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主要湖泊叶绿素与总磷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中国50个主要湖泊叶绿素与总磷调查资料,统计计算结果表明湖泊水体中叶绿素与总磷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回归统计模型、输入输出模型在镜泊湖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湖泊水质预测主要采用回归统计模型研究化学耗氧物质(COD)浓度的变化规律,运川黑箱理论的输入输出模型研究湖泊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规律。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国北方高山型湖泊——镜泊湖湖区的工农业生产发展情况,研究适用于镜泊湖水质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湖泊、水库的箱式模型理论,建立了简阳三岔湖水库网箱养鱼总磷模型和容解氧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对不同网养面积下三岔湖水库总磷浓度和溶解氧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指出:按照三岔湖1991年养鱼特征和水文特征,网养面积最好不超过4.4×104m2,绝对不能超过6×104m2。  相似文献   

4.
西湖是我国的著名风景游览湖泊,随着城市的繁荣,人类活动的频繁,湖泊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威胁。本文综合分析了西湖环境因子和历年水质状况,并采用狄龙公式求算了维持西湖游览水质允许入湖总氮、总磷量;提出总氮、总磷的削减量和防治措施。对1990年和2000年西湖总氮、总磷负荷量进行了预测,为防治西湖富营养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泊富营养化与氮、磷及有机物含量过高密切相关,建立数字型营养物基准能够防止富营养化对水体指定用途造成影响.太湖流域是我国华东地区经济腹地,近年来流域内湖泊水质每况愈下,对其基准研究可为湖泊治理提供依据.详细介绍了压力响应关系法制定湖泊营养物基准的步骤,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太湖流域营养物基准制定研究中.为满足大多数水体指定用途,研究中将该流域湖泊基本功能确定为娱乐、永生生物栖息地及饮用水,以此构建流域概念模型.选择压力变量为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物,响应变量为叶绿素a(chl-a).用非参数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法分别建立压力-响应模型,通过2种方法相互验证得到TN、TP和CODMn基准分别为0.593、0.067和4.092 mg/L.  相似文献   

6.
水体中总磷的浓度是衡量水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水质和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卫星反演TP浓度并进行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可以对湖泊TP浓度分布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全面整体监测,对水体水质实时动态监测和富营养化、洪灾等应急处理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以呼伦湖为研究区域,分别用2012年8月5日和2013年7月2日13个取样点的实测TP浓度值并结合同一天MODIS影像,进行TP浓度的特征波段选择,建立了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半经验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应用模型反演呼伦湖2013年5—10月水体TP浓度值并结合舒金华修正营养状态指数模型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在呼伦湖流域应用MODIS数据500 m分辨率中的第6、7波段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体中的TP浓度,呼伦湖2013年5—10月TP浓度分布较均匀,水体呈富营养化水平,与日常观测和其他学者得到的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利用MODIS影像可以较好地对湖泊水体TP浓度进行反演并评价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酸化模型分为指标评价模型、经验酸化模型和以湖泊-流域为基础的机理模型三大类。概述了几个典型的酸化模型的结构、对参数和过程的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范围并介绍了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还以MAGIC模型为例说明了酸化模型的发展及其趋势。作为模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还阐述了酸化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富营养化主要限制因子总磷和总氮在我国内外湖泊中的含量和对比分析,阐明二因子对水体营养化的同步效应及其负荷比。  相似文献   

