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长兴岛附近海域为研究区,以2005年和2015年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手段,提取及分析了长兴岛及其附近海域围填海分布、面积及利用类型信息,计算了海域利用类型动态度、海域利用转移矩阵、海域利用结构信息熵及海域开发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分析了长兴岛附近海域2005—2015年海域开发利用的动态变化,从而对该海域开发资源环境压力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长兴岛附近海域港口用海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高达11.09%,未利用扩张速度次之,而盐业用海面积呈现负增长状态,动态度为-0.16%;(2)10 年间围填海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海域转为围海养殖、港口和未利用类型;(3)研究期间信息熵由2005年的0.96增加到2015年的1.40,海域利用结构均衡度加强,海域利用结构趋于多样化、均衡化;(4)2005年和2015年长兴岛资源开发环境压力处于中等强度及以上的海域所占比例分别为56.14%和62.97%;海域开发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变化量大于零值的面积高达80.7%,海域资源开发环境压力强度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对区域建设用海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估与研究是海洋主管部门实施围填海计划管理、实现海域管理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一期规划为例,在围填海活动实施状况评估要素识别和评估指标因子筛选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AHP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多因子综合评估模型,最终完成综合评估分值的定级,以此评判此区域用海活动的实施状况。  相似文献   

3.
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研究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满足开发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构建了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承灾能力作为基础指标,对海岛近岸海域进行全面评价,依据其生态系统特征与人类活动特征,分别选择人工岸线开发类型、海域使用类型、水质状况、生物群落健康状况、灾害风险状况等指标开展分类评价,最后利用“短板效应”方法进行复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可载、超载与临界超载3个级别,并以辽宁长兴岛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兴岛近岸海域 岸线开发强度为0.87,海域水质达标面积比率为0.75,鱼卵仔鱼平均密度为4.45 ind/m3,这3个单项指标的计算结果 均超过相应超载分级标准,受空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短板要素的影响,该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超载”.表明以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客观全面地评价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能够科学地遴选出主导其承载力强弱的短板要素.长兴岛近岸海域可通过填海施工中预留过水通道、人工放流增补渔业资源、调整陆源排污口位置、实行岸段生态修复等措施优化开发利用方式,提升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短板效应.长兴岛近岸海域承灾能力属“可载”级别,为满足该区域未来发展过程中防灾减灾的需要,仍需通过编制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措施来应对突发灾害事件.   相似文献   

4.
《交通环保》2005,26(1):19-19
国家海洋局最近组织沿海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选择工业污染直排口、市政及生活污水直排口、混合排污口及排污河口等四大类43个排污口进行了重点监测,结果显示其日均排放入海的污水量约为850万t,主要污染物总量约6650t。其中56%的排污口污水超标排海。  相似文献   

5.
长兴岛海岸线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6个时相的卫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通过人工目视解译获取了30多年来大连市长兴岛海岸线的变化信息,计算了时间序列上海岸线分形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30多年来长兴岛海岸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步增大,人类活动影响和改变海岸线的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在1995年之前的近20 a内,以原始淤泥质岸线被垦为人工养殖岸线为主导类...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二十三)烟台市污水排海工程研究研究内容1. 采用 DO-BOD 指标建立海湾水质模型;2. 排海方案优化决策研究;3. 污水排海工程可行性研究。(二十四)水产品加工有机废水排海工程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兴岛是上海近郊尚待开发的长江河口沙岛。本文在对该岛水资源状况和水环境质量系统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长兴岛复合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1992-2000年的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供需趋势,并作了增加环保投资的政策试验。研究提出:长兴岛的开发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结合邻近浦东新区的建设,将长兴岛开辟为上海和浦东新区的远景水源岛,建成高品质无污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及上海的东部旅游区。  相似文献   

8.
上海西,南区排污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累积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一、引言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排海的方法,处置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近十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利用大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开始了污水排海,排江研究。因此,研究现有大型排污口污染物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河床沉积物相对稳定,能吸附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具有“永久”记录水污染状况的特性,采用沉积物采样调查的方法,着重  相似文献   

