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Cr6+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不同时间、温度、pH进行吸附重金属Cr^6 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15min,吸附温度为28℃,吸附pH=7时具有较好吸附效果。在此条件下,当重金属Cr^6 浓度为50mg/L,其吸附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2.
功能纤维处理含铬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筛选了各种离子交换纤维对Cr^3 和Cr^6 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制磺酸型和羧酸型功能纤维对Cr^3 的静态吸附量在25mg/g-45mg/g纤维的范围,动态吸附穿透曲线比相应的树脂好,但穿透点之前出口液中Cr^3 浓度偏高,所制五种碱性功能纤维对Cr^6 的交换吸附量比较高,最高达293mg/g,最佳吸附pH值都在1-2,其中PVA-g-4VP-季铵化纤维比日本树脂吸附量高很多,它还具有很好的动态吸附Cr^6 的效果,穿透点前的铬浓度近乎为零穿透点突跃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复合金属氧化物(LDO)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氮的可行性,并与传统吸附剂粉末活性炭(PAC)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投加量、振荡速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垃圾渗滤液中总氮浓度为561mg/L、LDO投加量为6g/L、振荡速度为170r/min、吸附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pH值为11时,LDO对总氮的吸附量最高,达到41mg/g。在相同条件下,LDO对总氮的吸附量是PAC的2.5—3.5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负荷和PH对液相中总铬和Cr^6 浓度变化的影响,发现总铬和Cr^6 浓度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污泥负荷的增大而推迟,在达到最低值后,总铬和Cr^6 浓度呈现不断增大趋势;在污水PH为8左右时,总铬浓度的最低值显著低于PH为7左右时的最低值,液相中的铬主要以Cr^3 的形态被污泥吸附。  相似文献   

5.
系统评价天然蛭石吸附氨氮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聂发辉 《四川环境》2004,23(4):15-19
采用在人工配置含氨氮的污水中投加蛭石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天然蛭石吸附污水中氨氮的饱和吸附容量以及蛭石吸附氨氮的等温吸附曲线,探讨了污水的pH值、温度、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及各影响因子的大小,结果表明,蛭石的饱和吸附量为20 8mg/g;蛭石吸附量在pH2 0~6 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最佳pH为4 0~6 0;温度在15~35℃范围内,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减小,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蛭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pH>蛭石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这为蛭石作为一种新型氨氮吸附材料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6.
陈明 《四川环境》2012,31(6):13-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经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对金属铜的吸附作用。研究土壤吸附铜的速率的方法是根据所做实验的数据进而绘制吸附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所得到的曲线斜率来探讨吸附动力学过程。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得知:pH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当其他的条件相同、土壤自身的pH增加时,土壤对铜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加,加入液pH为5.5时的吸附量显著高于pH为2.5的吸附量。表明土壤对铜的吸附作用受酸度影响较为明显,在酸度增加的情况下,土壤对铜的吸附降低,使得铜从土壤中解吸出来,进入水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提高预防酸雨等环境问题,防止酸雨使得土壤中重金属进入到水体。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不同的壳聚糖浓度、pH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后的染料浓度,得到了壳聚糖对酸性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即在固定染料浓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壳聚糖的投入量在500mg、pH值为6、温度为室温、吸附时间为2h左右条件下吸附最佳,其结果将为利用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可行性,考察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振荡速度等因素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7、反应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min、LDH投加量为0.1g/50ml、磷初始浓度为500mg/L、震荡速度为150r/min时,磷的去除率高达94.82%,层状双氢氧化物对水中磷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iu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9.
以没食子药渣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400℃、500℃、600℃下的药渣生物炭,考察pH、投加量、溶液温度、不同接触时间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苯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均能影响生物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4种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苯酚的吸附能力为400℃500℃600℃300℃,300℃和400℃最佳pH为5.0,500℃~600℃的最佳pH为7.0,药渣生物炭吸附苯酚的最佳投加量为0.05 g。在25℃~45℃条件下,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药渣生物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没食子药渣生物炭的吸附过程先快后慢,在10 h趋于平衡。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4种生物炭进行拟合,发现不同热解温度的药渣生物炭基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研究结果为预测药渣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为拓展药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吸附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为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与处置和“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水厂的污泥的最佳活化温度不同,昆明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泥最佳活化温度为300℃,第三、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泥为400℃;对于污水厂污泥制备的生物炭对镉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模型拟和结果表明Freundllch模型在大部分温度下均具有比Iangrmuir模型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经济系统的双层结构建立了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概念模型 ,即贸易通过环境类、经济类物品和服务的输入输出 ,对环境子系统直接或通过经济子系统间接产生影响 ;对影响环境的贸易 (外部因素 )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内部因素 )问题 ,分别进行了分析 ;就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问题 ,运用局域均衡模型 ,为局域贸易环境问题的量化分析提供较为便捷、可靠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农业政策的生态化,即农业政策以环境保护为导向,减少农业政策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对农业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深入分析农业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法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为在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少相关政策层面环评的情况下,应当先对农业政策进行环评,通过确立政策环评范围、主体,对其进行阶段性设置,从而完善环评的法律体系,实现农业政策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医疗废物处理技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种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态环境需水量成为区域(或流域)水资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依据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等级划分的原则、指标体系和评判方法,其中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16个单项指标构成,并选择水资源优越的安徽省六安市为研究区.根据2008年统计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城市等级进行了判定,结果为:六安城区所属城市级别为Ⅲ级,即中等城市,符合实际情况,说明该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科学可行.同时,对影响城市等级的瓶颈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过程中,总量分配的合理性是体现污染源与污染源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之间能否实现“公平性” 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也是关系到总量控制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不确定性分析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的是为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划与管理决策者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可靠性仿真分析通过施加温度、振动等载荷应力在产品的数字样机上,并分解到基本组件上,通过开展应力分析和应力损伤分析,得到产品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并可预计出平均首发故障时间。讨论了如何利用可靠性仿真分析方法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克服了传统的"设计"与"可靠性"两张皮的现状,实现了可靠性与性能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对不等长非均匀的多导体传输线进行建模分析,推导端接阻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的传输线瞬态响应的FDTD迭代公式,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算法公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为不等长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观层次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以城市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各功能区的评价单元,对城市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过程。从土地利用、土地投入、土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从中观层次对淮安市清河区城市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清河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高,仍需加强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研究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较客观的评价方法,中观评价则能更详细地了解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雷电脉冲电流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情况,研制了巨磁阻(Giant Magneto Resisti ve,GMR)表面电流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平面薄铝板表面脉冲电流密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为验证测量结果,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CST软件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和仿真计算,取得与测量相一致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雷电流在弧面表面分布情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实例,简要阐述了滩海、浅海、深海三种开发模式的特点、主要工艺及其适用性。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海上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