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自然景观成因及边际效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以奇特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并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区,呈现典型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以山石地貌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成因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得大独厚的成景条件。自然景观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边际效应规律,运用自然边际效应的启示,将有助于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开发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具有脆弱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但是在我国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仍没有一部专门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以致于在管理方面产生了混乱.以泰山为例,与国内外的混合遗产进行对比分析,以借鉴可取之处,并提出了改变管理观念、统一管理、动态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加强世界遗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圆明园听证会能否跳出"一听了之"的怪圈还有待观察。暂且抛开它不谈,近年来各种听证会在刚刚萌发的同时就迅速变质,其公信力直线下降,为什么会这样?"听证会之痒"症结究竟何在?我认为其目前身上至少潜伏着如下四大疾患:一、听证发起者严重错位。一场听证,由不同的行政机关发起,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其要害在于发起者本身是否处于相对"中立"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去年故宫等世界遗产景点涨价听证会,是由北京市发改委(尽管其统辖当地物价部门)发起的。而黄山、九寨沟等世界遗产景区  相似文献   

4.
雪女 《绿色视野》2014,(2):66-67
黄山是天下名山,去过黄山的人都知道,“奇松、怪石、温泉、云海”乃黄山四绝。这黄山四绝不但让天下游人如临仙境,一饱眼福,而且还孕育出了幽香怡人的天下名茶,让人一饱口福。明代茶人许次杼的《茶疏》中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  相似文献   

5.
《绿色视野》2009,(7):F0004-F0004
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宣城、黄山两地区规划的唯一大型火电厂和宣城市建市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就以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己任,以“提供清洁能源”为目标,贯彻环保理念,打造节能环保“绿色”电厂。  相似文献   

6.
列人《世界遗产》后怎样打好《世界遗产》这张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青城山管理局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专门成立了“宣传劳销处”’和‘”宣传报道组’.将宣传销售一体化。同时,又加大与国内外旅行社、旅游商的联系,先后与83家旅行社签订了合同。并主动到韩国、重庆、长沙等地促销,使客源明显卜升、截至5月底,今年青城山已接待海内外游客4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青城山打好“世弄遗产”牌  相似文献   

7.
守望黄山松     
松树以卓越的风姿,高洁的品质,赢得人们青睐。但在我国93种松树中,我对黄山松更情有独钟,怀有始终不渝的痴情。其实黄山松原本是南方丘陵地带常见的普通油松,只是当油松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峦,经大自然风霜雨雪的雕凿,物竞天择的演化,才使油松嬗变为松树家族中的“另类”,成了独具一格的新种。由于它最先在黄山被发现,所以被我国植物学家于1936年命名为黄山松。黄山松并非黄山一处独有,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九岭山、湖南衡山等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中国古代建筑精华,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要介绍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概况,阐述了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分析了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体制角度出发,对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老虎"     
“老虎”是条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豫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我的儿时记忆很多都与狗有关,“老虎”就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条。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虎”就在我家,据说作为看家狗它已经活了好些年了。吃饭时,它在腿前转来转去,在桌底出出进进;睡觉时,它为我们守夜;玩耍时,有它伴于身边;走路时,它前前后后地奔跑嬉闹……“老虎”陪伴我度过了多少难忘的童年时光啊!终于有一天,“老虎”不见了,母亲难过地说,“老虎”肯定是被人用“三步倒”毒死了。我当时心里很难过,流出了眼泪。但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老虎”还能回来。于是站在老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特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37处世界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世界遗产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世界遗产稀少;世界遗产总体发展速度较慢,其中北京、四川等省份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1.
《四川环境》2009,28(6):F0004-F0004
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其资源的独特性被海内外游客所公认,现有举世闻名的“童话世界”九寨沟、黄龙,有“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有“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和“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世界水利精典”都江堰等世界遗产四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尤其是世界遗产九寨沟、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的品位和价值在全世界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不可代替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点。 四川旅游有…  相似文献   

13.
位于广州增城北部的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成立于2005年,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和运营,2009年风景区的游客量猛增到330万人次,达到甚至超越了当年黄山、泰山等世界遗产的游客量.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高水准的科学规划、高效而渐进的管理机制、借力腾飞的市场运营和强力的政策支持.从这四方面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为其他新兴风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佚名 《环境教育》2004,(10):14-17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程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  相似文献   

15.
黄山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山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1800余种,其中中国特有属种植物22个、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25种、以黄山命名的植物8种、以黄山称谓的植物20余种以及众多的古树名木.对黄山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中心小学从实际出发,以“绿色主题”为线索,对学生进行“水的净化”、“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等课程教育。以“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坚持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18.
打开电视,“鹤舞白沙,我心飞翔”“一品黄山,天高云淡”的香烟品牌广告目不暇接;高速路边,巨大的香烟品牌广告惹人注目……今年是《广告法》颁布20周年。日前,一些公共卫生和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控烟工作者提出,应尽快修改广告法,积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关于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义务,以有效遏制我国眼下泛滥成灾的烟草广告现状。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满意度是旅游地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关系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引入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两个因素构建旅游者地方感与满意度关系模型,分析探讨了旅游者地方感、自我效能感、社会责任感和满意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对世界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黄山和三清山的问卷调查,利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者地方感对旅游者自我效能感和旅游者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直接的正向影响,旅游者自我效能感和旅游者社会责任感分别对旅游者满意度具有显著直接的正向影响。这些为研究旅游者地方感与满意度之间的复杂心理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这种复杂的心理关系对旅游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打造大黄山旅游圈成了当前发展安徽省旅游的一个热点.锻造大黄山旅游圈概念,将黄山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以及周边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旅游景点由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化为复合型、立体型的旅游,提升黄山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在提升世界双遗产黄山观光产品的基础上,着力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的徽州文化体验与皖南山水休闲度假产品.加强区际协调,实行"东进北拓西联"战略,以旅游产业接轨为突破口,以旅游经济一体化为先导,借助杭州、苏州和上海大都市建设平台,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把黄山建成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