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两种新型颗粒填料滴滤床处理VOC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陶粒与Hat Creek煤载体两种新型颗粒生物填料,应用于滴滤床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分别进行了贫营养、富营养、高营养条件下,去除VOC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都是良好的生物填料,然而生物陶粒需要在循环液中投加营养,Hat Creek煤则在不另加营养的低容积负荷条件下,可取得较好去除效果;添加营养液可使Hat Creek煤填料滴滤床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且在贫营养条件下,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同样添加营养液的生物陶粒滴滤床;二者的最大去除能力和临界容积负荷均随着设置挡板数目的增加而得到提高,但煤填料滴滤床的变化与提高不如陶粒载体滴滤床显著。  相似文献   

2.
生物滴滤净化VOCs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滴滤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介绍了生物滴滤技术的研究现状 ,包括净化机理 ,可以净化的污染物 ,起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和它们需要的环境条件 ,及生物滴滤模型。目前生物滴滤技术在以下几方面需要完善和发展 :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改进生物滴滤填料 ,完善生物滴滤模型和开展实际废气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填料筛选与表面改性提高生物滴滤塔除含H_2S废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滴滤塔的填料筛选及其表面性质改性优化可增加生物处理能力和系统抗冲击能力,通气比较了常用填料陶粒、鲍尔环、阶梯环,因去除效率较高,化学性质稳定筛选出陶粒为改性的基质,对表面进行FeCl3·6H2O理化高温改性,发现使用改性填料的生物滴滤塔系统H2S去除能力有较大提高,250mm填料高度实验中,在进气浓度1182~4396mg/m3范围内,去除率能稳定在95%以上,随机改变进气浓度153~4184mg/m3,系统均未失效表明其抗冲击能力较好。因而改性填料用于生物滴滤塔去除H2S可行。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物滴滤器处理低流量、高浓度有机废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高浓度下的有机废气净化。研究表明,正常运行情况下生物滴滤器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不同的污染物在相同的填料高度下具有一定的处理效率,且在一定的填料段内生化去除速率基本稳定,整个填料塔存在最大生化去除速率。  相似文献   

