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扩大与发展,人类经济活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环境。多少事实表明,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允许人们为所欲为,而要求人类有意识地与自然保持平衡和谐。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利用下的植物物种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江源  刘硕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59-362
根据对前联邦德国卡尔斯鲁厄市城市自生植被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植物区系的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关系。结论为:①城市植物区系在优势科组成和生态特征方面与其所在地区自然植被明显不同,并在城市之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②人类活动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植物区系及其生态特征的作用明显;③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绿地管理对许多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水环境的现状人类“傍水”聚居,发展而为城市,说明了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而且维系和影响着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城市水体的素质、分配、功能和生态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过度集中,城市水环境普遍遭受污染,生态受到破坏,这已成为当前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环境的现状,似可作这样的归纳: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人人所急切关心的问题,它已严重地威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环境问题的产生,最主要还是人类不适当的活动而造成的,尤其是表现在城市,城市人口的激增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环境质量最差的地方.据统计,1980年世界城市人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石家庄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缓解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有一项基础研究工作,即用环境生态学观点评价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的一切生活、经济及政治等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而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准确地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能确切地反映出城市生态结构的特征。从而为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为合理地设计城市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岸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当人们迅速扩大海岸利用并以不同方式对它施加复杂干预的时候,通常会使海岸环境加进人类活动的影响,鲜明地打上社会活动的“烙印”,从而渐渐地改变海岸带的环境质量。 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扩建以及海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它  相似文献   

8.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调查获得的8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数据为例,通过建立重金属污染扩散数理模型,开展重金属空间分布、污染程度评价、传播特征研究,剖析重金属污染机理,追踪污染源,为城市土壤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类在利用生态系统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在强烈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除部分人类活动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与提高外,更多地则导致了一系列危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与灾难。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后果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和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论文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重点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湿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湿地资源研究是对湿地资源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揭示湿地资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协调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论文分析了湿地资源研究的现状与战略需求;国内外在湿地资源监测,湿地资源功能评价,湿地水资源与生态恢复,湿地生物资源保护,湿地与全球变化,城市湿地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典型区域湿地动态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最新进展。并结合国内外湿地资源研究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湿地资源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热环境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研究缺乏自然和人文多维因子对热环境的影响路径分析.基于西安都市圈2020年MODIS MYD11A2地表温度数据,辅以气象、地表因子和人类活动等数据,综合利用ArcGIS空间地统计分析、冗余分析(RD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城市热环境在不同季节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城市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量化其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①西安都市圈的地表温度呈现北高南低,自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夏季热环境污染最严重.②冗余分析表明影响热环境的主要因素为:气温、不透水地表、植被和降水.③SEM结果显示,气象、地表和人类活动因子对城市热环境的直接影响显著并占主导地位,气温、不透水面和兴趣点密度对热环境有显著的直接正效应(0.10~0.33),水体、降水和植被对热环境有显著的直接负效应(-0.29~-0.25).人类活动对夜晚地表温度的直接影响力高于地表因子和气象因子,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以上结果可为城市热岛局地气候变化研究和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水生态文化建设作为解决城市河流问题的有效手段被提上日程。本文阐述了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水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及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政策探讨,以期对的城市河流修复提供参考,为河流的生态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活动使水受到污染.城市水污染问题不能解决,将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面对水资源日益恶化的趋势.我们不得不关注水污染,寻找造成水污染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但其占地面积小。当今城市范围内,人们给予现代自然环境的压力往往超过其实际允许承载能力,使环境遭受到严重冲击,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造成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比例失调.由此可见,为了使城市健康发展,必须研究城市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各要素中,有的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的则比较脆弱,经不起人类活动的冲击;还有的则不利于人类生活,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容量低,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城市面源的典型特点,提出了"水质特征期"模型,并以昆明翠湖为案例分析,在其全年水质监测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候鸟迁徙与降雨对昆明翠湖的水质影响,开展了评价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翠湖主要分为人类活动主导特征期(11-次年4月)和降雨影响主导特征期(5-10月),红嘴鸥排泄物与地表径流是翠湖磷元素的重要来源,其TP输入分别占年输入总量的38.4%和33.49%。研究成果为城市景观水体的评价与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崔健 《环境保护》2011,(7):63-65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人类排放总量的75%~80%.因此,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之际,各国都倍加重视低碳城市建设.中日低碳城市建设政策在城市活动与城市结构、"软件"与"硬件"建设、低碳产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对这些差别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提高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孙剑 《环境工程》2015,33(6):71-75
气候作为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支撑,其变化也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资源能源消耗等对气候变化产生反作用,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城市系统与气候变化耦合关系指标,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构建城市系统与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相关耦合关系模型,定量揭示出两者耦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RegCM3模式模拟我国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及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了我国2005~2007年春季每月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及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并利用站点观测资料检验了模拟结果,探讨了沙尘气溶胶和人为活动排放气溶胶对春季AOD的贡献与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的我国春季AOD主要有3个高值区:南疆盆地和北疆部分地区,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和临近的中南部分地区.前两者AOD高值主要由沙尘气溶胶引起,后者主要受人为活动排放的气溶胶影响.观测资料检验表明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模式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少区站点的模拟效果优于对人类活动频繁区站点及城市和沿海站点的模拟,对城市和沿海站点的模拟结果偏低,对最偏远的阜康、海北、拉萨和西双版纳等站点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度密集地聚集于一个区域,集约的社会经济活动不断侵占生态空间,对其他生物产生驱逐效应,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提供的人类福祉下降,这使得在城市内部如何合理配置生态资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充足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建议城市周边进行生态系统的自然化再造与保护,对城市已有生态系统近自然化改造,城区绿地多样化生态景观建造,逐渐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环境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定量影响程度,应用有序聚类分析法等确定了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基准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期,采用HBV模型还原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滦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识别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人类活动影响期间径流的定量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79年之前是滦河流域径流序列的基准期,基准期内HBV水文模型对滦河流域天然径流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1980年以后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地表径流影响加剧,天然径流与实测径流产生分离,人类活动影响期(1980-2007年)相对于基准期(1960-1979年)的变化而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别占径流减少总量的55%和45%,人类活动在不同水平年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不同.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人类活动对该流域的影响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