9.
QUAL2K模型在西苕溪干流梅溪段水质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UAL2K是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由美国环保局开发并在QUAL2E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QUAL2K模型对西苕溪干流梅溪段的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针对西苕溪的具体情况,选用COD、氨氮和总磷作为模拟预测指标,用模型率定法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COD降解系数Kc、氨氮降解系数Kn和总磷平衡系数Kp等水质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标准法测定总磷浓度的多年经验,经多次实验研究对比。认为采用“在水样呈色后再进行定量稀释”的方法测定高浓度总磷水样,可大大缩短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样品的批量分析,克服原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生物脱氮除磷活性污泥系统复合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繁琐的参数校核工作,提出了活性污泥2 d号模型(ASM2d)和人工神经网络(ANNs)相结合的复合模拟方法。考察了复合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ANNs能够准确地模拟出水实测值与未经校核的ASM2d机理模型的估计值之间的差值。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建立网络结构为5-12-1、5-8-1和5-8-1的ANNs子模型,将这些子模型输出同ASM2d机理模型输出相加便得到复合模型输出。复合模型估计值对前10.4 d(ANNs子模型训练数据时段)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的拟合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267、0.055和0.048;其对后2.6 d(ANNs子模型测试数据时段)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的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332、0.083和0.069。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评价指标也表明复合模型能够给出合理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
质子化壳聚糖的除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一类无毒无害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了提高壳聚糖在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性能,采用硫酸溶液对壳聚糖进行质子化改性;考察了质子化度(硫酸溶液pH值)、吸附时间以及原水pH值对除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子化度越大,总磷去除效率越高;在吸附时间为40~50 min的范围内,总磷去除率最大;原水pH值对质子化壳聚糖的总磷去除效率有明显影响,在质子化度较低时(硫酸溶液pH值≥3),随着原水pH值的增加,总磷去除率降低,在质子化度较高时(硫酸溶液pH值=2),在原水pH=6时,总磷去除率最大;质子化壳聚糖的吸附过程较好地遵循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ΔH<0,ΔG<0,ΔS<0,吸附过程表现为放热、自发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模型是防治、修复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决策工具.按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简单回归模型、水质模型、生态模型和生态-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分别回顾了四类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发展趋势,强调不确定理论、3S技术、耦合模型是今后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的重点,应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用的模拟、预测、评价和优化模型,为湖泊富营养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湖内源释放及营养盐输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流-扩散方程出发,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了包含底泥污染的水流-水质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后,应用于太湖.该模型将湖泊水相和内源悬移相污染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污染物在悬移泥沙上的各种迁移过程,研究了太湖总氮、总磷内源释放的分布和数量,过程中考虑了悬移泥沙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了较理想的模拟结果,当风速≤3.5 m/s时,冲刷和悬移造成的内源污染物释放量较小,内源污染物释放主要通过泥-水界面的静态释放;当风速>3.5 m/s时,冲刷和悬移造成的内源污染物释放量随风速增加迅速增大.通过计算得出2001年太湖内源释放的总氮为3.0万t,总磷为0.8万t.  相似文献   

15.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模型是防治、修复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决策工具.按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简单回归模型、水质模型、生态模型和生态-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分别回顾了四类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发展趋势,强调不确定理论、3S技术、耦合模型是今后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的重点,应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用的模拟、预测、评价和优化模型,为湖泊富营养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改进的TLI指数法及其在巢湖营养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巢湖2000—2008年的监测数据运用SPSS做统计分析,得出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和透明度的相关系数。通过得出的权重结果,分析出与26个湖泊的差异性,构建了改进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方法,并提出评价的4个步骤。以巢湖为例,运用该方法对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且对巢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做了年际和年内变化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各营养物指标的相关关系在近30年有了较大变化,巢湖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益严重,已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本文通过对我国14个代表性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资料的分析,就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参数、标准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湖泊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前苏州河面临潜在的富营养化危机,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染源是富营养化形成的直接诱因.选择总磷指标为研究对象,介绍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总磷进行ARIMA建模预测,确定ARIMA(11,0,0)即AR(11)为最终模型,用1986~2003年数据对2004和2005年进行预测,结果得出苏州河总磷在未来2年呈波动下降趋势,最终在0.4~0.6 mg/L之间上下波动,但仍高于地面水Ⅴ类标准.模型适用于苏州河总磷的短期预测,完善苏州河富营养化预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水污染的深入治理,干湿沉降、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逐步成为城市湖泊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通过对武汉市东湖流域连续4个月干湿沉降和2场次地表径流的监测,分析了湖泊水体总磷(TP)对干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东湖湿沉降TP累积通量远大于干沉降TP累积通量,这可能与降水的洗尘作用有关;低强度降雨地表径流TP质量浓度为0.74~1.59 mg/L,高强度降雨地表径流TP质量浓度为0.95~5.82 mg/L,初期地表径流TP浓度大于后期地表径流;湖泊TP浓度变化与风速、湿沉降TP通量、降雨量紧密相关,当降雨量小于20 mm时,风速是造成湖泊中TP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降雨量超过20 mm时,湖泊TP变化与湿沉降TP通量变化较为一致。点源污染防治与大气污染治理、城市道路清洁、城市绿化、沉水植物生态恢复等的协调治理,将是未来城市湖泊TP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富营养化是人工景观湖建成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做好其富营养化的预测和防治。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出多个总磷、总氮模型,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一个总磷、总氮计算公式,经过实测、资料验证和筛选,最后选用较好的模型对一人工景观湖富营养化进行了预测,为人工景观湖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