混合处置后开发土地资源的可行性。种植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试验表明,以6:1混合处置为最佳比例,用于发展种植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再生资源》2014,(2):46-46
日前,由湖南省永兴县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利用冶炼熔渣、CRT玻璃生产微晶玻璃板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功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利用有色冶炼熔渣制备微晶玻璃板材关键技术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8.
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乃华南地区唯一的纯碱生产企业,亦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一家氨碱法纯碱生产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主要成份为钙、镁的氧化物及碳酸钙,俗称白泥的废渣;通过多年采的探索研究,南碱公司已基本上实现了对白泥的全面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氯碱行业是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的工业生产,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工业之一.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包括烧碱、聚氯乙烯(PVC)、氯气、氢气等.氯碱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有机化学品、造纸、肥皂、玻璃、化纤、塑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以铅锌尾矿和CRT玻璃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材料。为确定基础玻璃的成分,以及尾矿、CRT玻璃及各化工原料的用料比例,设计了正交实验;研究了CaO,Al2O3,MgO等氧化物添加量对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方法,考察了微晶玻璃产品的晶相、晶体形貌特征及性能。结果表明:利用铅锌尾矿、CRT玻璃废弃物制备微晶玻璃的最佳配方为:尾矿20%、CRT玻璃30%、添加辅料石英砂29.7%、方解石25%、Al2O312%、晶核剂TiO21%。SEM和XRD分析可知,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透辉石;打磨抛光处理后,平均显微硬度为8.76 GPa,平均抗折强度为223.1MPa;经酸、碱浸蚀后,质量变化分别为0.43%和0.58%,耐酸碱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冶金废渣是指冶炼铁、钢、铬、铅、铜等金属时,所排放的废渣。从化学成份看,主要含有SiO_2、Al_2O_3、CaO、MgO等氧化物以及少量的FeO、MnO、Cr_2O_3、TiO_2等氧化物。若冶金矿渣中的铁含量不高,可以认为是优质的玻璃工业原料。这是因为矿渣中的SiO_2、Al_2O_2、CaO、MgO都是生产玻璃所必须的氧化物,而少量的FeO、MnO、Cr_2O_3、TiO_2,又能赋予玻璃某种特殊的性能。例如,氧化钛是良好的制造微晶玻璃的晶核剂,氧化铅能提高玻璃的折射指数;氧化铜和氧化铬能着色并可制成金星玻璃。 如果从冶炼炉排放废渣时,对废渣进行水淬或用气流急冷,就可得到粒化的冶金废渣。这种矿渣由于在熔融状态时急冷,故含有大量的玻璃相,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活性,这无疑对玻璃的溶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白泥治理和综合利用是氨碱厂的一大技术难题。白泥用于电厂烟气脱硫既可以消化废弃物白泥,又可以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可实现"以废治废",并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在对白泥的产生、性状以及青岛碱厂白泥成分和粒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制碱企业对于白泥的处置方法,并在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1#发电机组进行了白泥烟气脱硫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白泥脱硫效率大幅度提高,稳定在9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电厂海水和曝气风机的使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专利资讯     
用废旧循环回收玻璃粉末作为填充物的乙烯基聚合粘合物;废显像管碎玻璃专用清洗设备;废显像管碎玻璃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废碎啤酒瓶生产无气孔微晶玻璃板材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用废玻璃制作的微晶玻璃板;利用废旧荧光灯管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造纸白泥废渣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为国家创造财富。我们经过调查和科学试验,取得试验成功,为白泥废渣资源寻找一条综合利用新途径、为建筑业寻找一种新型建材资源,为企业污染防治寻找一条资金渠道、综合利用,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5.
马铭杰  董坚 《环境工程》1996,14(6):40-43
研制用化工废渣(磷石膏)制做磷石膏空心条板的生产工艺方法,较使用天然石膏为原料的传统生产工艺有改进的独到之处。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完全可代替天然石膏空心条板,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成本价格却大幅度下降,为深入推广使用这种高档墙体材料找到一条可行途径。即处理了有害工业废渣,解决了排渣单位急待处理废渣的难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建筑业提供了一种新型墙体材料,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氯碱行业属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产业,涉及一类污染物、难降解环境累积物质以及废渣和有害废气等多要素环境问题.建议尽快制定颁布<氯碱行业(电石法聚氯乙烯)环境管理办法>,抬高行业的环保门槛,规范汞的使用及其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管,同时尝试利用环保手段,依法优化调整我国氯碱行业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促进该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垃圾与白泥混合处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渣白泥两种固体废弃物不同比例混合处置后开发土地资源的可行性。种植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试验表明,以6:1混合处置为最佳比例,用于发展种植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粉煤灰和高岭土尾砂研制工艺玻璃制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废渣粉煤灰和高岭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二个系列配方试验,确定了工艺玻璃的配方范围,废渣的适宜用量以及熔制温度,研制出废渣用量大、成本低的黑色和其它颜色工艺玻璃制品,为这二种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工业废料。随着生产的发展,粉煤灰和煤渣等工业废渣的排放量近年增加。通常一个十万瓩的燃煤火力发电厂,每年要排出十多万吨废渣(其中主要是粉煤灰)。这些废渣如果不加以  相似文献   

20.
热态钢渣液-液混熔法制备微晶玻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液态钢渣为原料直接制备微晶玻璃,可充分利用渣中的物质和热量,避免传统钢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热量耗散。先将40%的电炉水淬钢渣和60%的辅料(硅石粉、刚玉粉和氧化钠等)粉末同时在1 450℃下分别熔融成液态,然后将液态钢渣倒入熔融的辅料液体中混合并保温1 h,得到的玻璃熔体经过浇注、退火、热处理过程制得微晶玻璃样品。利用XRD、SEM对微晶玻璃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700℃核化2 h,870℃晶化1 h后微晶玻璃的理化性能较好。主晶相为透辉石[(Mg6Al2Fe2)Ca(Si1.5Al5)O2]和普通辉石[Ca(Mg,Al,Fe)Si2O6],晶体形貌为颗粒状,直径为0.05~0.1μm,分布均匀。研究对开发热态钢渣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