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影响着高校校园安全与社会治安管理。目前来看,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大学生面对各种沉重的现实压力,精神状态不佳,心理压力重且难以自疏,个体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未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很容易在职场和社会中遭遇挫败。  相似文献   

2.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现代人的追求,随着人类社会向着高度工业化与智能化发展,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大部分人身体素质状况并不理想.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需要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来应对现实压力,实现人生的梦想与追求.对大学生而言,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是最现实、最合理的途径.高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并且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运动场地与设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安全教育不可忽视,体育锻炼目标本身是为了身体健康,若没有安全这一前提,则体育锻炼就失去了追求健康素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大学生是推进我国持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高尚优良的品格、过硬的知识水平。然而,在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民族复兴、国家富强都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全书共5个部分,每部分都紧密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的分析。第1部分是绪论,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起源、基本概念、价值、对象、内容、研究理论及评述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思路、框架进行详细的论述,为读者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第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发生的与大学生心理问题息息相关的安全事故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负面因素。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学工作与生活管理也呈现更加开放的状态,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且更复杂的现实压力。部分大学生面对现实压力时无法合理排遣与应对,很容易造成压抑心理,甚至发展为抑郁症。  相似文献   

5.
正身心健康是当代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拥有健康身体,大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应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大学生在安全前提下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体机能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作为成年人,大学生还应学会一些运动伤病的预防及处理方式,在遇到运动伤病的时候,能够冷静科学地处理应对,降低运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联合国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健康。高校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发展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企业组织的重要职能。而随着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施行,对教师也提出了比以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要求。其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暴露。如教师在自身专业难以取得突破进展、在个人生涯发展中的压力逐渐增大如职称评定、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中的障碍困惑增多等。因此,直面高校教  相似文献   

7.
加强体育运动是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未来社会竞争的压力。在高校体育运动具体开展过程中,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不可忽视,其关系到大学生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从伤病预防角度加强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十分必要且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培训,更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业、生活、求职等方面的现实压力,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不知道如何应对,甚至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举动,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对学校及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当学生心理健康时,就会呈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友善的行为特征,这是符合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要求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高校安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是有益的,也有利于高校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研究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6 157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和家庭经济状况受COVID-19疫情影响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患有严重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学生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而言,不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坚韧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其独立坚强人格的形成。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及未来走入社会的职场压力,因此需要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来应对。然而在高校体育运动教学中,时常会发生一些运动安全事故,甚至有些运动伤害过于严重且不可逆,给大学生带来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同时也会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大学生之所以经常发生运动安全伤害事故,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且深刻的运动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对于体育运动教学越来越重视,这是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而且有利于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在现实中,热爱运动的学生,通常会更容易融入社会,拥有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心态。但是,在体育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会对运动参与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我们在开展运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安全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应该占据学校育人目标的一席之地。如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正在提升,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也趋于理性与客观,心理健康对个人与社会都有积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成长,更影响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大学生应该积极面对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安全建设尝试解决问题,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全民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大学教育逐渐普及,然而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就业难题,更是在今年促成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不良局面,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面对如此窘境,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显得意义深刻,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无疑给大学生职业指导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渠道和机遇,合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沉重的现实压力,如果这些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化解,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引发校园安全事件,对其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因此,从安全心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校园安全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消除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互动,建立安全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在公开媒体报道中,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大学生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可见心理健康因素已然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年来,数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高校校园安全事故悲剧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基于心理健康建设目标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自然迫在眉睫.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性特征,在没有演变成安全事故之前很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发展成为安全事故,则悔之晚矣,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在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诱发的高校校园安全事故中,当事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敲响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警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广泛存在的现实问题,不仅中国高校存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在具体应对措施上则略有差别.发达国家更强调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我国则倾向于利用安全教育方式来辅助学生调整心理,疏导或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创建平安美好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加剧国际和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高校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一方面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足够的专业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其他方面的素质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足的背景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个人身体健康发展方面,因此,体育运动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升人的身体机能,修炼健康体魄,帮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来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巨大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体育运动课程的建设中,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然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巨大的身体安全问题,为了有效避免在体育运动技能传授过程中出现身体损伤,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防护意识就成为当前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也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安全教育也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共11章。第1章重点介绍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相关防范能力。阐述了大学生应当具备哪方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论证了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校园安全的多种要素,让学生通过高校安全事故进一步剖析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使理论融入实践,形成正确、全面的安全意识。第2章介绍了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园安全。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也必然涉及到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大部分校园安全事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把握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领域近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经过2次检索得到2011—2020年10年间的文献,统计分析发文量,使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处理,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研究热点是成因和对策,重点研究对象为体育教师、青年教师、英语教师和女教师;通过内容分析发现,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存在消极影响;从社会、学校、个人3个层面有效干预可改善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