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防治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保工作,对重金属元素进行环境监测和分析是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重金属污染源、危害,着重探讨了重金属元素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主要的分析方法、样品预处理的要求和分析测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粤东凤凰山区茶园茶叶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和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粤东凤凰山区11个茶园83个茶叶样品的铜、铬、铅、锰、镍、锌六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茶叶重金属元素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茶叶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MnZnCuCrNi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rZnPbCu,11个茶园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茶叶对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富集系数大小CuMnZnCrNiPb。结论表明:粤东凤凰山区茶园的茶叶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个别重金属元素存在超标现象,应引起相当注意。  相似文献   

3.
在对某铁矿尾矿库及周边土壤(含水系沉积物、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理化性质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同时运用地累积指数方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尾矿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CdAsCuZnPbNiCr,元素Cd、As、Cu、Zn均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CdCuAsZnPbNiCr,元素Cd、Cu、As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农田表层土壤污染程度CdCuAsZnPbNCr,元素Cd达到严重污染,Cu、As总体虽为中度污染,但个别样点达到重度污染。尾矿库对周边土壤的影响不容忽视,需加强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今的生活中,重金属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困扰,并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重金属的污染,需要根据金属不同的元素种类、含量以及重金属在自然中存在的形式,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雷州半岛红树林土壤11种重金属(As、Cd、Co、Cr、Cu、Hg、Mn、Ni、Pb、V、Zn)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Hg、As、Cu、Zn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个别采样区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As、Cd、Co、Cr、Cu、Hg、Mn、Ni和Zn等9种元素含量平均值超过环境背景值。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土壤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Hg元素为强污染,Cd元素为中等污染,其他元素为轻微污染。从空间分布看,南山和观海长廊采样区重金属污染为强污染,企水镇采样区为轻微污染,其他采样区为中等污染。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与土壤自然特性和人为排放密切相关,黏土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工业较发达、人类活动较强等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较强。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深入的探讨,论述了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昆明市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元素的平均含量与中国土壤背景值相比有较大富集,同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昆明市西山区和五华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盘龙区和官渡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较好;结合数据和昆明城市现状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  相似文献   

8.
在地壳中铅是重金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使用铅已有数千年历史,云南铅的蕴藏量十分丰富。随着金属冶炼工业的不断发展,铅元素在环境中的扩散愈来愈多,由此而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大量调查资料为依据,讨论了我省工业废气中铅的污染状况及其对生物、土壤和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宝鸡铅锌冶炼厂周围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含量、来源以及污染现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且应用数据的多元统计方法和地质累积污染指数法对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和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铅锌冶炼厂周围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有4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均超出中国、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Pb、Cd达到了重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来,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环境风险问题备受关注。该文查阅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研究成果,对库区及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当前库区重金属污染特点和潜在风险,提出了未来库区重金属污染研究与防控重点,为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不同行政区域空气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活藓监测法,选择广泛分布的小羽藓为材料,对扬州市区、高邮市、仪征市、宝应县4个区域空气中Pb、Zn、Cd、Cr、Ni、Zn、Hg 7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利用污染因子分析法、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法及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不同区域空气重金属危害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Pb、Cd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扬州市区,Cu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仪征市,Ni、Hg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宝应县,Cr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高邮市.4个区域空气重金属均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存在强生态风险.就整体而言,7种重金属元素中Cd、Zn、Hg为主要污染元素,污染情况最为严重,而Cu、Ni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区域间空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差别显著,制造业与港口航运发达的南部仪征市、江都区等地比以农业为主的北部宝应县污染重,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扬州市区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是一种年产量巨大,且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工业废弃物,通常不适宜直接种植植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占压大量土地资源。通过对粉煤灰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介绍了粉煤灰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粉煤灰的改土作用及其机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影响,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及环境风险评估等。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治工程中施用粉煤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环境风险评价缺乏系统性及对于区域环境化学背景值的忽视,联合富集因子法与地球化学背景值,综合考虑环境化学背景、区域类别、城市群发展、元素特征4个方面因素,并以京津冀、黄淮河、长三角、长株潭4大城市群为例,分别对5类建筑垃圾,8种不同重金属元素进行环境污染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建筑垃圾中重金属元素污染与城市群发展过程密切相关;2)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情况具有地域性差异且受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影响;3)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引入对建筑垃圾重金属元素总量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为人们关注。而对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的分布研究尤为注目。可吸入颗粒物能部分沉积于呼吸系统,其中1微米左右沉积于肺胞达80%,对人类健康及生物体产生危害。故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对防治、控制大气污染,探索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等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强杨  王勇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5):65-69,81
随着人类对环境安全的重视,重金属污染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环境磁学的诞生,使得利用环境载体的磁性特征来监测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范围和程度等成为可能。本文简述了重金属污染磁学监测的基本原理,并在介绍和归纳国内外磁学方法在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磁学方法研究重金属污染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世界上值得重视的一类公害问题。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冶金、电镀、制碱、石油、化工、农药、交通等行业。形成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钒、镍、锌、铜、砷、碲等。一九七一年国际环境会议认为:在各种环境污染物中,汞、镉、铅、DDT和多氯联苯的危害最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重金属污染近年来仍有发展的趋势。例如,用于汽油防爆剂的四乙基铅,逐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重金属元素在水中很难降解,且易在某些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因此,重金属不但会使水体遭到污染,水生态遭到破坏,还会影响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开发各种有效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监控。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水质重金属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检测重金属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铜陵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明确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意义的基础上,运用相对累积频率法计算了铜陵地区土壤中Cu、Zn、Cr、Co、Cd、Pb、As、Hg、Ni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并以计算的地球化学基线值作为评价标准,用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法从不同角度对该地区做出污染评价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铜陵地区地球化学基线有可适用性,9种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等级的污染水平和潜在污染风险,其中Cd、As 2种元素同时具有较高污染水平和较高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由空间分析可知: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主要与人类的采矿、选冶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滏阳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择海河南系滏阳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Cd和Pb)含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富集系数(EF)和相关性探讨其来源,并利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滏阳河表层沉积物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Cr、Ni、Cu、Zn、Cd和Pb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42 mg·kg-1、38.2 mg·kg-1、96.2 mg·kg-1、573 mg·kg-1、0.730mg·kg-1和89.2 mg·kg-1,各元素分别超标河北省环境背景值的1.1倍、0.2倍、3.4倍、6.3倍、7.1倍和3.1倍;沉积物中Ni无重金属富集,其它元素在整个河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且Cu、Zn、Cd、Pb 4种重金属元素受人为排放源影响较大.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强风险等级,Cd污染达到重风险等级,其它元素处于低风险等级.滏阳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存在于城市近郊河段以及受污染支流汇入河段.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绍兴部分河道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绍兴河道水中铬、锰、铁、汞、铅、镍、锡、镉、砷、铜、锌和钴1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对重金属检测结果进行与国标标准限值进行比较而达到对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绍兴部分河流不存在重金属污染情况,但个别元素接近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