9.
某碱渣场排污口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运行,其间经过多次工艺改进,年入海排污量由最初的年排海量600多万立方米下降到150多万立方米。建厂初期,由于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蒸氨废液仅在渣场简单沉淀后直接排海,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其所属公司也逐步开展了碱渣场排污治理工程。内容包括清液沟的清淤并铺设土工膜进行防渗处理、规范排放口、在排放口设置缓冲池、粗调站和精调站等工程。本文通过对排污口多年跟踪监测结果分析,得出排污口对附近海域水环境影响因子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兴岛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兴岛污水处理厂的远期规划,使用Delft-3D模型系统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大范围海域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采用边界贴体正交曲线网格,克服了计算区域边界的不规则性。应用模型对污水外排长江口的环境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的水位、流场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过程;长兴岛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质的影响非常小,无论是枯季还是洪季,排放口附近水域NH3-N和COD(Cr)的浓度增量都远低于0.1 mg/L;尾水排放对附近水域环境敏感目标(如青草沙水源地、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海南岛自然优势出发,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产量与水的关系》中介绍的气候生产潜力的农业生态方法: 计算了海南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从海南岛水稻生产和人口的现状出发,采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预测模型:计算和探讨了当前和未来水稻生产的人口承载量问题。试图揭示水稻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为全岛水稻的产、销、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全球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河道护岸工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划分为材料生产、材料运输、施工建设、维护管理、拆毁处置(或回收)5个单元,进行了河道护岸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来源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河道护岸工程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框架。利用此框架,文章对崇明岛典型河道护岸类型——钢筋砼桩板护岸进行了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得到1功能单位钢筋砼桩板护岸工程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为447.05 t。其中,原材料生产单元、材料运输单元和施工单元的碳排放分别为330.33,13.62,103.1 t。目前,崇明岛已有此种护岸工程长度约为2 983 km,得到其总碳排放为133.4万t,占上海2005年碳排放总量的2.30%。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山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15.
海洋岛与王家岛周围海域赤潮生物夜光藻生态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王家岛与石城岛周围海域浮游生物和理化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夜光藻的生物量以夏季两岛的南部及中部为最高,影响夜光藻繁殖的各环境因子中以浮游植物、可溶性无机磷、总氮、溶氧的共同作用最为显著,Y= - 257-0 XDO+ 72-0 XN- 1336-3 XP+ 1-80 XF- 2250 。R= 0-713 ,F=3-10,统计检验,相关显著,回归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在工业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淑娆  李伟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5):28-29,32
对铁岭市 32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进行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探讨了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在污染源监测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以急性毒性试验数据为依据 ,来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量及以此数据作为征收排污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4年对海南岛沿岸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中16种PAH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牡蛎体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范围为289~2426ng/g d.w.,平均值为856.7ng/g d.w..与国内外相比,海南岛牡蛎体PAH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海南岛牡蛎体PAHs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八所港>榆林港>马袅港>东寨港. Mann-Kendall检验结果显示,八所港牡蛎体中PAHs含量有显著上升趋势(P0.05).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牡蛎主要以2~3环的低分子量PAHs为主(62.3%~92.5%).来源分析表明牡蛎体PAHs主要为石油源和油类燃烧源.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八所港牡蛎的PAHs致癌风险超过最大可接受致癌风险(10-5),但尚未达到严重的致癌风险(10-4),而其他站点牡蛎均处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本研究建议居民对八所港牡蛎和海南其它牡蛎的日均消费量分别不超过56g和 67g.  相似文献   

18.
涠洲岛珊瑚礁分布特征与环境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年来对涠洲岛珊瑚礁所观测的资料,初步研究了该岛珊瑚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珊瑚礁的形成及发育过程,并提出了涠洲岛珊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背景下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岛应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模式;3)区块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可载区占41.7%,临界超载区占30.0%,轻度、中度和重度超载区分别占15.9%、8.1%和4.3%,超载区主要分布在各岛的城镇建设区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维圣维南水动力方程和二维浅水潮波方程模拟潮汐河口区河汊与干流之间水流衔接冲天 此基础上利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和直角坐标系下的二维对流扩散方程,并结合拉格郎日水团追踪法,模拟污染物在潮汐河口区河汊与干流之间的输移街接过程。最后论述此方法在珠江口虎门某工厂排污的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