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光氧化吸附矿井水中微量有机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煤矿矿井水资源化过程中存在有机污染物的问题,考察了采用紫外光氧化分解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紫外光对矿井水中有机物(主要是乳化油)有一定的氧化分解能力,能有效地促使有机物大分子破裂,有利于活性炭的吸附处理。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可使水中有机物去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净化水厂的运行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前郭炼油厂生产区及其居民区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采用臭氧化 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传统水处理厂由混凝、絮凝、沉淀和快速过滤组成。该饮用水深度净化厂运行性能稳定,最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GC/MS分析结果表明,最后出水中含有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不含重点及潜在的有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而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含有11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5种重点有害污染物和23种潜在的有害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浅谈饮用水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饮用水遭到有机物的污染现象日趋严重.传统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通过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为研究和开发新的净水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吸附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去除水中微量污染物的方法之一。经强酸表面氧化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溶胶具有稳定的高效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水中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同步吸附去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溶胶对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具有很好的去除效能。这对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有机物臭氧化的协同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二级出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为处理的目标物质,通过静态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下臭氧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催化反应器对水体在254 nm处紫外吸光度(E254)的去除率达87.40%,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59.79%,对臭氧的利用率可达到91.4%,因此,254 nm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臭氧化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并大大提高了系统对臭氧的利用率;受OH-影响,碱性条件下O3/UV/C工艺对CODCr和E254的去除效果好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不同自由基捕捉剂对臭氧化过程的影响证明,在紫外光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作用下,臭氧分解出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多种氧化性自由基,因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是多种自由基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浓缩富集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萃取法、吸附法、气提法、蒸馏法和微量萃取法等,我们根据石墨化炭黑作色谱填料具有选择分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在国内首次将其作为富集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剂,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富集方法——石墨化炭黑富集法,利用此法对第二松花江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作了多次测定,结果表明,石墨化炭黑富集法对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富集是十分有效的,尤其对硝基芳香化合物和氯化杀虫剂的吸附,具有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本市自来水取水口上移后黄浦江上游水质的变化趋势,了解上游水体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初步查明主要有机微量污染物的工业来源和水源水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控制对策,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的组织下,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上海医科大学、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并完成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微量有机污染物现状调查及控制对策研究》课题。这项研究,从1989年12月至1990年10月,对黄浦江上至下游的5个江段(松江竖潦泾、松浦大桥、临江取水口、南市水厂取水口和丹东路码头)和杨浦自来水厂源水进行了4次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测试,并结合水质致突变性试验,开展了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同时,  相似文献   

8.
两种工艺对污水再生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种微量有机污染物为目标物,针对北京市2个再生水厂的不同工艺,系统地考察了污水再生水中目标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并采用重组酵母雌激素活性筛检法(YES法)对再生水中雌激素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滤(UF)+臭氧(O3)氧化处理工艺可有效地去除微量有机污染物,出水中雌二醇当量浓度(EEQ)低于YES法检出范围.A2/O+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处理工艺对微量有机污染物有很高的去除能力,出水中可检测出的目标化合物较少.2种工艺均可降低再生水的环境风险,保障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前,水中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BOD_5、COD、TOD、TOC及UVA等。一、生化需氧量(BOD_5) 多年来,沿用BOD_5这一参数作为水中有机污染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的综合指标,以此掌握水质的有机污染程度,了解污水生化降解的可能性,为生化处理的构筑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评价污水处理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中毒性有机物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饮用水的质量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近代微量富集技术和色谱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卓有成效地分离,鉴定饮用水中痕量、复杂、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和污染毒理学研究的发展,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定量关系,为采用多污染物评价方法评价水质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当前矿井水净化处理现状,指出了矿井水混凝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传统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的不足之处。根据对聚合氯化铝铁性能、特点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详细论述,分析了聚合氯化铝铁在矿井水混凝处理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并对聚合氯化铝铁今后在矿井水处理应用中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煤矿酸性废水“被动处理”技术的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酸性矿山废水治理的现行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围绕贵州煤矿废水排放的现状及特点,把贵州煤矿废水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两种预防和治理矿山酸性排水的方法:对正在开采矿山实行碳酸盐岩充填采空区技术,避免酸性矿山水外排;对废弃矿山排水采取坑口"(有氧/缺氧)垂向折流式反应池"技术,对酸性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 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在环境毒理学评估、污染物风险识别、水生态污染效应、沉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在新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水质基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我国水质基准支持条件下的水生态安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主要深度处理技术及它们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这些深度处理技术目前的运用现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选择反渗透技术在矿井水脱盐的优势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大屯矿区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矿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矿区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矿区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井水和生活污水资源。以大屯矿区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利用工程实例为背景,以处理后的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回用途径为依据,论述了大屯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与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及利用工艺技术,介绍了大屯矿区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利用模式,供其他类似矿区开展矿井水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对迷宫斜板的工作原理及效果进行粗浅分析,论述了迷宫斜板在矿井水中的应用,探讨了矿井水处理站迷宫斜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沉淀时间、占地面积及悬浮物浓度等参数的变化,为煤矿矿井水的深度净化处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处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The chemistry and flow of water in the abandoned Tomitaka mine of Miyazaki, western Japan were investigated. This mine is located in a non-ferrous metal deposit and acid mine drainage issues from it.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stimate the quantities of mine drainage that needs to be treated in order to avoid acidification of local rivers, taking into account seasonal variations in rainfall. Numerical models aimed to reproduce observed water levels and fluxes and chemical variations of groundwater and mine drainage. Rock–water interactions that may explain the observed variations in water chemistry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rain water infiltrates into the deeper bedrock through a highly permeable zone formed largely by stopes that are partially filled with spoil from excavations (ore minerals and host rocks); (2) the water becomes acidic (pH from 3 to 4) as dissolved oxygen oxidizes pyrite; (3) along the flow path through the rocks, the redox potential of the water becomes reducing, such that pyrite becomes stable and pH of the mine drainage becomes neutral; and (4) upon leaving the mine, the drainage becomes acidic again due to oxidation of pyrite in the rocks.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with considering of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simulate the main variations in groundwater flow and water levels in and around the Tomitaka mine, and apply to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the mine drainage.  相似文献   

18.
酸性矿山废水的危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矿山废水的危害与治理已成为当今环境治理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酸性废水的处理利用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轻周边的环境压力。文章阐述了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机理、危害以及防治对策。并对今后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姚桥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桥煤矿采用水力循环澄清池和重力式无阀滤池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矿井水,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矿井水净化处理工艺。工程设计了一种实现该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20.
煤矿矿井水伴随煤炭开采过程产生,不同程度受煤粉、岩粉等悬浮物污染,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是矿井水处理技术核心之一,本文以神东矿区含悬浮物矿井水为例对悬浮物处理技术进行说明,并进一步探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