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又逢安全生产月,今年活动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月旨在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并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红线意识"自然要落到具体的人头上。以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来说,除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国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在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精神采取的措施。针对一个时期来,全国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的严峻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作出了重要指示,特别是总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李克强总理也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视指示,有3个关键词:第一是红线。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红线"的提法进一步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红线是不可触动的,所以我们各级领导都要自觉坚守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14,(5):I0006-I0008
<正>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动员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通过集中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红线"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养,促进安全发展,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快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燕林  侯建国 《安全》2014,(3):39-4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针对2013年上半年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充分认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严把关口、守住“红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2014年1月17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强化红线意识,勇于改革创新,落实安全责任,重抓预防治本,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7.
梁连成 《安全》2001,22(5):23-23
在各类事故中,未遂事故是最易被人们遗忘的.其实,认真研究分析这类事故并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避免事故,大有裨益. 1.1969年2月,在上山下乡的狂潮中,V小姐幸运的被分配到了某轧钢厂主电室当电工,开始了学徒生涯.数月后一天的上午,由于她一个小小的失误,险些跌入死神的怀抱.  相似文献   

8.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新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近一年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正确处理重大险情和事故应急救援中“保财产”还是“保人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新法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  相似文献   

9.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部署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6月6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这些事故及发生原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13,(11):55-55
本刊讯10月20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通报10月份以来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强调、再部署。副省长邓向阳强调,各级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红线”意识,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自查自纠、专家帮助诊断、部门执法监管、政府督查落实”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依法严格落实报告责任,  相似文献   

11.
<正>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近期接连发生陕西咸阳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河南平顶山康乐园老年公寓特大火灾事故、河北宁晋烟花爆竹爆炸事故、湖北荆州和浙江杭州电梯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每一次安全事故,都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和对财产安全的破坏。透视既往事故,常常可以发现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不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故总是事出有因,这个"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过程的漏洞,是企业没有全力以赴做好企业管理的体现,并且通过企业管理完全可以消除这个"因",也就是说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员工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是完全可预防的."卓越安全解决方案"正是针对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企业全面的安全管理,在根本上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类事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这与有些单位对安全生产报喜不报忧,光听汇报,没有深入基层进行认真安全生产检查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晗萱  周建波  李欣 《安全》2014,35(5):45-47
2013年我国的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主要相对指标实现了“三个下降”,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3%和18.1%,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6.9%和5.9%。但是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事故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及安全生产法制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以及安全生产法制化的问题,针对"五阶段论"和"事故高峰论"两种观点的质疑,重新考虑我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依据,提出将安全生产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计划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的"两阶段论"观点,还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对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其他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是解决目前我国事故多发问题的基本途径,并提倡完善以法制为基础的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建设、发展和稳定,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宣传教育工作却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事前,安全宣传教育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是预防事故发生最直接、最实际、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事中,不安全的因素在生产中是始终存在的,但是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却不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几乎都发生于生产一线,班组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最基层组织,只有一线班组人员能事前及早发现、消除或控制作业现场事故隐患,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班组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而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导者、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者,他们最熟悉作业现场,时刻和班组人员在一起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生产安全触电事故的原因规律,使用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事故致因"2-4"模型对2016—2018年深圳市84起生产安全触电事故的致因进行归类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操作人员的不安全动作共5类,其中未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占比67.86%)最易出现;管理人员的不安全动作共7类,其中安全教育培训缺欠(占比86.90%)最易出现;不安全物态共5类,其中安全保护装置缺失(占比53.57%)最易出现;事故相关人员普遍存在安全知识不足导致的安全意识不高和安全习惯不佳的情况;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共4类,并且事故中均存在组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缺欠的情况,可进一步分为6类,其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缺欠(占比86.90%)最易出现。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说的"回报",显然是指实际效.如果把预防比作投入,"回报"就是产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确定安全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各项工作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