5.
在接近于工业应用的非稳定条件下,以陶粒为填料,恶臭假单胞菌为单一菌源,甲苯为目标污染物,对生物滴滤塔的抗负荷冲击与抗饥饿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及进气污染负荷的瞬间变化不会造成滤塔处理性能明显下降,仅为7%左右,12h内基本恢复,最大去除能力为136.49g/(m3.h);碳源与氮源的突然中断以及短期的闲置,对滤塔处理性能的影响均较小;填料层中水分的含量是影响滤塔处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ACOF和陶粒作为生物滤床的填料,利用P.putida净化气相中的氯苯,并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添加于生物滴滤床的喷淋液中,研究其对滤床处理氯苯废气效果的影响.微生物静态培养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SDS浓度大于35 mg/L时,对P.putida存在明显抑制作用.在喷淋液中添加25 mg/L的SDS,有助于缩短滤床的适应期,并提高稳态下滤床的性能.对于填料为ACOF的情况,喷淋液中的SDS最优添加浓度为25 mg/L,此时滤床的最大去除负荷为234.7 g/(m3·h).喷淋液中的SDS经过5 d的运行,会有18%~20%的损失,但对滤床的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及邻二甲苯的混合气体作为试样,考察了生物滴滤工艺中,不同填料选择、不同停留时间、不同进气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别以竹炭、陶粒、火山岩及烧结填料作为填料时,特制烧结填料性能更佳,综合成本等因素,工程应用宜采用烧结填料或陶粒;2)生物滴滤池去除VOCs苯系物的停留时间宜取值25~40 s,去除率能够达到80%以上;3)VOCs苯系物应用生物滴滤工艺进行净化处理,含量在50~300 mg/m3时,能取得较高的去除率,去除率为63%~95%;升高到300~500 mg/m3时,出气苯系物残存量较大,应考虑多级滴滤池串联,或者串联其他工艺;4)生物滴滤池工艺对VOCs苯系物的去除具有可行性,最优工艺参数及填料时,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混合法制备V_2O_5污泥陶粒;采用V_2O_5污泥陶粒生物滴滤塔处理甲苯有机废气,甲苯去除效率可达88.3%,去除能力可达876.0 g/(m~3·h)。在同等条件下,V_2O_5污泥陶粒-生物滴滤塔比V_2O_5污泥陶粒湿式催化去除效率高出35%~62%,比气相催化去除效率高出50%~67%。V_2O_5污泥陶粒催化生物滴滤塔可明显提高对甲苯的去除能力,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滴滤(以陶粒为滤料)组合工艺,并对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考察。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组合填料的密度、停留时间以及滴滤的水力负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DMn、氨氮、TN等参数的分析,得到了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当工艺中组合填料密度(组合填料与废水的体积比)为9.24%,生物接触氧化水力停留时间为0.85 h,滴滤的水力负荷为27.2 m3/(m2·d)时,CODMn、氨氮、TN、TP的去除率可分别高达55.31%、34.31%、57.64%和20.25%。证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石英砂和生物陶粒为填料的2种反硝化生物滤柱在分别以甲醇和乙酸钠为碳源时的反硝化效果。结果表明,甲醇比乙酸钠更适用于作为两种滤柱的反硝化碳源。控制C/N为4和水力负荷1.5 m~3/(m~2·h),甲醇为碳源时,石英砂滤柱出水COD、NO_3~--N和TN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80.9%、88.6%和73.7%;生物陶粒滤柱对COD、NO_3~--N和TN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9.9%、93.0%和77.1%。此外,相比于乙酸钠作为碳源,甲醇为碳源出水更稳定,并且出水几乎没有NO_2~--N的积累。作为反硝化滤柱填料,生物陶粒优于石英砂,相同条件下,生物陶粒滤柱生物量更多,污染物去除效果更好。经济分析表明,甲醇作为碳源可以大大节约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生化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动力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针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吸收-生物膜理论,在描述生化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机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吸附-生物膜的新理论,并依据这一新理论建立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动力学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其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P〉0.93,利用这一新理论及模式,可由已知操作参数对生物膜填料塔的净化效果进行预测计算,也能为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底泥与流动水相的边界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苏州河底的释放与耗氧规律,在控制地面水水质标准的环境基础上拟定了底泥评价分级标准,将评价的有机污染指标确定为未污染,污染、重污染底泥的类型级别。应用拟定的分级标准对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进行评价,指出若对属于重类型的部分河段底泥进行整治,则整个市区段底泥释放至水相的深度,将接近地面水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生物滤池的硝化功能,依据物料衡算方程、Fick第一定律构建生物膜传质子模型以及简化的ASM3模型,建立生物膜反应子模型。以Matlab软件为平台编程,模拟在沿脉冲生物滤池水流方向上基质浓度,并依据实测值和参数灵敏度进行分步校正。实测和模拟结果均表明:COD、NH+4-N、NO-2-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脉冲生物滤池的中上部、中部、下部,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45%、50%。当改变有机负荷和布水周期时,氨氮去除率随有机负荷的增大而减小,随布水周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富氧净水器在养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富氧净水器的研究,采用聚丙烯微孔滤膜、复合活性炭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复合炭粒作为过滤吸附材料,并采用三碘树脂杀菌剂和载银活性炭复合杀菌剂进行灭菌,应用"综合过滤渗透法"的机理,将净化、矿化、灭菌、增氧等有机结合并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有效去除了水中微生物、污染物,降低化学需氧量和水的硬度,达到净化水质,增加水中溶解氧等预期效果,成功的应用在水产养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To find a simple and economical way for treating the domestic wastewater in small counties and towns, a process combining 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and a trickling filter (CEPT-TF, representing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effects) was constructed and operated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characteristic behavior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raw wastewater and effluents were examined during steady-state oper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of CEPT and TF in series was beneficial for the removal of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organics. Specially, the hydrophobic and aromatic materials could be preferentially removed in the CEPT unit, and the hydrophilic fraction in the TF.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organic fractions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different unit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via spectrum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NH3和H2S混合恶臭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复合生物滤池处理NH3和H2S酸碱混合气体,其中复合生物滤池由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组成.研究表明:在气体流量为0.9~1.4 m3/h,气体质量浓度为15 mg/m3,营养液喷淋量为4.56 L/h时,出气NH3和H2S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除臭效果好.研究还表明:复合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差别较大,在生物滴滤池内生长的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钟虫等细菌,而在生物过滤池内生长的微生物则为白曲霉菌、葡萄球菌等真菌.   相似文献   

17.
生物滴滤床降解有机废气净化效率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生物膜滴滤塔内的多孔填料简化为壁面覆盖有生物膜的平行平板通道,建立了一个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首先运用两相流理论获得了通道内液膜厚度,然后通过污染物在气相、液相的质量组分方程,结合生物膜内的传质与不考虑氧限制的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获得了污染物在液相和生物膜中浓度分布的近似分析解,最终得到污染物在气相中沿塔高的浓度分布及废气净化效率.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生物膜滴滤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苏州河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水文、水质和污染调查结果,分析了苏州河水质和污染现状和综合环境质量,提出了影响苏州河水的8项主要环境问题;严重的有机污染;底泥对水质的污染;支流对干流的污染;上游来水水质;合流污水系统的溢流;河道不利的水动力条件;航运影响;沿岸景观和陆域布局不合理等。根据这些分析,作者从苏州河的功能定位和治理目标出发,提出了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设想。  相似文献   

19.
苏州河截流区外非点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摸清苏州河截流区外的污染物量以及对苏州河下游段水质的影响,为苏州河截流污水工程的运行和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美国环保局的非点源负荷函数和城区污染物流失量负荷模型等方法,对苏州河截流区外(黄渡—北新泾区段)地表径流等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1)非点污染源是目前苏州河截流区外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中,畜牧业污染为本区最大的非点污染源。(2)北新泾断面是本区污染物向下游(截流区)排放的主要控制点。(3)截流工程实施后,非点污染源将成为苏州河污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